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儿科学》

637例儿童意外伤害原因分析及预防探讨

发表时间:2010-11-26  浏览次数:418次

  作者:羊建华,唐元萍 作者单位: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儿科,广西 柳州 545005

  【摘要】目的 了解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病特点,探讨预防对策。方法 分析637例儿童意外伤害住院病例伤害原因构成、性别、年龄分布特点。结果 跌落、车祸、烧烫伤为前三位发病原因。跌落、车祸伤多见于4~14岁儿童,烧烫伤多见于1~3岁儿童。结论 应根据各类伤害的发病特点,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以减少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

  【关键词】 事故 儿童 事故预防

  由于医学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往对儿童危害极大的一些疾病得到有效地控制,而意外伤害对儿童健康的危害则日益明显,已成为儿童期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1]。为了解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病特点,以便为预防提供依据,现对我院2005~2006年收住院的637例儿童意外伤害病例进行分析,并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为2005年1月1日~2006年12月31日我院收住院的0~14岁意外伤害病例637例(包括外科、耳鼻喉科、眼科、儿科)。

  1.2 方法 意外伤害按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进行分类,以出院诊断为最终临床诊断。

  2 结果

  637例儿童意外伤害中,男422例(66.25%),女215例(33.75%),男女之比为1.96∶1。男孩明显多于女孩,与吕华等报道的基本相同[2]。从表1中可以看出,伤害类型中发病首位的是跌落,占33.28%,其次是车祸,占29.20%,第三位是烧烫伤,占21.82%。跌落、车祸多发生于4~14岁,烧烫伤多发生于1~3岁。中毒、异物、溺水所占的比例较低,其他伤害为爆炸伤、刀伤、压伤、动物致伤、电击,发病年龄见于4~14岁,男孩多于女孩。637例病例中死亡5例,2例为跌落,2例为车祸,1例为烧烫伤。

  3 讨论

  3.1 跌落是本组儿童意外伤害的首位发病原因,以4岁以上儿童多见,男孩多于女孩。此阶段儿童喜欢追逐打斗,喜欢攀爬、好奇心强,尤其现在城市楼房较多,阳台、楼梯、窗户常缺少保护装置,极易造成儿童意外坠落。本组跌落地点婴儿多从床上或沙发上,其他则多从楼梯、阳台、树上或山坡上掉下。跌落的预防首先要加强对婴幼儿的看护,对大一些的儿童还应进行安全教育,教育他们不要到危险的高处玩耍、攀爬。对可能出现意外的阳台、窗户等地方要安装护栏。表1 637例意外伤害患儿伤害原因、年龄、性别分布

  3.2 车祸居本组意外伤害的第二位。发生时间在上下班车辆高峰时段多见,车型多为摩托车和汽车。年龄以4~14岁较多,该年龄段儿童自我保护能力及应变能力较差,常喜欢横冲马路及在公路上玩耍,加上近年来城市机动车辆增加过快,而道路建设滞后,造成道路拥挤,部分驾驶员交通安全意识不强,因此极易发生交通事故。预防应加强对儿童的交通安全常识教育,教育儿童不要在马路上玩耍,过马路要走斑马线,不要和机动车抢道。交管部门应加强对机动车驾驶员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在车流量大的一些道路应建设过街天桥或地道,以减少儿童横过马路时的危险。

  3.3 本组烧烫伤多发生在1~3岁儿童。此年龄段儿童动作常不协调,缺乏危险识别能力,因此极易撞翻开水瓶、热汤、火炉造成烧烫伤。本组儿童烧烫伤多因热水、开水或热食物造成,尤以外来人员家庭患儿多见。预防方面主要加强对儿童的监护及加强防范,减少发生烧烫伤的危险因素,如洗澡时先加冷水后加热水,火炉应加围栏,开水、热食物等要妥善放置。

  3.4 中毒、异物、溺水占本组意外伤害的比例较低,中毒和溺水主要是由于家长照管不周导致患儿误服药品、农药或掉入水池、水桶、粪池所致。本组异物则多为气管异物和食管异物,约占90%。气管异物的发生主要为进食花生、瓜子不慎误吸入气管所致,而食管异物则多为误吞塑料、金属玩具片或硬币造成。另有4例因使用燃气热水器不当造成一氧化碳中毒。上述伤害的发生,提示家长要妥善保管好药物、农药及有毒物品,儿童进食时要保持安静、专心,不要边吃边玩,要加强对儿童的监护和安全常识教育,告诉他们不要到危险的水池、水塘边玩耍,不要将物品放入口中,使用燃气热水器一定要按操作规程使用。

  3.5 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突然,一些严重的意外伤害常给儿童和家庭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据文献报道[3],意外伤害已成为我国0~14岁儿童死亡的首位原因。为使儿童能安全健康成长,积极预防儿童意外伤害尤为重要。本组儿童意外伤害病例中,不少是由于家长疏忽大意或缺乏预防知识造成的。因而,积极推行健康教育,将意外伤害的预防知识传授给大众,让广大家长、儿童认识危险性,增强防范意识,自觉防范意外伤害,发生率才会明显降低。

  【参考文献】

  [1] 丁宗一.大力开展儿童意外损伤的监测与干预[J].中华儿科杂志,1999,37(1):653-654.

  [2] 吕华,徐红贞.496例小儿意外伤害因素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02,14(8):14-15.

  [3] 苏渊.儿童期意外伤害[J].临床儿科杂志,2003,21(3):186.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