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_T离散度临床意义
发表时间:2011-12-19 浏览次数:404次
作者:王庆军 作者单位:永康市中医院内科,浙江永康
【关键词】 心肌梗死,心电描记,Q_T离散度
最近几年来,人们发现Q_T间期离散度(QTd)反映心室复极不同步性和电不稳定性的程度,在临床上判断预后具有一定的价值。本文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QTd与正常人以及AMI生存组与死亡组QTd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全部病例均系本院住院患者,均符合WHO的AMI诊断标准。48例,男性37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65.8岁。分为两组,存活组36例,死亡组12例。再选择与以上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构成等方面无显著差异的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
1.2 方法:采用常规12导联同步心电图。Q_T间期相当于由QRS波起始至T波终止(即回到T/P基线)。若有U波,Q_T间期测量至T波及U波之间最低点。每个导联连测3个窦性心搏周期,取其均值。然后不论何导联将最长Q_T间期减去最短Q_T间期,即得QTd。对T波终点难确定的导联省略测定,每份心电图至少有7个导联被采用。
1.3 统计学处理:数据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与正常人对照组QTd测量结果见表1。
表1 急性心肌梗死组与对照组QTd比较注:与Ⅲ组比较△P<0.01;与Ⅱ组比较※P<0.05
3 讨论
自1990年Day[1]等正式提出QTd概念并证实QTd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就其与AMI死亡的关系作了有益探讨。文献报道QTd可作为AMI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本组资料提示AMI早期QTd存活组和死亡组分别为(62.90±18.34)ms、(84.25±21.35)ms,两者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对照组QTd为(30.24±9.25)ms,与AMI组比较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1)这与文献报道相似,也和AMI患者早期QTd明显延长易发生室颤,猝死相一致[2,3]。因此有充分理由认为QTd延长有病理生理基础。是因为AMI后心肌缺血、损伤、坏死等病变引起局部电生理(有效传导速度等)改变,导致心肌复极不同步性和电不稳定性程度增加,而致QTd延长。它可作为一个无创的简便的评价AMI预后的有价值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心脏生理和临床研究证实,正常人的心室复极过程中,不同部位心室肌复极有一定程度的不均性,这个差异属于生理性复极不同步,呈现Q_T间期存在导联间的差值。本文结果显示:正常人QTd<50ms,与其它文献报道相符。故代表心室肌复极时间的Q_T间期在心电图各导联间存在差异的事实已为临床所认识。QTd愈大则心室复极不均匀和电不稳定性愈高,发生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可能性也更大。多数作者建议对于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以QTd≥60ms作为标准[4]。
【参考文献】
[1]陈义汉,李明洲,龚兰生.Q_T离散度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意义[J].心电学杂志,1997,16:140.
[2]杨秀娟.急性心肌梗死Q_T及J_T离散度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J].心电学杂志,1997,16:10.
[3]向红,杨捷,何涛,等.急性心肌梗塞Q_T离散度增加与室颤的关系[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3,21:282.
[4]吴强,张国娟,江樊莲.Q_T离散度对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预测价值[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1997,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