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儿科学》

炎琥宁与病毒唑治疗儿童秋季腹泻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1-04-12  浏览次数:356次

  作者:韩永才,杨秀荣,蔡素丽 作者单位:莘县人民医院,山东 莘县 252400

  【摘要】 目的:秋季腹泻患儿236例分别给予静滴炎琥宁及病毒唑疗效观察。方法:236例分为治疗组112例,其中5个月~1岁62例,1岁~2岁50例,对照组124例,其中5个月~1岁78例,1岁~2岁46例;两组均根据脱水程度,首先补液纠正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基础上再分组治疗。治疗组给予炎琥宁(3~5)mg/kg/d加入5%~10%葡萄溶液中,每日一次静滴;对照组给予病毒唑(10~15)mg/kg/d加入5%~10%葡萄溶液中,每日一次静滴;并辅以退热,止吐处理。结果:两组疗效在退热时间、呕吐及腹泻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

  【关键词】 儿童 秋季腹泻 炎琥宁 病毒唑

  2006年10月至2007年12月我们收治秋季腹泻患儿236例分别给予静滴炎琥宁及病毒唑,结果炎琥宁组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36例均为5个月~2岁发病1 d~2 d的秋季腹泻病中、重度脱水收入院治疗患儿,所有病例均符合《儿科学》(第6版)秋季腹泻诊断标准。治疗组112例,其中5个月~1岁62例,1岁~2岁50例,伴有中度脱水96例,重度脱水16例,伴呕吐102例,发热105例,上呼吸道感染症状28例,大便常规镜检偶见白细胞32例;对照组124例,其中5个月~1岁78例,1岁~2岁46例,伴有中度脱水113例,重度脱水11例,伴呕吐112例,发热108例,上呼吸道感染症状32例,大便常规镜检偶见白细胞28例。两组外周白细胞总数量正常或偏低,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只有时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根据脱水程度,首先补液纠正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基础上再分组治疗。治疗组给予炎琥宁(3~5)mg/kg/d加入5%~10%葡萄溶液中,每日一次静滴;对照组给予病毒唑(10~15)mg/kg/d加入5%~10%葡萄溶液中,每日一次静滴;并辅以退热,止吐处理。

  2 结果

  两组疗效在退热时间、呕吐及腹泻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

  3 讨论

  秋季腹泻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轮状病毒是目前公认的秋季腹泻病的致病原因。注射用炎琥宁是从天然植物穿心莲叶提取穿心莲内酯,用人工合成得到的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脂(N、A、S)所制成的钾、钠盐。具有高度生物活性,使给药途径更直接,药理作用最直接,不良反应更小的解热消炎抗病毒的无菌冻干粉针剂。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该药具有明显抗菌、抗病毒的双重作用,具有退热快,炎性病灶吸收快,能明显抑制内毒素所致的发热,增加肾上腺皮质功能,提高机体对感染的应激能力。对治疗轮状病毒所致的秋季腹泻疗效较满意,炎琥宁治疗秋季腹泻,在解除临床症状及缩短病程方面明显优于病毒唑,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除不能与维生素B、维生素C配伍外,可与青霉素、头孢菌素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配伍静滴。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