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妇产科学》

妊娠晚期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1例

发表时间:2009-06-23  浏览次数:617次

作者:孟丽婵,董自平,崔澄

作者单位:050000 石家庄 石家庄市第四医院围产中心(孟丽婵); 062552 任邱 河北省任邱市华北石油总医院急诊科(董自平); 050081 石家庄 白求恩军医学院(崔澄)

 【关键词】  妊娠;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患者,女,29岁,G2P0,因停经34周,上腹痛1 h+,于2006年11月12日9时30分急诊入院。孕前1年体检发现胆囊结石,入院前晚曾进食较多油腻食物。入院查体:T 38.8℃,P 92次/min,BP 110/70 mmHg,R 24次/min,有轻微宫缩,胎心145次/min。血常规:WBC 23×109/L,N 0.85,RBC 3.22×1012/L,Hb 95 g/L,PLT 112×109/L。诊断:G2P0 34周孕头位先兆早产,胆石症。予以保胎、对症治疗。入院后6 h+,上腹疼痛加重伴恶心、呕吐,胎心80~110次/min,诊断胎儿窘迫行急诊剖宫产术,采用下腹横切口,术中发现切口渗出红褐色乳糜样液体400 ml,子宫、附件呈灰褐色,手术娩出一女活婴,1 min Apgar评分4分,抢救后转儿科治疗。患者子宫收缩差,出血约600 ml,缝合子宫后请外科医生会诊,探查发现胰腺肿胀,疑胰腺炎,作左上腹单管引流。术后查尿淀粉酶12 500 U/L,血淀粉酶630 U/L,患者逐渐出现烦躁、呼吸急促、血压下降、腹胀,伴轻度黄疸,以气管插管呼吸机加压吸氧、胃肠减压、补充血容量、升压药物等治疗,术后8 h出现少尿、全身水肿,术后20 h无尿,使用呋塞米60 mg仍无尿,腹胀加重,肠鸣音消失。诊断:妊娠晚期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肾功能衰竭。术后36 h取上腹切口作剖腹探查,见腹腔血性乳糜样液体1 000 ml,胰腺组织大量坏死,切开胰腺被膜,清除坏死组织,置引流管3根,术后病情继续加重,于术后10 h死亡。

    妊娠合并重症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临床虽少见,但发病急,进展快,短期内可致多器官功能衰竭,以妊娠晚期多见,是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1]。主要与妊娠合并胆道疾病及高脂饮食有关;同时妊娠期雌激素水平增高影响胆囊收缩功能,孕激素增加使胆汁内胆固醇浓度增加,易析出形成结晶,加重胆道负担[2];另外,孕妇体重增加,利于胆石形成,胆石阻塞胰、胆管开口后,可引起胆源性胰腺炎。因此,孕妇如有胆道疾病史或进食高脂饮食后突发腹痛,应考虑有合并急性胰腺炎的可能。因妊娠期胰腺位置相对较深,体征不典型,炎性渗出物常刺激诱发宫缩,故保胎同时要注意抗炎治疗。从本例中可获得如下经验教训:①患者有胆道疾病及进食油腻食物史,产科医生仅考虑有胆石症,未考虑到可能合并急性胰腺炎,没有及时进行相应检查和治疗。②患者因胎儿窘迫行急诊剖宫产,符合终止妊娠的手术指征,但术中疑为胰腺炎仅置一根引流管,未能充分引流,亦未进行有效抗炎治疗。应另取上腹切口,彻底清除胰腺坏死组织,切开胰腺被膜减压,放置多根引流管;同时及时采取有效的抗炎措施,可减缓病情的发展。③应加强对孕妇的饮食指导,在合理补充营养的同时,强调避免高脂饮食和暴饮暴食。④应加强孕前检查,排除对妊娠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疾病后再考虑妊娠。

【参考文献】  1 黄荷凤,主编.高危妊娠.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3.370372.

2 乐杰,主编. 妇产科学. 第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75176.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