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X线的诊断分析
发表时间:2014-08-26 浏览次数:830次
小儿支原体肺炎又称原发性非典型肺炎,多发生于冬春、夏秋的交替季节,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间质性肺炎,主要由飞沫通过空气传播从而引发呼吸道感染[1]。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病症较一般肺炎重,且具有难以诊断的特点,早期诊断及治疗往往能降低病死率,有利于康复。X线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熟练掌握小儿支原体肺炎X线的特点,为肺炎的治疗起到指导作用[2]。选取我院支原体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过准确X线诊断以及正确指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54例患有支原体肺炎的儿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34例,女20例,年龄1~16岁,平均(5.3± 1.23)岁。其中1~5岁的儿童患者有34例,6~16岁的儿童患者有20例。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B组两组,A组患者为1~5岁的儿童患者,B组患者为6~16岁的儿童患者。
1.2方法:对54例患支原体肺炎的儿童患者进行规范化记录与统计,并进行系统性分析。统计内容包括是否发热、是否有呼吸道症状、血清学的改变以及胸部X线的改变。其中:血清学检查在入院后第1周进行第1次抽血检验,在第2周进行第2次抽血检验。其X线检查在前两周,每周进行1次X线片,以后根据随访需求进行X线片。
1.3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SPSS13.0系统进行统计学分析,经过t检验以及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X线片主要有以下四种表现:第一种X线表现为一型:此型主要是支原体肺炎的初始阶段,主要表现为双肺的肺纹理增粗与增多,没有肺泡的浸润,临床表现没有特殊性,这期肺炎最容易发生误诊,以致患者得不到应有的合理治疗。第二种X线表现为二型:这型为第一阶段的肺炎没经有效治疗所发展而来,此期除了双肺肺纹理增粗与增多外,还侵袭了肺泡组织,使得影像学改变为以肺门向四周发散的斑片状模糊渗出影。第三种X线表现为三型:此型X线表现是由二期渗出性肺炎未经有效治疗发展而至,主要表现为病变区斑片状模糊渗出影发生实变,实变影中可见正常肺组织的透亮影,此透亮影是由于黏性分泌物将某些肺泡孔阻塞所致。第四种X线表现为四型:此型肺炎的X线表现是由于患儿体质较弱,感染支原体后病变迅速扩散,可见两肺弥漫性云絮状浸润影,少数患儿还会发生渗出性胸膜炎[3-4]。本组54例患者中患儿X线一型改变百分率为27.8%,二型改变百分率为33.3%,三型改变百分率为25.9%,四型改变百分率为13.0%。54例儿童支原体肺炎患者X线表现详细情况详见表1。
3讨论
支原体肺炎是常见的小儿间质性肺炎之一,往往肺部表现不明显,这给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带来了困难,往往造成肺炎不能及时准确诊断,从而耽误了治疗。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方面,目前主要依靠血清学方面的检查,在小儿感染支原体肺炎后7~10d时,血清中可检查到MP-IgM,而在早期MP-IgM的检查对诊断的意义不大,这大大推迟了诊断时间。所以准确掌握小儿支原体肺炎的X线表现特点,有利于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在病程的初期,小儿支原体肺炎的X线表现为肺纹理的改变,其肺纹理增粗、增多,主要是因为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浸润,使得支气管与细支气管发生充血与水肿。若病情未得到控制,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将进一步浸润,其炎性渗出物不再局限于肺间质,并向邻近组织蔓延。使得其X线表现除了会有肺纹理的增粗与增多外,还会有进一步的表现,如X线会出现点状、斑状、片状甚至大片状阴影,多成模糊的絮状。由于其黏性渗出液会阻塞邻近的肺泡孔,会导致其X线有不规则正常肺组织透亮影的变现[5]。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诊断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X线表现相结合,并且做到多观察、多积累,减少误诊,做到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准确的诊断,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患儿治愈。
4参考文献
[1]吴恩惠,冯敢生.肺炎[M].医学影像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92-94.
[2]钱锐.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163例胸部X线表现[J].临床儿科杂志,2010,28(1):94.
[3]刘淑芹,刘亚琴,周长慧.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X线表现28例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0,23(5):393.[4]李丛哲,张晓娟,李雁等.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治及胸部X线分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医学版,2009,26(3):59.
[5]李奎光,雷春香.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X线诊断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2,10(7):149.
[收稿日期:2014-01-02编校:徐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