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肱骨远端全骺分离的诊疗体会
发表时间:2012-08-21 浏览次数:579次
作者:白长友,金智勇,纪树青,李光友 宋庆伟 作者单位:北京市平谷区中医医院骨伤科(白长友、金智勇、纪树青、李光友、宋庆伟);北京市积水潭医院小儿骨科(王玉琨)
【关键词】 儿童;肱骨远端骨折;骨骺分离;Salter-Harris骨骺损伤
儿童肱骨远端全骺分离(Salter-Harris骨骺损伤)是临床上并不少见的小儿骨科疾病,占儿童全身各部位骨骺损伤的2.4%,占肘部损伤的1.2%[1]。好发人群为7岁以下儿童。由于儿童肱骨远端骨骺X线不显影,所以极易被误诊和误治,极容易影响患儿的正常生长发育[2]。因此对本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笔者对我院收治的46例肱骨远端全骺分离的患儿临床诊疗资料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该病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4月至2011年10月收治46例肱骨远端全骺分离患儿,男28例,女18例;年龄1~9岁,平均年龄3.4岁。主要症状表现为肘关节疼痛、肿胀、活动不利、屈伸受限等。临床确诊为Salter-Harris Ⅰ型24例,Salter-Harris Ⅱ型22例。受伤原因包括:跌、摔伤、车祸、砸伤、扭伤、打架等。就诊时间为伤后1~15 d,平均3.8 d。所有患者均经过X线片检查,确诊为肱骨远端全骺分离。
1.2 方法
所有患儿均进行麻醉后,进行肘外侧小切口手术治疗。具体操作为医生一手握住患儿前臂远段向上用力,另一手深入骨折处软组织后,置于骨折近端前侧,使骨折复位,此时需注意,力道要掌握适度,因为力度太轻,骨折处难以复位;力道太重易造成生理性损伤。另一医生要配合握住患儿肱骨干上段适度向下用力对抗牵引,纠正骨折重叠移位。此时,还需检查骨折端的前侧与外侧,确保完全复位。完全复位后,将患肢肘关节屈曲90°,前臂旋向前位,交叉打入克氏针2枚固定,针尾折弯剪断后留置皮外,冲洗并缝合切口,石膏托固定4周。术后注意感染及并发症的出现,若出现则服用适量抗生素,防止感染。术后1周~3个月注意随访观察,X线片复查,约3~6周可去除石膏、拔除克氏针,并视恢复情况进行适度的功能锻炼和运动。
1.3 疗效评定[3,4]
优:肘关节屈伸受限10°以内,肘内翻5°以内;良:肘关节屈伸受限11°~20°,肘内翻6°~ 10°;中:肘关节屈伸受限21°~ 30°,肘内翻11°~ 15°;差:肘关节屈伸受限30°以上,肘内翻在15°以上。
2 结果
2.1 疗效评定
Salter-Harris Ⅰ型中,优18例,良5例,优良率占95.8%;Salter-Harris Ⅱ型中,优16例,良4例,优良率占90.9%。见表1。
2.2 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
在术后6个月后,所有患儿进行关节疼痛、关节僵硬及关节日常功能的有效率及评分测定。见表2。 表1 术后疗效评定结果表2 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
2.3 安全性分析结果
5个月~2年随访, 46例患儿中,无炎性反应及并发症的出现。
3 讨论
儿童肱骨远端全骺分离(Salter-Harris骨骺损伤)主要发生于婴幼儿期,由于好发人群的特殊性,摄X线确诊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难度,所以易出现漏诊或误诊情况,对于患者的健康和发育造成一定的威胁。Salter-Harris骨骺损伤的发病特点为:多数骨折远端向后偏内移,并向前旋转,该病理特点与肱骨内、外髁骨折等症较为相似[5]。因此需要加强Salter-Harris骨骺损伤的认识、诊断与治疗。由于婴幼儿没有发育成熟,所以关节骨化中心情况较为复杂,临床医生应熟悉各年龄段骨化中心的不同情况,类似病症的病理特点及与该病的区分及鉴别点,才能正确无误判断患儿肘关节的损伤病征。此外,笔者认为临床检查应充分重视肘后三角关系、肱骨小头与桡骨近端的对应关系;肱骨远端与尺桡骨近端的对应关系,尺骨近端与桡骨近端的对应关系,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误诊率。
CR、MR等先进技术手段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儿童关节创伤的检查中[6]。上述技术手段可有效、准确地显示关节周围软组织以及软骨的损伤情况,大大降低了关节损伤的误诊率。但常规X线检查仍然是儿童肘关节创伤的首选检查方法。因为其同时具备安全有效、方便快速、且成本较低等特点。本研究采用摄X线片进行诊断,无误诊情况出现。
Salter-Harris骨骺损伤的典型X线表现为肱骨干与尺桡骨打破正常的对应关系。尺桡骨连同肱骨小头骨骺及干骺端的骨折块一起向同一方向移位,桡骨干的纵轴线仍通过肱骨小头骨骺中心。其与肘关节脱位最重要的区别为:全骺分离时,桡骨小头与肱骨小头的关系,不论在正位或侧位X线片上,都是相对应在一直线上,而肘关节脱位两者不是对应在一条直线上。掌握该原则,则大大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此外,还需要注意区分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与单纯外髁骨骺骨折的区别。其鉴别要点为前者肱骨干和尺桡骨的对应关系被破坏,尺桡骨一同向同一方向移位,桡骨纵轴线仍通过肱骨小头骨骺中心;而后者三骨对位关系不变,只发生肱骨小头骨骺向外下方的翻转移位[7]。
在手术中,应注意合理判断选择切口位置。目前认为,肘内侧切口可能会一定程度地影响术后早期肘关节活动,且有可能形成粘连[8]。而肘外侧切口能够避免上述不足及局限性,可有效防止术后肘关节肿胀、疼痛及功能障碍。此外,还可有效预防肘内翻畸形,为患儿生长发育带来不利。手术还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特殊性,尽可能选用对骨骺损伤小的细克氏针固定。手术手法应该谨慎,不能蛮力复位,应根据具体情况,控制手法的力度,以防加重肘关节周围组织和神经的损伤。婴幼儿时期是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由于肘部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特点较为复杂,因而一旦发生创伤或病变,需要及时、有效得进行处理和治疗,否则极易可能发生并发症,甚至给患儿留下严重后遗症,如骨髓炎、骨化性肌炎、骨梗死、神经损伤及肘内、外翻畸形等[9]。
本研究中的46例患儿在接受手术治疗后,情况良好,肘部关节肿胀及疼痛得到缓解,前臂、手部无异常状况,腕关节、掌关节、指关节活动自如,屈伸正常。术后摄X线片,发现骨折对线良好,对位正常。且术后患者无伤口感染情况,无并发症出现。术后4周所有患者摄X线片,发现愈合较好,有骨痂长出。拔除克氏针。此外,患者的屈伸运动及肘关节的功能得一定程度的恢复,继续加强功能训练,5个月~2年随访,发现无异常状况,肘关节恢复正常。
总之,要充分了解儿童肘关节的复杂的解剖特点,依据X线准确判断损伤类型,术中注意手法的力度,术后注意观察,预防并发症及炎症反应。充分培训患者及家属进行功能训练和日常适度的锻炼,尽可能提高疗效,减轻患者的痛苦。
【参考文献】
1 张向丽.儿童肘关节轻微骨折X线平片分析.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285-2288.
2 Kathy B,Unni GN,Frederik FT,et al.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f clinically suspected Salter-Harris I fracture of the distal fibula.Injury,2010,41:852-856.
3 陈后平,刘敏,罗启成.儿童肱骨远端骨骺分离的临床诊治研究.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2009,5:26-28.
4 Ingo S.Derivation of separation laws for cohesive models in the course of ductile fracture.Engineering Fracture Mechanics,2009,76:1450-1459.
5 汪国平.小儿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5例误诊分析.临床误诊误治,2009,22:45-46.
6 Edgard-Rosa G,Launay F,Glard Y,et al.Fractures-décollements épiphysaires de type Salter II de l’extrémité distale du fémur chez l’adolescent : nouvelle proposition thérapeutique (étude préliminaire).Revue de Chirurgie Orthopédique et Réparatrice de l'Appareil Moteur,2008,94:546-551.
7 Vaziri MR,Salimi M,Mashayekhi M.A new calibration method for ductile fracture models as chip separation criteria in machining.Simulation Modelling Practice and Theory,2010,18:1286-1296.
8 Mekkaoui MJ,Sekkach N,Bazeli A,et al.Fracture-décollement épiphysaire de la clavicule proximale revêtant l’aspect d’une luxation sterno-claviculaire antérieure.Revue de Chirurgie Orthopédique et Traumatologique,2011,97:339-342.
9 Ajmi Q,Khan A.An unusual case of combined Ogden 3 B and Salter Harris 4 fractures of the proximal tibia in an adolescent male.Injury Extra,2011,42: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