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儿科学》

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4-01-15  浏览次数:594次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早产儿的常见合并症状。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被广泛应用。观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9月~2012年9月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共50例。上述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男14例,女11例,平均胎龄(33.1±1.5)周,出生时体重(1.942±0.547)kg。X线胸片显示:肺透明膜病Ⅰ级患儿共5例,Ⅱ级患儿共9例,Ⅲ级患儿共6例,Ⅳ级患儿共5例。对照组男13例,女12例,平均胎龄(33.5±2.1)周,出生时体重(1.978±0.461)kg。X线胸片显示:肺透明膜病Ⅰ级患儿共6例,Ⅱ级患儿共10例,Ⅲ级患儿共5例,Ⅳ级患儿共4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保暖、保证液体供应及热量供应、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给予多巴胺改善循环等综合性治疗措施。两组均给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氧浓度为0.21~0.60,压力控制为3~8 cm H2O(1 cm H2O=0.098 kPa),流量为4~10 L/min。在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检测动脉血气,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对吸入的氧浓度进行调整,当吸入氧浓度小于0.3时,开始逐渐降低正压。当吸入氧浓度小于0.3时,压力为2~3 cm H2O时,没有呼吸暂停发生,呼吸困难等症状已经消失,X线显示肺容量已经达到正常征象,可停用持续气管正压通气,部分患儿停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后继续给予鼻导管吸氧。对照组采用上述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前要吸净呼吸道分泌物,并不药液预热到37℃左右,患儿在仰卧位下经气管一次性给药100~150 mg/kg,持续时间为5~8 s,给药6 h内不进行吸痰动作。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动脉血气分析,观察pH值、PaO2和PaCO2的改变情况。

1.4 疗效评定:显效:患儿治疗后呻吟消失,呼吸困难症状消失,呼吸处于稳定状态,血气分析显示正常,电解质水平正常,无酸碱失衡表现,X线检查结果显示肺纹理清晰;有效:患儿治疗后呻吟消失,呼吸较为稳定,血气指标好转,X线检查显示异常阴影;无效:治疗12 h后患儿临床症状没有改善,或者病情恶化。

1.5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4.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 s x ± )表示,采用t和χ2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观察组前pH 值、PaO2和PaCO2和对照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H值、PaO2和PaCO2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H值、PaO2 和PaCO2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2.2 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显效20例,有效4例,无效1例;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5例,无效7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因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导致肺泡表面张力增加,导致肺泡萎缩,引起肺不张,使通气障碍,从而是肺内分流增加血氧水平降低,甚至呼吸衰竭[1] 。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分泌的可与磷脂结合的蛋白质称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肺表面活性物质均匀分布在肺泡表面,其作用是降低肺泡表面张力,防治呼气末肺泡发生萎缩,保持肺功能残气量,有助于稳定肺泡内压力,减少液体自毛细血管向肺泡内渗出[2-3] 。研究表明,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减少与支气管肺损发生有关。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下,观察组pH值、 PaO2和PaCO2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说明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儿预后,值得借鉴。

4 参考文献

[1] 李秀花,张玉华,翟 晶.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50例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9,49(27):88.

[2] 孙 琦,徐凤玲,张 亚,等.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技术在新生儿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J].临床肺科杂志,2010,15(12):1798.

[3] 刘明杰,张 琪,王 菲,等.国产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序贯通气治疗新生儿窘迫综合征的疗效[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24(6):464. [收稿日期:2013-05-30 编校:苏建东]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