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儿科学》

阴囊肉膜应用于尿道下裂一期手术

发表时间:2010-10-28  浏览次数:420次

  作者:徐迪, 高晓芸, 何少华, 李立帜, 许辉煌 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 省立临床学院小儿外科,福州 350001

  【关键词】 阴囊; 尿瘘; 尿道下裂

  通过公认、易行的术式提高尿道下裂的一期手术成功率,是泌尿外科及小儿外科医师的努力方向。在此,笔者介绍一种术式,并对其效果进行探讨。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0-2006年共收治先天性尿道下裂患儿480例,年龄(67.5±34.6)月(8月~13岁)。其中阴茎型288例,阴茎阴囊型112例,阴囊型68例,会阴型12例,年龄(62.8±38.6)月(6月~14岁)。随机分2组:(1)A组180例,应用改良Duckett术,其中阴茎型126例,阴茎阴囊型38例,阴囊型12例,会阴型4例;(2)B组300例,应用改良Duckett加带蒂阴囊肉膜覆盖新尿道术,其中阴茎型5例,阴茎阴囊型2例,阴囊型2例,会阴型2例,年龄(60.4±36.4)月(6月~14岁)。

  1.2 手术方法 改良Duckett术手术要点:带蒂岛状皮瓣血管蒂游离至阴茎根部,新尿道两端间断缝合2针后连续全层缝合,隔1 cm打结。缝合间距0.2 cm,边距0.1 cm。新成形尿道与近端尿道口斜形缝合,近端尿道口斜面与阴茎体夹角约45 °,自白膜侧开始每连续缝合3针后打结,完成缝合。血管蒂筋膜与白膜连续缝合为第一层覆盖,白膜缝合处为阴茎腹侧中线旁开0.6~1.0 cm。在应用改良Duckett术完成新尿道第一层覆盖后,自尿道口向阴囊底剪开纵隔皮肤,向两侧分离皮下,分离带蒂阴囊纵隔肉膜,宽1~1.2 cm,长度以新尿道为准,向前、无张力做第二层覆盖。而后按改良Duckett术完成手术[2]。其中A组中13例和B组中4例患儿术后1周左右出现小瘘管,用1/5 000高锰酸钾局部浸泡,每日3次,每次5 min。浸泡后保持局部干燥。经上述方法处理,出院时瘘口愈合。

  1.3 结果 术后随访1年,效果满意者162例,均正位开口排尿,切口无感染,术后7~10 d出院;较满意者11例,局部感染,尿道外口狭窄,行尿道扩张后,排尿通畅;不满意者7例,发生尿瘘,为阴囊型,一期手术成功率为90%。应用改良Duckett加带蒂阴囊肉膜覆盖新尿道术后,效果满意者285例,均正位开口排尿,切口无感染,术后7~10 d出院;较满意者9例,局部感染,尿道外口狭窄,行尿道扩张后排尿通畅;不满意者6例,发生尿瘘。一期手术成功率为95%。2组比较采用χ2检验,χ2=6.29,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2 讨 论

  有学者认为新尿道表面的覆盖有利于降低尿瘘发生率,而部分学者反对新尿道表面的覆盖,认为增加龟头瓣缝合张力会增加龟头裂开的危险;但多数学者认为龟头裂开是少见的并发症,新尿道表面覆盖筋膜瓣使尿瘘发生率降至1.6%~4.7%[1]。

  尿瘘如何通过尿道表面覆盖瓣形成机制不清,尿瘘通道上能发现尿道表面覆盖瓣一个小穿孔,穿孔可能在分离皮瓣时损伤、过度分离至局部缺血性损伤或感染,双层覆盖优点在于第一层覆盖物有问题时,第二层可起到双保险作用。阴囊纵隔皮瓣曾因其一期手术成功率高,方法简单,一度被广泛应用于临床[2],但因为后期有毛发生长且外观较臃肿,近来大多数情况下已不用此方式。据文献报道,阴囊纵隔肉膜血供由阴囊前、后动脉支配,两者间有大小不同的交通支;纵隔肉膜虽含有平滑肌致密结缔组织和弹力纤维,随温度变化而舒缩,据术后观察,对所成形的尿道无影响[3]。通过改良Duckett术的应用,笔者体会确保新尿道有良好血供的同时,其表面有良好血供组织的覆盖,能更好的保证新尿道的生长,减少并发症发生。带蒂阴囊纵隔肉膜取材简单易行,又不引起外观臃肿[4]。

  根据以上特性,笔者取带蒂阴囊纵隔肉膜做为新尿道第二层覆盖组织,取得良好效果。对部分出现尿瘘的患儿,通过高锰酸钾局部浸泡等方式,让小瘘管管壁出现新鲜的肉芽创面,在瘘管上皮化前粘连,从而避免了瘘管的形成,笔者认为这与新尿道表面有丰富血供的阴囊纵隔肉膜是密不可分的[5]。通过应用改良Duckett加带蒂阴囊肉膜覆盖新尿道术,进一步提高尿道下裂一期手术成功率,不乏为一种较好的手术方式。

  【参考文献】

  [1] 薛文勇,瞿长宝,王晓路,等.睾丸鞘膜瓣在尿道修复中的作用[J].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07,23(1):46.

  [2] 徐 迪,贺晓伟,高晓芸,等. 改良Duckett术治疗小儿尿道下裂52例报道[J].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03,24(3):133.

  [3] 徐 迪,贺晓伟,高晓芸,等. 先天性尿道下裂术后尿瘘防治的探讨[J].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2004,24(3):229230.

  [4] 孙 博,原 林,杨 波,等. 阴囊隔血管蒂皮瓣的应用解剖学[J]. 临床应用解剖学杂志, 1984,14(2):234236.

  [5] 蔡伟忠,许恩赐,郑 松,等. 带蒂阴囊中隔皮瓣一期修复尿道下裂46例报告[J].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