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妇产科学》

子宫内膜息肉74例超声诊断

发表时间:2009-06-22  浏览次数:805次

作者:张忠新,高勇,徐海燕,黄海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超声科,南通226001)

       【摘要】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的超声声像图特点,以提高子宫内膜息肉的超声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宫腔镜或手术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74例的阴道超声表现。结果:子宫内膜息肉74例声像图表现可分为3种类型:(1)均匀高回声型58例(78.4%);(2)低回声型1例(1.4%);(3)复杂回声型15例(20.3%);子宫内膜息肉74例超声误诊3例,1例低回声型误诊为黏膜下子宫肌瘤,2例复杂回声型误诊为子宫内膜癌。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均匀高回声型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率较高,对复杂回声型需要仔细分析。

【关键词】  子宫内膜息肉;超声检查;诊断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子宫内膜息肉74例,年龄30~65岁,平均40岁,因月经不规则、月经过多、不孕或绝经后出血来诊。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其中宫腔镜35例,因合并子宫肌瘤、卵巢肿瘤等而行剖腹手术39例。

    1.2   方法   采用PHILIPS EnVisor及IU-22彩色超声仪,阴道探头频率5~12 MHz。常规探测子宫及附件情况,对宫内异常回声的位置、大小、形态、内部回声、边界及与子宫内膜关系、病灶内血流情况详细分析。

    1.3   结果   (1)一般情况:74例中多发息肉34例,单发息肉40例,其中子宫内膜息肉突入宫颈管7例,突出宫颈外口1例。绝经后3例;(2)声像图共有3种类型,均匀高回声型58例(78.4%),低回声型1例,复杂型15例中致密网格样高回声型2例,高回声内散在大小不等小无回声型12例,囊泡型1例;(3)超声误诊情况:低回声型1例误为黏膜下肌瘤,绝经后宫内网格样高回声误诊为内膜癌2例。

    2   讨     论

    2.1   子宫内膜息肉是指局部子宫内膜增生形成赘生物突入宫腔,其发生原因与雌激素过度刺激及炎症有关[2],多见于35岁以上妇女,可致阴道不规则出血、月经过多、不孕或绝经后出血。正常子宫内膜在增生期和分泌期可表现为两种回声类型,三线征和均质型[3]。子宫内膜息肉时宫腔内见异常回声团,伴内膜线移位,局部弯曲变形,伴宫腔积液者,可呈现宫腔造影效果,显示宫腔内悬挂的小乳头样物。子宫内膜息肉由于质软在宫腔内通常形成适应宫腔形状的赘生物。本组子宫内膜息肉呈高回声型占78.4%,与胡越等[4]报道相一致。复杂回声型是因息肉内间质成分及腺体成分构成的不同,当息肉内腺体扩张或局部水肿坏死形成积液声像图上显示为无回声区,使得息肉回声多样化。有报道[5]发现子宫内膜息肉的高回声边缘即息肉表面的短弧线状光滑强回声对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很高,本组病例中出现率为65%,该征象更易出现在单发息肉或多发息肉中较大的息肉边缘。

    本组病例中CDFI中文在20例(27%)中可在息肉的蒂部检出血流信号,呈点状、短棒状血流信号,检出率27%与文献相似[6],最大血流速度平均值为11.3cm/s,RI为0.55,突入宫颈的息肉及脱出宫颈口的息肉,在宫颈管内或宫腔下段可以见到条状血流信号进入异常回声团内,显示脱出的息肉蒂部。

    2.2   子宫内膜息肉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1)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较软,形态因在宫腔窄小的空间内受挤压,往往表现为子宫腔内舌状或水滴状的高回声或偏高回声团,一般较小,多为 2cm 以下,有些较大;黏膜下肌瘤通常较圆呈低回声;(2)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增厚的内膜回声内可出现小囊腔,但内膜为均匀对称增厚,仔细观察在增厚的内膜中央可见强回声内膜线,彩色多普勒血液成像(CDFI)在内膜内偶有星点状超声血流信号;(3)子宫内膜癌:注意观察内膜与肌层交界处的弱回声晕是否清晰完整,运用CDFI可对部分病例有所帮助,内膜癌病灶内的血流频谱表现为异常低阻力型动脉血流频谱,阻力指数低于0.4[6],而子宫内膜息肉内血流阻力指数RI在0.55左右。

2.3   如何提高阴道超声对EP的诊断率   (1)选择合适的检查时间,选择增生早期可避免息肉与分泌期肥厚的内膜混淆;(2)掌握EP的声像图特点;(3)适当配合腹部按压,以观察宫腔内病灶的柔软度;(4)观察要全面,除了仔细观察宫腔回声外,同时应注意观察内膜与肌层交界处的弱回声晕是否清晰完整。

    本组34例多发息肉中,超声示多发息肉仅23例,超声对个数的判断尚不能完全确定。由于子宫内膜息肉有两种来源,一源于未成熟性内膜的息肉,较多见,二源于成熟性内膜的息肉,较少,对雌、孕激素均有反应,可随月经周期变化,经期可部分甚至全部脱落,有自愈的可能[7]。因此对小的无症状的宫内高回声可以嘱定期复查。

【参考文献】  [1] 陈正云,林 俊. 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对策[J]. 实用妇产科杂志,2005,21(7):391-393.

[2] 田扬顺,主编. 妇科肿瘤临床病理学[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34-135.

[3] 李治安,李建国. 临床超声影像学[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351-1360.

[4] 胡 越,朱世钗. 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价值[J].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03,12(10):636-368.

[5] 应伟雯,梁秀珍. “高回声边缘”在诊断子宫内膜息肉中的价值[J].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5,14(2):157-159.

[6] 孔秋英,谢红宁. 妇产科影像诊断与介入治疗学[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05-206.

[7] 徐 婷,陆惠娟.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病理分析及与宫腔镜诊断的比较[J].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9):1068-1069.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