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
发表时间:2009-06-23 浏览次数:566次
作者:丁宝君,郭梅英 作者单位:1.长春市妇产科医院,吉林 长春 130042;2.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长春 130000
【关键词】 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稽留流产
稽留流产是指胚胎或胎儿已死亡滞留在宫腔内尚未自然排出者。是临床上较难处理的一种流产类型。近年来我们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腺醇治疗稽留流产112例效果满意,总成功率为95%,副反应较轻。研究证实此方法有一定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2000年~2004年住院治疗112例稽留流产病例。年龄21~41岁,初产妇59例,经产妇53例。最大孕周为24周,最小孕周为12周。均在6~7周证实早孕。入院时有94例有少许阴道流血。B超检查均明显小于妊娠月份。常规检查血常规及出凝血时间正常,无药物禁忌证者。
1.2 方法:根据B超确定孕周,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小于10周者;B组为大于10周者。A组:给予米非司酮50mg,1次/d口服,服药前后1h禁食,连服3d,第4天早晨6点给予米索前列醇400μg口服,观察宫缩及胚胎组织排除情况。B组:给予米非司酮75~100mg,1次/d口服,连服3d,第4天早晨6点给予米索前列醇600μg口服,也同样观察宫缩及胚胎组织排出情况。C组:为对照组,选择10例周期稽留流产病例,用已烯雌酚5mg,1次/d口服,连服5d。
1.3 疗效观察:用药后观察患者阴道流血及排出物情况,并将其分为流产完全、流产不全、失败。
1.4 疗效评定标准:流产安全:服药后宫内容物完全排出,流血量少于或近似于月经量;流产不全:服药后排出部分内容物,流血量多于月经量;失败:服药后无宫内容物排出。其中流产完全及流产不全均为有效。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三组药物流产疗效比较:见表1。A组有效率为92.3%,B组有效率为96.7%,C组有效率为10%。用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总有效率为94.5%。A、B两组与对照组C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 三组药物流产疗效比较〔略〕
2.2 用药后出现腹痛及宫内容物排出时间:在112例患者中有11例未用米索前列醇出现腹痛及宫内容物排出。其余101例均在服用米索前列醇后出现腹痛,最早30min,最晚6h。宫内容物排出时间最快90min,最慢10h。C组9例均需人工流产或钳刮术,1例服药后出现流产不全。
2.3 不良反应:用药后有14例患者出现恶心,8例出现呕吐,症状较轻,均未给予特殊处置,无其他产科并发症发生。C组9例出现恶心,2例出现呕吐,且症状明显重于A、B组。
3 讨论
3.1 米非司酮用于稽留流产的作用机理:米非司酮终止早孕机理是通过抑制蜕膜上的孕激素受体(PR)的合成来对抗孕激素的作用,引起蜕膜和绒毛变性,且蜕膜变性可引起内源性前列腺素释放,进一步促进宫缩和软化宫颈[1],有利于孕产物的排出。米索前列醇对平滑肌有收缩作用,对各期的妊娠子宫均有作用,且随着剂量增加宫腔压力不断增加。另外,死胎孕妇体内孕激素水平较低,也使子宫对前列腺素的敏感性增加,因此提高了流产效果。
3.2 米非司酮用于稽留流产的优势:由于稽留流产者胚胎组织死亡较久后组织溶解,产生凝血活酶不断进入母体循环,而引起孕妇凝血功能障碍,导致流血不止,DIC;胎儿死亡时间长,胎盘组织机化,与子宫壁广泛粘连,不易完全剥脱;另外,孕激素水平不足,子宫收缩差,故流产时往往伴有大量出血,在临床上处置较为困难。以往常用已烯雌酚5mg,3次/d,连服5d,以提高子宫肌层对催产素的敏感性[2],然后行钳刮术或引产术。手术时间长,有时需要2次刮宫,增加了患者的痛苦。米非司酮组的组织排出有效率达94.5%,远远超越已烯雌酚组。
米非司酮组不全流产清宫术也因宫颈已扩张,组织残留少,而使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缩短,手术出血少,而已烯雌酚组则反之。从临床应用结果来看,米非司酮用于稽留流产,疗效明显优于已烯雌酚。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总有效率为94.5%,疗效确切、安全,不良反应轻。流产不全清宫时宫颈松弛,无须扩宫,减少了由于扩宫引起的宫颈管损伤而导致的宫颈粘连,减少了人流综合征的发生;亦避免了吸宫时引起的子宫内膜损伤及宫腔粘连,减少了感染的机会。故二者联合应用于稽留流产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是治疗稽留流产的一种有效、安全、方便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翁梨驹,焦丽娅,康小奈,等.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终止早孕的子宫颈组织变化[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5,30(9):522.
[2]乐 杰.妇产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