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心血管病学》

结缔组织病心电图与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2-02-15  浏览次数:395次

  作者:张晋康,傅玉如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广东 广州

  【摘要】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疾病对心血管的影响。方法:通过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皮肌炎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并对结果作一对比分析。结果:三种结缔组织疾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血管方面的改变,其中以系统性红斑狼疮心血管最容易受累。结论:对于结缔组织疾病,常规进行心电图检查及重症患者予以心电监测以期发现心损的线索及动态变化有一定裨益的。

  【关键词】 结缔组织疾病,心血管改变,心电图

  传统的结缔组织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结节性多动脉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风湿热。其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心衰是结缔组织疾病致死的另一主要原因,故心电图改变日益受到临床重视。本文对确诊的16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皮肌炎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回顾性的研究,现将其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62例结缔组织疾病患者中系统性红斑狼疮109例,男8例(占7.3%),女101例(占92.7%),年龄6岁~50岁,平均年龄28岁,以20岁~25岁发病率最高;病程1个月~10 a不等。系统性硬皮病20例; 男3例(占15%),女17例(占85%),年龄8岁~52岁,平均年龄30岁,以15岁~30岁为最多;病程6个月~14 a。皮肌炎33例,男22例(占6.6%),女11例(占33.3%),年龄7岁~55岁,平均年龄31岁,以50岁~55岁为最多;病程1个月~12 a。

  2 结果

  在109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例中,窦性心动过速36例(32%),ST段改变28例(25%),T波改变17例(10.5%),房性心律失常13例(12%),室性心律失常5例(3%),房室传导阻滞2例(8%),左心室肥厚8例(7.3%),一过性Q波3例(2.7%);在20例系统性硬皮病患者中,以STT改变为多见,占10例(50%),其次为窦性心动过速9例(45%),房性心律失常2例(10%),室性心律失常1例(5%),房室传导阻滞1例(5%);在33例皮肌炎患者中,以肢体导联低电压为多见19例(21%),窦性心动过速6例(19%),心房纤颤1例(3%)。

  3 讨论

  研究资料证明本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特点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盘状损害及关节、浆膜和小血管的炎症伴有内脏受累。其机制主要是胶原纤维广泛的纤维蛋白样变性。

  结缔组织疾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心血管方面的改变,其中以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率最高,提示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心血管最容易受累。有文献报道约70%患者有心脏病变[1],三种结缔组织疾病心电图最多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肢体导联低电压,STT改变,其机制是心脏受累时心肌炎、心包炎或心内膜炎所致。心血管受累的程度与病程的长短有关,病程长受损的程度重。心电图表现为心律失常的复杂性、复合性增加。心血管的变化与皮肤损害面积并非完全一致,皮肤损害面积大的其心电图变化并不一定严重,据我们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皮损型患者虽有典型盘状损害或及范围虽然广泛但其心电图的改变往往不一定明显或严重;反之内脏型患者心电图改变比较显著。

  心血管受累的程度与其预后关系比较密切,因此心电图的检查对患者病情预后的预测有一定的帮助。本文患者治疗临床症状改善后,心电图也随之好转,综上所述,对于结缔组织疾病,常规进行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及重症患者予以心电监测以期发现心损的线索及动态变化,且可了解伴随情况,是有一定裨益的。

  【参考文献】

  [1] 杨国亮. 皮肤病学[M].第1版.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2,7:500.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