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妇产科学》

835例宫颈糜烂的发病因素分析

发表时间:2010-05-25  浏览次数:419次

  作者:李红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番禺疗养院妇产科,广东广州 511490

  【摘要】 目的 探讨宫颈糜烂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妇科门诊体检的3 127例妇女中发现的宫颈糜烂病例83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30~岁年龄组宫颈糜烂患病率分别为30.9%和33.0%,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1);有阴道炎史者比无阴道炎史患病率高(34.9% vs 22.3%,P<0.01);阴道手术产组宫颈糜烂患病率为40.5%,明显高于其他组(P<0.01);性生活频率及避孕方式与宫颈糜烂关系不大(P>0.05)。结论 宫颈糜烂的发病与年龄、阴道炎、阴道局部损伤及继发感染有关。

  【关键词】 宫颈糜烂 阴道炎 分娩方式

  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的严重病变结果,与宫颈癌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1]。为探讨宫颈糜烂发病的相关因素,笔者对835例宫颈糜烂妇女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市区内部分单位在职女干部、职工及女退休干部、职工健康体检及人寿保险投保前体检以及妇科门诊体检共3 127例,结果发现宫颈糜烂835例,患病率为26.7%,其中年龄最大67岁,最小19岁,均有性生活史;未孕195例,孕次最多5次,已娩2 245例,分娩方式有剖宫产、阴道手术助产、阴道顺产;有阴道炎史1 088例(包括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滴虫性、霉菌性阴道炎及细菌性阴道炎)。

  1.2 方法

  采用调查表方式,由专人问卷,不记名填写,专人行妇科检查,必要时行阴道镜检查(本组宫颈糜烂835例均经阴道镜检查)、宫颈细胞学检查、宫颈活体组织病理检查。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宫颈糜烂与年龄的关系

  20~、30~岁年龄组宫颈糜烂患病率分别为30.9%和33.0%,均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 宫颈糜烂与阴道炎的关系

  有阴道炎史者的宫颈糜烂患病率为34.9%,明显高于无阴道炎史者(P<0.01),见表2。

  2.3 宫颈糜烂与分娩方式的关系

  宫颈颈糜烂与产伤有关,阴道手术产组的宫颈糜烂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1),见表3。

  2.4 宫颈糜烂与避孕方式的关系

  不同避孕方式与宫颈糜烂的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4。

  表1 宫颈糜烂与年龄的关系(略)

  表2 阴道炎病史与宫颈糜烂的关系(略)

  表3 分娩方式与宫颈糜烂的关系(略)

  表4 不同避孕方式与宫颈糜烂的关系(略)

  多组间比较P>0.05。

  2.5 宫颈糜烂与性生活频率的关系

  性生活频率与宫颈糜烂的发病率无明显关系(P>0.05),见表5。

  表5 性生活频率与宫颈糜烂的关系(略)

  两组比较P>0.05。

  3 讨论

  宫颈糜烂是最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研究其病因对预防其发生有重要意义。既往多认为其常见病因有:(1)机械性刺激或损伤。已婚妇女患宫颈炎较多,与性生活、流产、分娩引起的宫颈损伤及继发感染有关;(2)物理或化学因素的影响:高浓度的酸或碱性溶液洗剂和栓剂均可诱发宫颈炎;(3)阴道内放入异物:如分娩流产后棉球或异物放入时间过长或继发宫颈感染。

  本研究结果提示,20~、30~岁年龄组的宫颈糜烂发病率均明显高于40岁以上组(P<0.01),其主要原因是年轻妇女体内的雌激素水平较高,宫颈管柱状上皮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外移至宫颈阴道部,而宫颈管黏膜柱状上皮层较薄,抵抗力弱,受损伤后易发生感染。多项研究已表明宫颈糜烂的发生与多种病原体有相关性[2],本调查结果显示,有阴道炎史者的宫颈糜烂患病率为34.9%,比无阴道炎史者明显升高(P<0.01),提示阴道炎与宫颈糜烂发生有关。宫颈损伤及上行感染是发病的主要诱因,阴道分娩,尤其是难产阴道手术助产,宫颈损伤较大,若助产中无菌观念不强或产后卫生不良等,病原菌易上行感染而致病。本组3种分娩方式中,阴道手术助产者的宫颈糜烂患病率明显高于阴道顺产和剖宫产者(P<0.01),说明宫颈糜烂与产伤有密切关系。

  既往研究对宫颈糜烂与性生活频率、避孕套、孕产次的关系一直有争议。本文结果表明,单纯性生活频率高低与宫颈糜烂发生并无明显关系,使用避孕套者宫颈糜烂的发生也无增高,说明以上单一因素均不会导致宫颈糜烂。宫颈糜烂的发生是多方面、多因素的作用结果[34],提示临床上要预防宫颈糜烂发生,必须从防治感染入手,提高产科质量,减少宫颈损伤;同时注意月经期、妊娠期、产褥期卫生以及性生活卫生,减少病原菌上行致宫颈感染机率,可降低宫颈糜烂的发病率。

  【参考文献】

  [1] 徐增祥,史常旭. 现代妇产科治疗学[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 138140.

  [2] 杨苏安,李秦,张陵娜. 宫颈糜烂程度的临床分析[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0,10(1):71 731.

  [3] 刘婉娜. 1386 例女职工宫颈糜烂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 2004, 19 (5):3435.

  [4] 贺爱萍. 宫颈糜烂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07, 18(3):220221.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