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震荡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4-06-10 浏览次数:738次
高频振荡通气是用小于解剖死腔的潮气量,以较高频率的振荡产生双相压力变化从而实现有效的气体交换的机械通气方式[1]。重症MAS往往合并气漏,酸中毒、严重缺氧引起持续肺动脉高压,病死率极高。目前高频振荡对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较传统的治疗方法有一定的优越性[2],为了进一步探讨高频振荡对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方法,笔者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试验组采用高频振荡辅助通气模式治疗,对照组采用常频通气模式治疗,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84例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为足月产儿,按照随机分组性原则将上述病例分成两组,对照组42例,其中男22例,女20例,产后时龄1~36 h,平均(10.6±5.6)h,体重2.5~3.6 kg,平均(2.8±0.4)kg,观察组42例,男23例,女19例,产后时龄1~40 h,平均(10.8±5.8)h,体重2.4~3.4 kg,平均(2.6±0.3)kg,基本资料如年龄、性别、体重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符合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合并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1]。
1.2方法:两组患儿均给予一般的治疗,如保暖,促进气管内胎粪排出,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加强呼吸管理,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多巴酚丁胺、多巴胺维持心功能,血压监护下应用妥拉苏林扩血管,降低肺动脉压力,合并气胸者行胸腔闭式引流。试验组:使用SLE5000呼吸机,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模式,频率10~14 Hz,振幅30~40 mbar,平均气道压8~12 cm H2O(1 cm H2O=0.098 kPa),氧浓度30%~60%,通过胸片判断横膈在8~9后肋水平为宜,之后根据血气及临床表现调整参数。对照组:采用SLE5000常频通气模式,Fio240%~80%,PIP18~25 cm H2O,Ti 0.4~0.6 s,RR 30~60次/min,pep 3~6 cm H2O,之后根据血气及临床表现调整参数。
1.3评价指标[3]:临床疗效评价标准:①显效:上机24 h后临床血气分析正常。X线片改善,可拨管搬机。②好转:上机24 h后临床表现血气分析X线片改善,呼吸参数可下调。③无效:上机24 h后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各呼吸参数需上调。总有效率=显效+好转。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完成。两组治疗前后差异采用方差分析χ2检,以及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上机12 h后对比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及呼吸机给氧浓度比较:试验组的血气指标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优于对照组,试验组上机12 h后呼吸机给氧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情况见表1。
2.2试验组上机时间(2.56±1.39)d短于对照组上机时间(3.06±2.19)d;试验组并发症(包括气胸、肺不张、肺动脉高压等)的发生率为11.4%,明显小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5.7%,且治疗总有效率,试验组94.3%,明显高于对照组80%。见表2。
3讨论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主要以肺部炎性反应为主,可引起呼吸衰竭、气胸、肺不张、持续性肺动脉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患儿生命。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合并呼吸衰竭预后不好,常频通气模式临床疗效不理想,容易出现并发症。高频振荡通气模式主要采用较高的频率、低的通气压力、低潮气量以及较低的吸氧分数,吸气和呼吸的过程均为患儿主动的呼吸运动,可以提高氧合效率,改善缺氧的状态,从而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主要采用高频振荡呼吸模式对新生儿胎粪吸入导致的呼吸窘迫进行治疗,HFOV疗法接近呼吸道内纤毛的振动频率,小于或等于解剖无效腔的潮气量,在肺内形成正负双相压力变化的新型通气方法高频振荡时,肺段与肺段之间、肺泡与外界之间均可进行气体交换,气体分布更加均匀,HFOV时实施肺复张策略,保持一定的MAP,使气道保持通畅,有利于减轻气道梗阻及肺过度充气,使萎隔肺泡重新张开,并且高频率的跟通气流有利于气道内胎粪排出,本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在上机12 h后血气分析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呼吸机给氧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上机时间明显缩短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高频振荡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合并呼吸衰竭,起效快,有很好的临床意义和推广价值。
4参考文献
[1]王卫,李腾,刘晓红.高频震荡通气联合一氧化氮治疗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2,19(6):123.
[2]曾凌空,李文斌.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基因多态性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易感性的研究[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1,6(1):37.
[3]周晓光,罗先琼,杨琳琳,等.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10,38(8):490.
[4]刘翠青,马莉,纪素粉,等.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不同机械通气模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研究[J].河北医药,2009,31(22):3017.
[5]吴圣嵋,陈惠金.新生儿医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72-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