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例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4-10-31 浏览次数:1176次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简称新生儿冷伤,其发生主要是因为寒冷、早产、感染、窒息等各种综合因素引发,以低体温、皮肤硬肿为具体临床表现,常伴有多器官功能损害,又称为新生儿硬肿症,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疾病之一,在此病的治疗中护理占主要地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2月共收治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39例,其中轻度19例,中度18例,重度2例;通过治疗和精心护理全部治愈出院。
1.2 治疗要点:①复温;②对症支持治疗,供给足够的热量,有助于复温和维持正常体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时纠酸中毒及多器官功能紊乱,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1.3 护理
1.3.1 ①复温:复温的原则是逐步升温,忌升温过速。肛温>30℃、TA-B≥0℃时,提示棕色脂肪产热较好,可以减少散热的方式升高体温。将患儿直接置于预热至中性温度的温箱中,通常情况下可在6~12h内恢复正常体温。肛温<30℃、TA-B<0℃时,表明棕色脂肪被耗尽,此时宜置于箱温比肛温高1~2℃的暖箱中加温,每小时提高箱温0.5~1℃。箱温不应超过34℃,于12~24h内恢复正常体温。体温恢复正常后,可将箱温调节至患儿的中性温度。当肛温>30℃、TA-B<0℃时,仍提示棕色脂肪不产热,也应采取外加温使其复温。切忌将重度低体温患儿直接放入高温暖箱,因复温过快会给患儿带来不良后果,如耗氧量、酸性代谢产物增加,可诱发肺出血。无条件者可用热水袋或热水瓶、电热毯、温水浴等方式复温,切忌直接将热水袋或热水瓶接触患儿皮肤,避免烫伤。1.3.2 保证能量供给:供给充足的热量有助于复温和维持正常体温。能吸吮的经口喂养,吸吮无力者可用滴管、鼻饲或静脉营养。热量供给应从每天209kJ/kg开始,逐渐增加至418~502kJ/kg。补液量每天60~80ml/kg给予。严格控制输液速度,防止输液速度过快引起心力衰竭和肺出血。
1.3.3 预防感染: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及时进行消毒隔离。注意温箱、气管插管和呼吸机等的清洁消毒。加强皮肤护理,经常更换体位,防止皮肤破损、坠积性肺炎发生;注意臀部护理,避免肌内注射,防止吸收不良或皮肤破损引起感染。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1.3.4 局部按摩:按摩疗法是利用物理原理摩擦生热和药物的扩血管作用,改善微循环,改善硬肿部位的血液供应,缩短硬肿消退时间[1]。①蛋黄油局部按摩:蛋黄油的制作:将数枚鸡蛋煮熟,去皮、去蛋白,将蛋黄放入锅中文火煎至出油。待蛋黄油温度降至30~40℃时,用棉签蘸蛋黄油涂至皮肤硬肿部位,用拇指指腹由内向外作环行按摸,10~15min/次,8~10次/d。不可用力过重,视患儿表情和反应确定其承受程度,硬肿消退明显[2]。②VitE局部按摩:将口服VitE胶囊挤于皮肤硬肿部位,以拇指指腹由内向外作环形按摩,视患儿表情和反应确定其承受程度,10~15min/次,8~10次/d。不可用力过重,硬肿消退明显[3]。
1.3.5 密切观察病情:观察生命体征、尿量、硬肿范围及程度、有无出血征象等,详细记录温箱温度摄入的热量等。备好抢救药物和设备,若发现患儿突然出现面色青紫、呼吸增快、肺部音增多、从口鼻流出血性分泌物,则要考虑肺出血,应立即清理呼吸道,并及时通知医生进行抢救。
2 结果
39例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患儿全部治愈出院。
3 体会
应积极加强围生期的保健工作,并积极进行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强化产前检查,将新生儿冷伤的知识详细、耐心地给患者予以告知并做好解释工作,尽最大努力防止妊娠并发症发生,避免早产、低体重儿及产伤。寒冷季节出生的新生儿,应合理采取措施进行保暖,使新生儿体温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尤其是高危儿应进行体温监护,保证有足够多的热量。同时,应积极治疗引起硬肿的疾病,如感染、产伤、颅内出血等。总之,在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患儿的治疗中,护理十分重要,复温是此病治愈成功的关键。
4 参考文献
[1] 严春华.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护理[J].现代护理杂志,2008,5(32):28.
[2] 韦建华.蛋黄油、多巴胺佐治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乡村医学杂志,2004,11(10):30.[3] 杨 艳,陆玉宏,张 静,等.维生素E配合按摩治疗新生儿硬肿症[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3):189.[收稿日期:2014-03-27 编校: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