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护理对小儿腹泻的干预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4-09-03 浏览次数:844次
腹泻在婴幼儿时期较为常见,婴幼儿腹泻特别是秋季腹泻主要是由轮状病毒感染所致,患儿主要表现为大便性状改变、大便次数较平时增多,可引起患儿水电解质紊乱,对患儿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在小儿腹泻治疗过程中,需要相应的护理干预,提高患儿治疗效果[1-2]。本文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小儿腹泻病例,观察护理干预对其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所选100例腹泻患儿均为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病例,患者均为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呕吐、大便次数增多、水样便或蛋花汤样稀便。大便常规检查提示没有红细胞及脓细胞。上述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范围为6个月~2.9岁,平均11.6个月;上述患儿病程最短为1d,最长为5d,平均病程为2.6d;轻度脱水患儿29例,中度脱水患儿21例。对照组患儿50例,男25例,女25例,年龄范围为5个月~3.0岁,平均12.7个月;上述患儿病程最短为1d,最长为5d,平均病程为2.4d;轻度脱水患儿27例,中度脱水患儿23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儿均给予腹泻常规治疗措施,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的小儿腹泻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性的腹泻护理干预:①观察患儿病情:观察患儿治疗过程中腹泻次数减少情况、大便性状改善情况,注意发热改善情况,护理人员细致观察有助于确定是感染因素所致腹泻还是非感染因素所致腹泻。②饮食护理干预:母乳喂养的患儿继续母乳喂养,嘱咐母乳喂养患儿母亲少食脂肪含量丰富食物,注意增加患儿饮水,适当缩短每次喂奶时间,有助于减轻患儿肠道负担。人工喂养患儿要食用容易消化食物,要少量多餐,腹泻停止后,逐渐向患儿发病前饮食情况过渡。③对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让患儿家属了解小儿腹泻发病原因、治疗措施、所用药物等,让患儿家属了解小儿腹泻相关并发症,让患儿家长知道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助于减少腹泻发生。1.3观察指标和疗效评定:记录两组患儿腹泻改善时间、记录两组患儿呕吐改善时间。对两组患儿治疗后进行疗效评定。疗效评定分为三个级别,患儿治疗72h后大便次数恢复到发病前水平,大便性状恢复到发病前水平,呕吐、发热等症状消失,疗效评定为显效;患儿治疗72h后,大便次数较治疗前显著减少,大便性状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全身症状有显著缓解,疗效评定为有效;患儿治疗72h后,大便性状、大便次数、全身症状均没有改善,疗效评定为无效。
1.4统计学处理:对两组患者所得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疗效评定结果相关数据在统计学软件SPSS14.0下进行统计学分析,均数比较和率的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及χ2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和疗效评定结果比较:观察组患儿的腹泻改善时间为(1.8±0.9)d,呕吐改善时间为(1.1±1.7)d。对照组腹泻改善时间为(2.4±0.6)d,呕吐改善时间为(2.7±0.5)d。观察组腹泻和呕吐改善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显效36例(72.0%),有效12例(24.0%),无效2例(4.0%)。对照组患儿显效28例(56.0%),有效13例(26.0%),无效9例(18.0%)。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小儿腹泻可严重影响到患儿的生长发育,小儿腹泻的发生可能与患儿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患儿机体防御能力较低、非母乳喂养等因素有关。除了临床给予有效的治疗外,护理干预措施也必不可少。护理过程中严密观察患儿临床症状,有助于明确是否为感染性因素所致腹泻。在护理过程中对患儿饮食进行指导,有助于改善患儿腹泻症状。对患儿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教育,提高患儿家属对腹泻的认知程度,能够减少患儿家属对腹泻的误解,让患儿家属建立正确的治疗疾病观念[3-4]。本文中,观察组实施了上述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的腹泻和呕吐改善时间早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所以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助于较早改善腹泻患儿腹泻、呕吐等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护理效果显著。
4参考文献
[1]张素华,谢新曲,张燕玲.社区护理干预在预防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作用评价[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17(4):76.
[2]李树珍.护理干预在小儿腹泻患儿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1(3):201.
[3]陈永红,童建明.护理干预对小儿秋季腹泻治疗及预后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0(2):25.
[4]芦金萍,郑访江.循证护理结合中医护理在小儿腹泻中的临床实践[J].中国优生优育,2013,1(1):35.
[收稿日期:2013-12-26编校:王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