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腹股沟斜疝52例保守治疗临床体会
发表时间:2012-06-15 浏览次数:580次
作者:王建华,刘炜方 作者单位:扬州市汶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保健科(江苏 扬州)
【关键词】 腹股沟斜疝;保守治疗;婴儿
小儿腹股沟疝均为斜疝,男性较女性为多,约10-20:1,左右侧相比2:3,2岁以内婴幼儿常发生嵌顿性疝。本文总结我科2005年9月-2009年1月期间,在小儿健康体检时发现婴儿腹股沟斜疝52例,并进行手法复位保守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52例,男42例,女10例。年龄42天-12个月。体重4.5㎏-15.2㎏。右侧腹股沟斜疝33例,左侧16例,双侧3例。临床表现:健康体检时发现患儿腹股沟区或阴囊内有一突出的肿块,弹跳、哭闹时增大,安静平卧时消失,透光试验阴性。本组52例病例中,嵌顿性疝4例。辅助检查:X线、B超和CT。
1.2 治疗方法 本组病例中,婴儿一般情况良好,无发热,无腹胀,会阴部皮肤无肿胀、发红、发紫等。本组易复性疝48例,嵌顿性疝4例。易复性疝采用医用束带压住腹股沟管深环,防治疝块突出并给发育中的腹肌以加强腹壁的机会。压迫后检查,松紧度适宜。婴儿站立跳动时,肿块不突出,立即回家,嘱患儿家长随访。嵌顿性疝的处理,让婴儿取头低足高卧位。必要时注射镇静剂,以止痛和镇静并松弛腹肌。然后托起阴囊,持续缓慢地将疝块推向腹腔,同时用左手轻轻按摩浅环和深环以协助疝内容物回纳,复位后再采用医用束带压住腹股沟深环。以上病例,成功复位后,无腹膜炎、血便或肠梗阻的表现。解除观察回家,并嘱家长随诊。
2 结果
全部婴儿腹股沟区、阴囊暂无肿块突出,无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在胚胎早期,睾丸在肾脏下方。8个月时随引带下降至阴囊底部。同时在睾丸前面的腹膜亦向下形成囊袋状突起,鞘状突原与腹腔相连,在出生前开始闭塞,出生时仍有90%尚未闭合。但闭合过程在生后6个月以内还继续进行,鞘状突仍保持开放造成了可能发生疝的机会,腹内压增高是疝的诱发因素。右侧睾丸下降比左侧略迟。因此鞘状突闭锁也迟。故右侧腹股沟疝较多。女婴卵巢及子宫附件多为疝囊的组成部分。婴儿的腹股沟管很短,约1cm,而且近乎垂直地从内环通下皮下环。腹内压增高时,冲力直接指向腹壁皮下,所以婴儿期易发生疝。
婴儿腹股沟疝发病初期,当婴儿平卧安静时肿物可消失,随着腹内压力的继续增高,肿物可下降到阴囊里。这时如果能解除腹内压增高的因素,并让婴儿平卧,或轻轻地将肿物往腹腔方向推送,肿物消失,这种情况称为易复性疝。如果疝环较小而腹内压突然增高时,疝内容物可强行扩张囊颈而进入疝囊,随后因囊颈的弹性收缩,又将内容物卡住,使其不能回纳,这种情况称为嵌顿性疝。嵌顿性疝发展至肠壁动脉血流障碍阶段即为绞窄性疝,很快发生肠管缺血坏死等严重并发症。
婴儿腹股沟斜疝经常可发生嵌顿或绞窄而威胁患儿的生命,因此,除少数特殊情况外,腹股沟疝一般均应尽早施行手术治疗,这一原则医学界的看法通常是一致的。但由于婴幼儿腹肌可随躯体生长逐渐强壮,疝有自行消失的可能,故1岁以下婴幼儿可暂不手术,定期随访。当疝块突出时,及时将其还纳,防止疝块再次突出,发育中的腹肌还有加强腹壁的机会,使疝气有自愈的可能。并且保守治疗是许多家长的心愿,不到万不得以,家长是不愿手术的。但对于嵌顿性疝,要严格掌握其适应症。有学者认为对婴儿嵌顿性疝禁忌手法复位。但儿童的疝,其疝环组织一般比较柔软,嵌顿后很少发生绞窄,所以,对于嵌顿性疝,我们认为婴儿一般情况尚可,无腹部压痛或腹肌紧张等腹膜刺激症状,局部压痛不明显,嵌顿时间3-4小时左右,在止痛、镇静处理后,可试行手法复位,复位时须手法轻柔,切忌粗暴按压,一旦复位后须严密观察腹部情况,注意有无腹膜炎或肠梗阻的表现,如有这些表现或手法复位失败,应尽早手术探查。
医用束带的注意事项:①腹股沟疝手法复位后,婴儿平卧,把医用疝带一端的软压垫对准患疝的一侧的疝环口,对准疝环口部位后系紧腰带,调节穿过大腿内侧的束带松紧。腰带、束带的松紧度以疝突出物不再脱出为宜。②一定要注意束带通过患儿大腿内侧时,不要压着阴囊和睾丸,应在阴囊和大腿之间,否则会影响患儿睾丸的发育。③患儿睡觉时,松开医用束带。④患儿佩戴束带期间,家长应密切观察患儿皮肤、腹部、会阴部情况。
由于使用医用束带可使疝囊颈经常受到摩擦变得肥厚坚韧而增加嵌顿性疝的发病率,并有促使疝囊与疝内容物发生粘连的可能,所以对反复发作的疝以及一周岁以上的幼儿我们不主张使用医用束带,建议手术治疗。
总之,婴儿腹股沟斜疝保守治疗期间应密切观察,及时采取不同的方法,可避免严重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王环增,主编.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南[M].第1版:北京:知识出版社,2001:413-414.
[2] 吴在德,主编.外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47.
[3] 李心元.小儿腹股沟疝的手术特点[J].实用外科杂志,1992,12(3):121-122.
[4] 吴在德,主编.外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