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36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1-04-06 浏览次数:420次
作者:李彦 作者单位:太原市妇幼保健院,山西 太原 030012
【摘要】目的:通过对36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的临床分析,探讨降低新生儿窒息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至2006年收治的妊娠期ICP 36例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妊娠期ICP孕妇均经剖宫产终止妊娠,新生儿有8例出现轻度窒息,无一例死亡。结论:妊娠期ICP易突发胎儿宫内缺氧,对已确诊的妊娠期ICP患者加强治疗及胎儿监护、适时终止妊娠,可降低围生儿病死率、患病率。
【关键词】 肝内胆汁淤积症 妊娠 新生儿窒息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一种在妊娠期出现瘙痒及黄疸为特点的重要的妊娠期并发症,现在在国内已普遍地引起重视。其主要危害是增加新生儿死亡,据报道,围生儿病死率可高达11%~13%。本文通过对36例ICP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ICP孕妇的诊治及预防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1年至2006年本院共收治ICP患者36例,平均年龄(27.5±3.1)岁,33例为初产妇,3例为经产妇,发病孕周24周~37周,平均(32.2±2.7)周。
1.2 诊断方法[1] ICP的诊断依据《中华妇产科学》的标准:在妊娠期出现以皮肤瘙痒为主的主要症状;肝功能异常,主要是血清SGPT或SGOT的轻度升高,大约达60 U~100 U,超过200 U以上者较少;可伴有轻度黄疸,血清胆红素约在1.1 mg/dl~5 mg/dl;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无明显呕吐、食欲不振、虚弱及其他疾病症状;一旦分娩,瘙痒迅速消退,肝功能亦迅速恢复正常,黄疸亦自行消退。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 36例病例发病初始症状均为不同程度的全身皮肤瘙痒,以四肢为重,其中1例出现黄疸。36例均经剖宫产手术分娩。
2.2 产前检查、治疗及监测情况 所有孕妇均在产前诊断为ICP,经门诊或住院治疗,均在产前1周内隔日行NST检查和B超检查,均有轻中度的肝功能异常,胆汁酸>20 μmol/L,36例患者均经过系统治疗:腺苷蛋氨酸800 mg/d,静脉点滴,共2周;地塞米松5 mg/d,肌肉注射,共7 d;NST监测,隔日1次;吸O2 30 min,2次/d;每周检测1次肝功能及胆汁酸;维生素K1 5 mg/d,肌肉注射,共3 d。
2.3 产后胎儿、胎盘、羊水及产妇产后出血情况 36例孕妇均在NST评分≥7分情况下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终止妊娠。新生儿中有8例出现轻度窒息,新生儿体重2 200 g~3 250 g,外观均无畸形,1例脐带绕颈1周,羊水均有Ⅱ度~Ⅲ度不同程度的粪染,3例羊水过少,胎膜均有黄染,胎盘偏小,外观无明显异常。36例产妇产时、产后出血约200 ml~300 ml,未发生产后大出血。
3 讨论
ICP的发病机制[2]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女性激素、遗传及环境等因素有关。ICP的主要组织学病变是肝内胆汁淤积,而肝结构完整,肝细胞无炎性改变或间质细胞增殖。ICP孕妇体内的胆酸不能被肝脏彻底清除,聚集在血清中,因此胆酸的总含量可能会升高10倍~100倍,且临床症状出现得早,有诊断意义,血清转氨酶轻到中度升高,但很少超过250 U/L。ICP的临床特征是瘙痒和黄疸。瘙痒往往是首先出现的症状,起于28周~32周,手掌和脚掌是瘙痒的常见部位,多持续到分娩,一般在分娩后2 d内症状消失。ICP对母体的危害主要是使孕妇脂溶性维生素K的吸收减少,致使凝血功能异常,导致产后出血。由于胆汁酸毒性作用使围生儿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升高。可发生胎膜早破、胎儿宫内窘迫、自发性早产或孕期羊水胎粪污染。因此ICP孕妇的早产儿和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明显增高。ICP的药物治疗中腺苷蛋氨酸为首选药物,可通过甲基化对雌激素代谢物起灭活作用,刺激膜磷脂生存,调节酶的活性,增加膜通透性,防止雌激素升高所引起的胆汁淤积,可保护雌激素敏感者的肝脏,临床中可改善ICP的症状。另外地塞米松能通过胎盘减少胎儿肾上腺脱氢表雄酮的分泌,降低雌激素的产生减轻胆汁淤积,并促进胎肺成熟。维生素K1作为辅助因子参与肝内凝血因子Ⅱ、Ⅶ、Ⅳ、Ⅹ的合成,可预防产后出血。
虽然ICP胎儿宫内缺氧常突然发生,但系统治疗及加强临床监测是十分有价值的,该资料显示尽早诊断ICP并加上促进胎肺成熟治疗,药物降胆酸治疗,改善胎盘循环,加速胆酸排泄,同时加强孕妇监测包括肝功能,胆汁酸,2次/周~3次/周NST检查等,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窘迫,尽早纠正或及时行剖宫产终止妊娠,以上措施均能降低ICP孕妇新生儿窒息或死亡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 刘晓巍,吴连方.妊娠期黄疸的病因和诊断[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2,18(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