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体会
发表时间:2010-04-26 浏览次数:425次
作者:庄佩凤 作者单位: 156326 黑龙江建三江,建三江859农场医院妇产科
【关键词】 米索前列醇
米索前列醇(简称米索)为人工合成的前列腺素E1(PGE1)类似物,可引起子宫收缩,促进宫颈成熟,首先应用于终止早孕。近年来应用于足月妊娠引产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03年5月~2005年5月2年中因各种医疗指征需引产的孕妇128例,年龄21~32岁,孕周37~42周,无引产禁忌证,随机分成两组,米索组64例,对照组64例。两组孕妇从年龄、孕次、孕周、体重、引产指征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米索组:每片含米索前列醇200μg,取50μg置于阴道后穹隆,每隔4h重复1次,直至宫缩满意为止。即10min内有3次以上宫缩,每次宫缩持续30~50s。置药后平卧30min。(2)对照组:缩宫素2.5u加入500ml的5%的葡萄糖液中,从每分钟8滴静点,调节至宫缩满意为止。
1.3 观察指征 (1)用药前:常规产科检查、B超、无负荷试验、宫颈Bishop评分。(2)用药后:孕妇的一般情况、宫缩、胎心、宫颈Bishop评分、分娩方式、新生儿情况、产后出血及一些并发症等。
1.4 引产效果评定标准 自首次用药算起分为显效:用药后24h内进入临产,宫口评分提高>2分。有效:用药后24h内未临产,但宫颈评分提高>2分。无效:用药后24h内宫颈成熟度无变化或评分增加<2分。
2 结果
2.1 对宫颈评分影响 两组用药前后自身比较,各组宫颈评分均有提高,平均提高2~4分,其中米索组用药前为(6.7±2.4)分,用药后为(11.5±3.4)分;对照组用药前为(7.9±3.2)分,用药后为(10.9±3.4)分。
2.2 分娩过程比较 (1)米索组自然分娩55例,阴道手术产6例,剖宫产3例。用药至分娩时间为(12.1±5.1)h,55例孕妇只用1次剂量(50μg)即获得满意效果,9例接受第二个剂量。(2)对照组中自然分娩52例,阴道手术产5例,剖宫产7例。用药至分娩时间为(17.3±12.33)h,由此可见米索组引产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剖宫产均为胎儿宫内窘迫所致,差异无显著性。
2.3 新生儿及产后情况 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及产后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2.4 引产效果比较 两组在采用不同方法引产后,24h内临产至分娩为有效,米索组的有效率为96.9%(62/64),而对照组为85.9%(55/64),以米索组的引产成功率高。
3 讨论
3.1 米索前列醇在末期妊娠引产中的效果 米索前列醇是一种合成的前列腺素E1类似物,缩宫素一直以来对引产是安全、有效的,但它的成功率有赖于宫颈成熟度,而米索有促进宫颈成熟及诱发宫缩的作用,大量研究表明,米索前列醇是经济、高效、安全的引产药物,有效率及引产时间均优于对照组。
3.2 促宫颈成熟作用 宫颈成熟是引产的关键。过去认为宫颈成熟在分娩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即子宫收缩使宫颈被动地扩大、回缩。然而研究表明,宫颈在妊娠期并非静止,是在多种因子调节下进行周期变化,包括宫颈变短、消失、软化。正常宫颈组织由结缔组织和胶原纤维组成,前列腺素可使胶原分解酶活性增加,引起胶原纤维分解,排列疏松。本研究米索前列醇阴道置药,用药前后对比,宫颈评分增加2~4分,由于药物直接作用于宫颈局部,使宫颈软化,宫口容受性增高,为引产成功创造了有利条件。
3.3 米索前列醇在末期妊娠引产的安全性 两组在分娩方式、新生儿结局、产后出血方面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使用米索前列醇后,由于诱导出的宫缩具有仿真性,加之阴道给药,故副作用小,使用方便,易于接受,不会使胎儿发生宫内窘迫。米索前列醇引产中的副作用是子宫过频收缩。本研究中有3例发生宫缩过频,但3例胎儿均无不良结局。在重复使用米索前列醇剂量时,笔者体会应根据宫缩情况而定,当宫缩近似自然临产宫缩时,置药时间应延后,当宫缩不规律时,重复剂量的选择以25μg为宜,这样可减少副作用,对病理妊娠的引产应在严格监测胎心、宫缩的情况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