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1-12-14 浏览次数:430次
作者:李玉珠 作者单位:河北省蔚县人民医院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围生期窒息后最常见的颅内病变,也是引起新生儿死亡及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设立和抢救技术提高,HIE患儿的存活率明显提高,但存活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的发病率也相应增高。如何使患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的状况得到改善,提高其智力水平是广大医务工作者及家庭十分关心的问题。现将本院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共收治64例中、重度HIE患儿进行24个月随访,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4例随访24个月的中、重度HIE患儿,全部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新生儿组2005年修订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1],并经头颅CT确诊。其中治疗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对照组22例,男12例,女10例;2组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分度、胎龄、出生体重、母亲孕周及胎次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治疗方法:2组均采用新生儿HIE治疗方案[2]:在三项支持、三项对症治疗的基础上,于病情稳定3 d后,接受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3~5 ml/次,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3~5 ml/次静脉滴注,每日1次,10 d为一疗程,共2~6疗程;恢复期给予高压氧治疗40 min/次,5 d为一疗程,且2组给予相同的疗程。(2)早期干预组干预治疗:内容包括:①按鲍秀兰提出“0~3岁早期干预大纲”[3]为指导,在新生儿期(生后3~7d 始) 进行视、听、抬头及四肢活动训练,延续到新生儿期后(28 d~2岁),以家庭指导方式进行感知、视听、语言、记忆、动作、生活与交往的训练。②进行按摩操、婴儿操、三浴锻炼综合治疗。③物理治疗。对肢体活动障碍、肌张力改变及确诊为脑瘫或疑似脑瘫的患儿加做物理治疗。干预方案从新生儿期开始实施,住院期间由医务人员实施干预,出院后医务人员定期指导家属在家中实施干预。干预前对家属进行培训,发给早期干预计划,在家中实施,1岁以内每月指导1次,1岁以后2~3个月指导1次,指导内容因人而异。(3)随访:2组在儿科门诊接受相同的保健措施,即生后3个月前每个月随访1次,3~12月内每3个月随访1次,以后每半年1次。每次随访内容:指导正确喂养、预防接种、继续指导早期干预内容、进行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血红蛋白测定,防治贫血和佝偻病等。(4)效果评价:2组均在2岁时采用Gesell发育量表进行智能、行为测评。包括大运动、精细动作、应物能力、语言能力、应人能力,测得结果以发育商数(DQ)表示。发育商数(DQ)=(测得的发育成熟年龄÷实际年龄)×100。
1.3 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治疗后智能发育商数比较
治疗组DQ为108±12,对照组9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2组智能发育比较
治疗组29例患儿2~3个月时抬头较稳,3~4个月会翻身,8~9个月能爬行,13~15个月能独立走稳,18~20个月行走自如,扶栏上下楼梯,2岁时能双脚跳,完全不能行走的1例;同时语言发育、认知能力、精细动作、生活与交往等均良好。对照组6例患儿2~3个月时抬头较稳,3~4个月会翻身,8~9个月能爬行,13~15个月能独立走稳,18~20个月行走自如,扶栏上下楼梯,2岁时能双脚跳,完全不能行走3例,脑瘫1例。2组2岁时能双脚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8,P<0.01)。
3 讨论
缺血缺氧性脑病不仅严重威胁新生儿生命健康,并且是我国伤残儿童重要原因之一[4],影响到我国优生优育国策和民族素质。研究表明,脑缺血缺氧后,神经元死亡分2个阶段:缺氧缺血时,能量急性消耗,离子平衡失调,细胞内钠、钙积聚,渗透性肿胀,严重可致细胞溶解;神经元死亡的第2个阶段主要细胞的凋亡,凋亡早于坏死。凋亡过程缓慢并可逆,可持续3周以上[4]。婴幼儿在2岁以内是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最迅速、可塑性最强、代偿能力最好、脑发育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给予良好的育儿刺激,可促进脑结构和功能代偿,包括轴突绕行放射,树突不寻常分叉,产生非常规律的神经突触等[4]。这种能力是我们进行早期干预的契机。本文研究也证实通过早期干预可使损伤的脑细胞恢复正常,可使有受损伤的神经所支配的肌肉协调地运动,而运动能力改善又可促进智力发展。早期干预虽然能够大大改善HIE患儿的智力,但我们应着重防患于未然,从孕妇做起,重视围生期保健,避免新生儿窒息发生,一旦出现应及时抢救处理、及早干预,控制病情,减少脑病发生,早期干预可有效地提高治愈率,是减少HIE患儿发生后遗症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 贝政平,李毅,王莹,等主编.儿科疾病临床诊断.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56.
2 韩玉昆,许植之,虞人杰.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方案(试行稿).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0,15:381382.
3 鲍秀兰主编.新生儿行为和0~3岁教育.第1版.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240.
4 韩玉昆,许植之,虞人杰主编.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2,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