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儿科学》

睡眠相关性癫(癎)儿童全夜自然睡眠结构变化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4-09-10  浏览次数:788次

癫'i}和睡眠的关系一直受到关注,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关系复杂,目前了解不多。睡眠相关性癫是指那些仅发生于睡眠期或更容易发作于睡眠期的癫病匡。显然,这类癫与睡眠的相互关系极为密切。目前,国内对睡眠相关性癫病儿童睡眠结构方面的研究报告较少。本文的目的是观察睡眠相关性癫痈儿童发作间期全夜自然睡眠结构的特点,探讨其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评价这些患儿的睡眠质量以及病样放电、临床发作频率、病程长短和临床发作类型对睡眠结构的影响。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取连续人组办法,收集自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间前来梅州市人民医院癫病专科就诊的睡眠相关性癫病儿童病例,所选病例均符合国际抗癫病联盟第四次癫病国际分类诊断标准.

病例组人选标准:①新诊断的睡眠相关性癫摘病例年龄在7-14周岁的儿童患者:②神经系统查体正常,头颅MR王或者丁检查无异常发现:③无失眠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周期性腿动症等睡眠障碍性疾病;④检查前2周内未服用过抗癫%}IHI药、镇静催眠药以及胆碱酷酶抑制剂等影响中枢神经的药物;⑤检查前3d无临床发作事件。

符合入卜组条件的患儿共58例均对其进行全一友多项睡眠图(PSG)监测其中苏例在监测过程中出现临床发作,这易例不归人数据统计。53例患儿甲男性32例,女性21例。年龄(10.5士3.4)岁.其中全身强直阵挛发作比例.部分继发全身强直阵挛发作斗例,复余部分性发作n1例单纯部分性发作g例肌阵挛发作1例_健康对照组选取来自普通巾小学的忙龄在岁乙间睡眠止常的健康几草三L_·例住为1-j其中男性理例女Fr吕例年龄沁冬二三下)岁月?=组患、L声岛比两组在性别、年龄方面比较差异尤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 PSG描记

采用加拿大。视频脑口土监川系统对芒{L进行全夜P}li监测。摘屯图(EE价夕接国行一2。系统电极安置法放置头皮电极选择一长前氢}Fp、Fp、、额(F一F卜中央‘〔、盯、顶于、P、枕}!)},})。、前颗CF,Fs少、中颗(TT-),后颖丁、丁、:共1扭个毛极采用纵联法双极导联眼动图一曰兀:Y},.)._a};C,}:}3-):于左(或石、眼外毗同上(或下)、向外各、::二处各放置一个表面电极:于左侧耳后电极M.为参考电极肌电图C EMCy):于颊中线旁开各.L石%m处放置表面电极,此两个电极组成双极导联其他监测项目:口鼻呼吸、心电及血氧饱和度。EE}r变化、,`'}G参数以及病人的行为表现均贮存十硬盘上监测完毕后由两名专科医生共同进行分析处理。消除被试者心理紧张.检查前一大晚间保证睡眠允足检查当日白天避免额外睡眠:检查前2}h内禁止服用茶叶、咖啡、巧克力、可乐等影响睡眠的饮料不能饮酒;检查前洗头、洗澡数据采集依照被试者日常睡眠习惯采集全夜自然睡眠I"}G数据。按被试者睡眠习惯选择开始记录的时间在早晨无睡意时停止记录。122I'SC、资料分析睡眠分期:按照Rechtschaffe二一}yale等户制订的人类睡眠时相标准术语、技术和评分系统手册标准所规定的睡眠分期标准。将睡眠分为非快速眼动睡眠相(}REI}T)和快速眼动睡眠相(REM)1}1REM又分为I期、且期、m期、I};期共几个睡眠阶段4。睡眠分析:用目测法在电脑屏幕上进行人工逐屏分析,将通用的朋s间隔的逐屏分析规则改为以1}!、为一个时问窗的分期方法人工分期后通过计算机绘制睡眠结构自方图.由计算机根据直方图计算出每位被试者的睡眠参数。其中,以患儿卧床后关灯作为记录开始点:以卧床期间作为记录范围,即石包括起夜时间;以最后一次REM期之后的睁日觉醒作为记录的结束点如记录当中出现临床发牛则一亥数据小进人结果统i十睡眠参数包括:总记s}ti}};TRT},位、睡眠时间(I'ST>、睡眠效率CSE),祥若觉卫时闰T_}}s}、睡眠潜伏期(SI_>,REM唇伏"R=_;,\RL:}}I睡眠阶段土期、n期、m期、扒期以及各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即工/和I I厂,m.叭和RE\I以及觉醒次数(,}V、每小时F,--ar?时-7转换次效子555知等参数。1一资料统汁洲一y资料用均值二标准差众、:)表示。采用t检验比较患儿与对照组之间或患儿各组之间各睡眠参数的差异尸(.肠即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听有分析均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

2结果

2.1.工睡眠相关性癫病儿童的睡眠进程及睡眠结构睡眠相关性癫病儿童组与对照组比较.睡眠效率下降、睡眠潜伏期延长、人睡后觉醒时间增加、工期及11期睡眠时间增加,而m一W期睡眠时间以及REM睡眠时间减少,期比例增加而1V期比例减少.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结果详见表1、表2 

2.2睡眠中病样放电情况对睡眠结构的影响将睡眠中摘样放电进行分级:轻度组(出现少数散在病样放电)、中度组(出现较多广泛散在或少量节律性病样放电)、重度组(出现较多或阵发节律性的摘样放电甚至呈癫殉持续状态)。其中属轻度组14例.中度组22例.重度组17例。

中重度组中,其11期睡眠时间增加、III+IV期睡眠时间以及REM睡眠时间减少.与轻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一学意义而轻度组仅人睡后觉醒时间增加1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早见提。

2.3临床发作

频率对睡眠结构的影响按照临床平均发作的频率,将睡眠相关性癫病几童分为两个亚组频率较低组(平均发性频屯耳:.次F例)及频率较高组犷平均发作频本)只次一月,抓例)其睡眠参数比较见表三,(由表5,6可见,频率高组中,其工期及11期睡眠时间增加、m+百期睡眠时间减少、工期睡眠比例增加及百期睡眠比例减少,与频率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外,频率高组的总睡眠时间相对长为(507.88士46.32)min,与频率低组为(472.41士42.7劝mm比较,PGO.05;而频率低组则其睡眠效率下降、入睡后觉醒时间增加更为明显,其中人睡后觉醒时间与频率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4病程长短对睡眠结构的影响按病程长短情况,将睡眠相关性癫摘儿童分为两个亚组:病程较短组(镇1年,31例)与病程较长组(}1年,22例),其睡眠参数见表7和表80由表7,8可见,病程长、短组间各睡眠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病程长组患儿的睡眠效率下降、人睡后觉醒时间增加、工期及11期睡眠增加、班十W期睡眠以及REM睡眠减少更为明显。

2.5临床发作类型对睡眠结构的影响按临床发作分为全面性发作(包括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及全身强直发作,1,例)和部分性发作(包括单纯部分性发作、部分性发作扩展至全身和复杂部分发作者,例两个亚组,其各睡眠参数见表9和表10。由表9,10可见,全面发作组中,其睡眠潜伏期延长、人睡后觉醒时间增加、11期睡眠时间增加、111+万期睡眠时间以及REM睡眠时间减少,均与部分发作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部分性发作组中仅睡眠潜伏期延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描述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睡眠相关性癫病儿l童的觉醒次数增加(3.23士1.42)次/(6.85士3.21)次,P}0.05;每小时睡眠时期转换次数增加为(3.19士0.82)次/C}.53士1."7}次,PGO.05;睡眠破碎性(即NREM工、11期睡眠中插人数秒钟NREM},W期睡眠的EEG表现)增加为(4.16士1.94)次//<7.79士3.66)次,PGO.05。

3讨论

国内对睡眠相关性癫病儿童睡眠结构方面的研究报告较少。此前的研究表明,癫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睡眠障碍,睡眠障碍与癫病发作及病样放电活动影响睡眠结构有关,0癫病发作可能引起睡眠的改变,而睡眠也能够影响癫病活动比。这些影响在原发的全面性癫病、有或者没有泛化全身的部分性癫以及动物模型上已验证。亦有研究表明,在NREM期EEG醒觉事件(睡眠EEG呈一过性表现如睡眠纺锤、K综合波)可以促进电发放的扩散,反映脑电去同步化过程的REM期则相反。因此,探讨癫与睡眠结构的相互关系有助于对癫病发生机制的阐明,有助于深人掌握癫病的临床与病理生理特征,从而为控制癫发作,进一步提高癫病患者的睡眠及生活质量,提供可靠的依据本组53例睡眠相关性癫病儿童的全夜睡眠结构与对照组比较,显示睡眠效率下降,NREM工及11期睡眠增加,皿+1V期睡眠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睡眠相关性癫病儿童的浅睡眠延长,而深睡眠减少,睡眠质量受到影响。原因可能与NREM一1I期病样放电易被活化,睡眠时相间相互转换频繁有关。对睡眠中觉醒情况的观察结果显示,患儿整夜睡眠中觉醒时间增长、觉醒次数增多。由于觉醒次数增加,导致睡眠结构断裂、不稳定,睡眠监测显示睡眠破碎性增加,每小时睡眠时期转换次数增加,从而影响睡眠质量。Terzano MA等通过对癫'17患者睡眠结构变化的系列研究发现,在睡眠微结构中存在一定比例的不稳定期。这种不稳定甚至在没有癫病发作时仍存在L10l,且与病程长短、严重程度、发作时是否使用抗癫病药物等无关岛。本组53例患儿在睡眠检查前3d及监测当晚均无临床发作事件,结果显示REM睡眠时间亦有减少(P<O.05)。此外还显示,无论临床发作频率高组还是频率低组,REM期睡眠均有减少(与对照组比较,P<O.05),且发现病程越长、睡眠中病样放电程度越明显,全面性发作者,其REM期睡眠减少越明显(与对照组比较,P<O.05)a Bazll C,W等观察了颖叶发作对睡眠结构的影响,发现患者日间的发作可致夜间的REM期睡眠减少,当夜晚出现发作时特别是在前夜发作,REM期睡眠减少更为明显。另有文献表明,夜间全面性癫发作能改变睡眠结构,伴随睡眠效率降低,REM比例下降。REM期睡眠主要与认识、记忆及学习能力的恢复有关,因此对于癫患儿认知、学习及记忆能力的影响,除了与临床发作、病样放电等有关外,REM期睡眠减少亦有一定关系。有文献报道全面性发作类型患者的睡眠潜伏期延长,有失眠的倾向。本组患儿中全面性发作组及中重度病样放电组的睡眠潜伏期延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这两个因素下均有促使患儿失眠的倾向。此外还发现,与频率低组比较,频率高组患儿总睡眠时间相对长.睡眠效率仍维持较高状态,而人睡后觉醒时间增加相对不明显,因此认为频率高组的患儿存在有过度睡眠的可能性,这是否为睡眠相关性癫病儿童睡眠结构的特点之一,有待作更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Bazil CW.Sleep-related epilepsy[J].Current Neurology and Neuroscience Reports,2003.167-172.

[2]Upton D,Thompson PJ.Age at onset and neuropsychological function in frontal lobe epilepsy[J].Epilepsia,1997,(10):1103-1113.

Malow BA,Fromes GA,Aldrich MS.Usefulness of polysomnography in epilepsy patients[J].Neurology,1997.1389-1394.

[3]Rechtschaffen A,Kales A.A manual of standardized terminology,tech-niqred,and scoring system for sleep stages of human subjects[M].Washington:Govement printing office,1968.1-12.

[4]Bazil CW,Walczak TS.Effects of sleep and sleep stage on epileptic and nonepileptic seizures[J].Epilepsia,1997,(01):56-62.

[5]Terzano MG,Panino L,Anelli S.Effects of generalized interictal EEG discharges on sleep stability assessment by means of cyclic alternating pattern[J].Epilepsia,1992,(02):317-326.

[6]Crespel A,Baldy-Moulinier M,Coubes P.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leep and epilepsy in frontal and temporal lobe epilepsies:practical and physiopathologic considerations[J].Epilepsia,1998.150-157.

[7]Gigli GL,Gotman J.Effects of seizures,kindling,and carbamazepine on sleep organization in cats[J].Epilepsia,1992.14-22.

[8]Herman ST,Walczak TS,Bazil CW.Distribution of partial seizures during the sleep-wake cycle:differences by seizure onset site[J].Neurology,2001.1453-1458.

[9]Shouse MN,Farber PT,Staba RJ.Physiological basis:how NREM sleep components can promote and REM sleep components can suppress seizure discharge propagation[J].Clinical Neurophysiology,2000,(Suppl 2):9-18.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