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80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2-06-12 浏览次数:525次
作者:沈平 顾恒云 王宗祥 作者单位:安徽省五河县人民医院1.检验科;2.手术室
【关键词】 高胆红素血症 核黄胆 新生儿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血清胆红素浓度增高而引起的皮肤、巩膜及黏膜等黄染的症状,严重者可引起核黄症,表现为黄胆突然加深,出现嗜睡、反射和肌张力减低,很快发展为肌张力增高、惊厥、尖叫等,常伴发热。其发病率占我国住院新生儿的首位,高达30%~50%[1] 。因此,了解新生儿黄胆的病因,对其做出诊断和处理,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院2002~2006年共收治新生儿胆红素血症患儿80例,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80例,男43例,女37例。发病年龄均在出生后1个月内,其中7d以内(含7d)56例,7~14d18例,14d以上(含14d)6例,平均4d。诊疗时间最短为6d,最长为14d,平均时间为8d。
1.2 临床表现 本组80例患儿均有明显黄疸,其中贫血19例,厌食8例,反应差17例,发热28例,体检肝脏明显肿大5例,精神萎靡3例。经血常规检测、血色素下降13例,红细胞计数下降8例,白细胞增高20例。血清总胆红素增高80例,其中血清胆红素205.2~307.8μmol/L78例,307.8~342.0μmol/L2例。血清间接胆红素增高75例。人体特异血清免疫学测定:ABO溶血症28例。
1.3 治疗结果 本组病例经治疗均痊愈,无1例死亡。
2 讨论
2.1 发病原因 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原因很多:(1)新生儿ABO溶血:本组28例,占35%,主要是母婴血型不合,母亲对胎儿红细胞发生同种免疫反应所致溶血症。(2)感染:本组28例,占35%。主要是细菌毒素作用于红细胞,加速红细胞破坏,损伤肝脏细胞,使肝脏结合胆红素能力下降,并使胆红素排泄障而引起血中胆红素升高。(3)母乳性黄疸:本组8例,占10%。早发的母乳性黄疸发生原因,可能是这类患儿母亲初乳中含有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抑制剂,而缺乏小肠重吸收胆红素的抑制酶,以及新生儿热量摄取不足,使新生儿的胆红素肠肝循环、重吸收障碍所致。(4)新生儿窒息:本组14例占17.5%。窒息缺氧可导致红细胞破裂,主要是胆红素产生过多所致。(5)新生儿肝炎综合征:本组2例,占2.5%。由于病毒对肝细胞的直接破坏,血中两种胆红素均可升高,以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从本组病例中可以看出感染和新生儿溶血症引起黄疸在病因中相对较高。因此应加强宣传和普及医疗卫生知识,讲解黄疸病因及临床表现,取得家长的配合。对既往有新生儿溶血症流产的孕妇,应讲解产前检查及预防的重要性,防止新生儿出生时溶血症的发生。
2.2 治疗 本组病例治疗采用抗感染、补充白蛋白,纠正缺氧和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等综合疗法,目的是保护红细胞膜,增加肝酶活性,改变胆红素的化学结构,有利于肾及肠道排泄。
总之,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必须及早进行处理,以防止其发展成核黄疸。
【 参 考 文 献 】
[1] 潘红芬.行为测定在评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的意义[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4,12(1):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