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妇产科学》

围绝经期妇女护理保健研究

发表时间:2009-06-23  浏览次数:516次

作者:安力彬,张巍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护理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关键词】  围绝经期 保健

  围绝经期指女性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与临床表现起,至最后一次月经后1年,一般持续2~8年,主要特征是卵巢功能降低、生理内分泌不稳定及性激素显著变化[1]。症状包括经前期综合征、潮热、不规律月经、失眠和情绪变化等[2]。绝经年龄、症状出现早晚与轻重因人而异,并受多因素影响,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围绝经期保健开展了许多研究。       1   平均绝经年龄及影响因素 

  1.1   平均绝经年龄:绝经分自然绝经和人工绝经,后者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以下是指自然绝经年龄。1988年全国围绝经期妇女健康调查协作组的调查结果显示平均绝经年龄为49岁[3]。近10年我国各地调查的妇女平均绝经年龄总体与1988年结果相近,稍有提前。邓小虹1999年对北京地区7 232名40~65岁女性的调查结果显示平均绝经年龄为48.41岁[4];黄薇2003年调查的成都市围绝经期妇女平均绝经年龄为48.1岁[5];田丰莲等2004年对广东地区4 500名40~65岁妇女的调查结果为平均绝经年龄48.6岁[6];而西方妇女的平均绝经年龄为51.5岁[7]。

  1.2   影响因素:自然绝经年龄提前可能与初潮年龄、生育状况、疾病、生活习惯等有关,摄入含钙质多食物和经常锻炼者绝经晚[8]。有调查显示绝经年龄城市早于农村,绝经年龄晚可能与长寿有关[9]。      2   围绝经期的常见症状与生理变化

  2.1  生理性改变:月经紊乱是围绝经期最早出现的临床症状,月经周期延长的妇女是发生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大多数与她们的体重指数相关[10]。血管舒缩变化引起潮红、潮热、出汗,也是围绝经期特征性症状。蒋利华2005年研究显示围绝经期症状以潮热、多汗最常见(52.99%)[11],与2003年黄薇的报道比较相近(51.1%)[5]。城市妇女血管舒缩症状和其他一般症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农村妇女[12];在不同种族中发生相差很大,西方白人妇女约有60%发生潮红,而仅20%的东方妇女发生[13]。骨质疏松与骨痛的报道也较多见。长期的低雌激素与雄激素、慢性的钙与Vit D摄入不足导致骨质疏松[2],可引起骨关节疼痛。美国50岁以上妇女13%~18%患有骨质疏松。北京地区围绝经期妇女的骨关节痛发生率城区为45%,郊区为59%[4]。绝经后的妇女比绝经前有更严重的肌肉骨关节痛[14]。

  2.2  心理反应:围绝经期妇女对角色变化的反应不同,部分妇女为结束生育感到轻松与兴奋,也有部分妇女为丧失生育能力感到悲哀[1]。其他症状,如抑郁、情绪波动、烦躁易怒、激动、失眠及乏力等都有发生,以抑郁及失眠症状更常见。王红霞对205名围绝经期妇女的调查显示,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状发生率为26.34%,明显高于常模(P<0.05)[15]。郭锡永对长春市939例45~55岁妇女进行抑郁症状的评价及生物、心理、社会方面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抑郁症状发生率为32.0%,中、重度者占31.9%[16]。黄薇2003年报道围绝经期失眠的发生率为32.87%[5],与北京徐苓报道接近(32.4%)[17]。围绝经期及绝经期后妇女睡眠障碍比绝经前发生率明显增加,且常表现为失眠和睡眠中断[18]。      3  围绝经期妇女的治疗与护理 

  3.1  激素替代治疗(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HRT能有效缓解和治疗潮热、夜汗及泌尿生殖道症状,预防骨质疏松。最近研究表明HRT长期应用的风险性超过了疗效[19],短期(1~2年)应用HRT是缓解绝经期严重症状的最有效治疗[2]。2003年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绝经学组提出了激素补充治疗临床应用指南[20]。

3.2   辅助治疗:辅助治疗包括补充钙剂与Vit D,摄入富含Vit D和E的高纤维、低脂肪食物,坚持锻炼和中医按摩与中药治疗等。50岁以上妇女钙剂摄入量应为1 200mg/d[2],Vit D 400~800 U[21]。大豆中含有大豆异黄酮-植物雌激素,大豆卵磷脂、植物固醇有利于血脂代谢,有降低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22]。

  3.3   护理干预

  3.3.1   健康促进:群体性护理干预

  3.3.1.1  普及知识:国内外研究显示,女性普遍缺乏围绝经期保健知识[23-24]。国内调查医务人员、教师和农民知道更年期症状主要是由于雌激素减少所致者,分别占88.2%,53.1%和0,说明农村妇女的保健知识需求更大[23]。黄薇的研究显示绝经前后因各种围绝经期症状而就诊的妇女仅20.2%,低于出现症状的妇女人数12.2%~51.1%[5]。有研究建议围绝经期妇女的教育和指导应该从30岁开始,早期识别围绝经期的症状能够显著的降低她们在绝经过渡期的不适合和恐惧[25]。劳丹青等对107名城镇围绝经期妇女采用建立组织、定期讲座、上门辅导、发放围绝经期自我保健卡和宣传资料等手段进行为期1年半的健康促进干预,各项围绝经期保健知识合格率由干预前的79.44%上升到100%[26]。

  3.3.1.2   加强预防:预防骨质疏松是围绝经期护理重点。护士要指导妇女合理饮食、适量补钙、坚持锻炼、定期体检。赵更力的研究表明,59.9%~72.4%妇女的蔬菜、蛋、奶、豆类食物摄入量均不足推荐量标准的50%[12],说明我国大多数妇女的饮食结构不合理。经常饮用牛奶及豆制品者,其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患病率比不饮用牛奶及豆制品者低且症状轻[27];经常饮茶者围绝经期综合征及关节疼痛的发生低于不饮茶者[22]。对围绝经期妇女加强体格锻炼和注意饮食指导的方式进行护理,能取得很好的效果[28]。

  3.3.1.3  促进支持:Pai建议护理工作者的服务范围应该超出疾病治疗的领域,包括像母亲与孩子的关系问题的社会心理因素方面,在评估和执行护理程序的过程中,鼓励围绝经期妇女做出包括与她们的孩子的关系的计划[29]。护士应指导围绝经期妇女定期体检,促进围绝经期妇女的家庭、单位与社会积极参与,使其增加对妇女在这一时期生理与心理反应的理解。

  3.3.2   综合评估:进行个性化护理指导。围绝经期症状因个体的生理变化、心理反应和社会因素的不同而差异显著。李春玉[30]研究的绝经期女性体验的生理变化与Kim[31]的研究结果相似,而与McMaster 等研究显示的绝经期女性精力充沛的结果有些差异,提示社会文化背景影响着女性的绝经体验。围绝经期妇女需要有全面的保健,包括完整的病史、全面的体格检查、危险因素和适宜年龄的筛查以及对患者的教育[32]。护理人员应根据综合性评估结果,对妇女进行个体化健康指导。研究发现,护理人员和护理机构所作的关于健康教育和咨询的服务对于激素替代的长期依从性很有作用[33]。对有睡眠障碍的妇女,通过睡眠卫生指导、饮食调整、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争取良好的社会支持、激素补充疗法、药物治疗来改善围绝经期女性的睡眠质量[34]。

  3.3.3   心理护理:陈照坤等在对386名围绝经期妇女实施护理干预后,其抑郁、焦虑症状明显减轻[35]。另有研究显示:护理干预组与对照组在更年期指数降低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干预前两组更年期妇女在心理需求、自身心理功能测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对更年期妇女的心理功能恢复,疏泄负性情绪具有积极意义[36]。护士应及时发现围绝经期妇女的抑郁症状,并建议早看医生,早诊断、早治疗。

  随着女性期望寿命的延长,早期、深入、广泛开展围绝经期知识的健康促进,科学、规范、全面的应用护理干预,对提高妇女生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Murray SS,McKinney ES.Foundations of maternal-newborn nursing[M]. 4th edition. St.Louis:Elsevier Inc,2006:901-905.

  [2]Wirdland Ladewig PA, London ML, Davidson MR.Contemporary maternal-newborn nursing care[M].6th edition.New Jersey: Pearson Education Inc,2006:100-111.

  [3]李倬珍,代国红,汪早立,等.湖北省更老年期妇女健康状况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4,15(5):31.

  [4]邓小虹,张淞文.北京地区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现状的流行病学调查[J].北京医学,2002,24(4):235.

  [5]黄 薇.成都市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对激素替代治疗的认知和接受程度[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3,3:207.

  [6]田丰莲,杨冬梓,张小庄,等.广东地区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和需求调查[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4,24(8):928.

  [7]Neville H. Essentials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M]. 4th edition. Philadelphia: Saunders Inc,2004:422-428.

  [8]张淞文,王军华,周 红,等.北京地区女性绝经年龄调查与相关因素分析[J].北京医学,2002,24(3):177.

  [9]万莉娟,顾菀茜,赵 敏,等.老年妇女绝经年龄与生育、疾病及寿命的关系[J].中国人口科学,2002,06:70.

  [10]Matthews KA,Santoro N,Lasley B,et al. Relation of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in women approaching menopause to menstrual cycle characteristics and reproductive hormones in the follicular and luteal phases[J].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2006,91(5):1789.

  [11]蒋利华,姚珍薇.重庆市绝经期妇女生殖健康状况的现状调查[J].重庆医学,2005,34(4):567.

  [12]赵更力,王临虹,张文坤.围绝经期妇女饮食结构与更年期症状关系的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2,18(2):162.

  [13]Haines CJ,Chung TK,Leung DH. A prospective study of the frequency of acute menopausal symptoms in HongKong Chinese women[J].Maturitas,1994,18:175.

  [14]Dugan SA,Powell LH,Kravitz HM,et al.Musculoskeletal pain and menopausal status[J]. Clinical Journal of Pain,2006,22(4):325.

  [15]王红霞,张会君,吕红梅.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J].护理学杂志(外科版),2005,20(18):66.

  [16]郭锡永,王 悦,吴 飞,等.更年期妇女抑郁症状的发生现状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2,17(2):100

  [17]徐 苓,赵 衍,葛秦生.围绝经期的流行病学调查[J].生殖医学杂志,1993,1:23.

  [18]王志红,白文佩.围绝经期睡眠障碍的研究[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39(4):276.

  [19]Writing Group for the Women's Health Initiative Investigators. Risks and benefits of estrogen plus progestin in healthy postmenopausal women:Principal results from the Women's Health Initia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2002,288:321.

  [20]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绝经学组.激素补充治疗临床应用指南(2003年)[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39(4):286.

  [21]Curry LC,Hogstel MO.Osteoporosis:Education and awareness can make a difference[J]. American Journal of Nursing,2002,102(1):26.

  [22]Wang MF,Yamamoto S,Chung HM,et al.Anti-hypercholesterolemic effect of undigested fraction of soybean protein in young female volunteers[J].J Nut Sci Vitaminol,1995,41(2):187.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