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药物流产46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09-06-23 浏览次数:588次
作者:费晓璐,李玲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中心医院,山东 青岛 266042
【摘要】 目的:分析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药物流产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安全性。方法:对46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药物流产孕妇进行随访,观察其药物流产成功率、阴道出血时间、流产后刮宫发生率,并与随机药物流产对比分析。结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与随机药物流产组比较:完全流产率无明显差异(P>0.05);总的阴道出血持续时间无明显延长(P>0.05),但手术间隔半年内药物流产组阴道出血时间比间隔半年以上药物流产组明显延长(P<0.05),刮宫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药物流产对终止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早孕临床效果肯定,但应尽量避免手术后半年内妊娠,以减少药物流产并发症。
【关键词】 早孕;子宫肌瘤剔除术;药物流产
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子宫有瘢痕,施行人工流产时易致子宫穿孔[1]。而近年来随着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术式逐渐完善,且患者平均发病年龄逐年下降,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合并妊娠需行流产术相应增加。为避免子宫肌瘤剔除术后人工流产所致吸宫不全、子宫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我院近年多采用以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序贯的药物流产方法。为探讨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药物流产的安全性,现将我院自2000年6月~2005年6月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早孕46例行药物流产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择我院自2000年6月~2005年6月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早孕46例:年龄25~40岁,停经天数38~51d;B超证实为宫内妊娠;身体健康,无药物流产禁忌证[2];自愿接受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序贯药物流产者。
1.2 方法:对以上患者由专人详细了解既往健康史、过敏史、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式、病率史,填写相关记录表。采用上海华联制药公司生产的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序贯口服方法:第1天早服米非司酮25mg,晚服米非司酮50mg,第2天同第1天继续服米非司酮,第3天早顿服米索前列醇600μg,留院观察6h,观察并记录孕囊排出时间及阴道出血量。离院后电话随访阴道出血时间及月经恢复情况,流产后第14天门诊复查B超。对6h后孕囊仍未排出或阴道出血时间超过3周,阴道出血持续超过月经量者均给予急诊刮宫。
1.3 资料统计: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
2 结果
2.1 所有子宫肌瘤剔除术均为开腹手术,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半年内妊娠5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半年以上妊娠41例。B超监测孕囊直径(1.12±0.78)cm。
2.2 子宫肌瘤剔除术后与随机药物流产结局对比(见表1)。由表1可见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药流组较随机药流组结局无显著差异,(P>0.05)。
表1 子宫肌瘤剔除术后与随机药物流产结局对比(略)
2.3 子宫肌瘤剔除术后与随机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对比(见表2)。由表2可见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药流组较随机药流组阴道出血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
2.4 手术后间隔不同时间药物流产阴道出血时间对比(见表3)。由表3可见子宫肌瘤剔除术后间隔不同时间药流组阴道出血有显著差异,(P<0.05)。
表2 子宫肌瘤剔除术后与随机药物流产阴道出血时间比(略)
表3 手术后间隔不同时间药物流产阴道出血时间对比(略)
3 讨论
3.1 近年来随着施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妇女增多,且子宫肌瘤患者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术后合并妊娠需行流产术相应增加。而瘢痕子宫施行人工流产的危险较大,易发生吸宫不全、子宫穿孔,感染等并发症[3]。自1994年以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序贯口服的药物流产方法,经过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证明了其安全性及有效性后,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妊娠患者多了1种流产方式的选择。分析本研究资料表明: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药物流产完全流产率为91.30%,随机药物流产完全流产率为93.48%,两者无明显差异,且与文献报道的一般人群药物流产总有效率93%接近。证明以本文3d方案的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序贯口服的药物流产方法适用于终止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早孕。虽然本文资料显示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药物流产与随机药物流产完全流产率无明显差异,但其并发症会相应增加,应积极避免术后意外妊娠。
3.2 出血时间长是药物流产尚未解决的公认的主要问题和缺点[3]。本文资料也表明,子宫肌瘤剔除术后与随机药物流产阴道出血时间分别为(15.07±4.36)d、(14.28±4.12)d,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文献报道[4]的一般药流出血时间(13.9±8.3)d相近。但子宫手术瘢痕弹性较差,肌纤维缩复作用较弱,米索前列醇作用后子宫收缩节律及对称性异常,使妊娠产物及积血块易滞留宫腔,因此对于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药物流产更应积极应用促宫缩药物以减少出血。结合B超检查,我院经验是在流产后2周B超检查仍有直径>1.0cm的强回声光团,应立即行刮宫术,以避免大出血及继发宫腔感染等。由于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对子宫颈的扩张与软化作用亦是明显协同的[5],使得刮宫容易进行,避免了子宫穿孔的发生。本资料还提示,手术间隔半年内药物流产组阴道出血时间比间隔半年以上药物流产组明显延长(P<0.05),因阴道出血使刮宫发生率明显增高,具体机制有待研究。从而提示临床工作者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患者应做好避孕卫生宣传教育工作,避免短时间内意外妊娠,以更好保护生育健康与安全。
【参考文献】 [1] 乐 杰,主编.妇产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34.
[2] 乌毓明.药物流产使用方法的建议[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6(10):584.
[3] 韩向阳,孙敬霞,韩燕燕.药物流产并发症种类和预防[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6(10):590.
[4] 桑卫国,贺昌海,邵庆翔,等.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终止早孕17 523的大规模引入性研究[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1999;15(5):323.
[5] 吴熙瑞.米非司酮终止早孕实验和临床药效,安全性,药代和作用机理研究[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1993;6(2):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