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儿科学》

微生态制剂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病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10-10-21  浏览次数:413次

  作者:徐为民 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附属医院小儿神经康复中心,合肥230032

  【摘要】 目的:比较多联益生菌与单一益生菌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小儿感染性腹泻病419例随机分为3组:双歧四联活菌治疗组(A组)146例给予双歧四联活菌片500mg 口服,tid;双歧三联活菌治疗组(B组)153例给予双歧三联活菌片500mg口服,tid;乳酸菌对照组(对照组)120例给予乳酸菌素片400mg口服,tid,疗程均为3d。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92.47%,B组为91.50%,对照组为80.8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19例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双歧四联活菌、双歧三联活菌和乳酸菌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病均安全有效,且多联益生菌比单一益生菌疗效更高。

  【关键词】 感染性腹泻 微生态制剂 乳酸菌 儿童

  微生态制剂近年来在治疗小儿腹泻病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自2002年元月,我科用口服微生态制剂双歧四联活菌(婴儿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链球菌和蜡样芽孢杆菌)、双歧三联活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肠球道)和乳酸菌素片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病419例获得满意的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感染性腹泻病患儿419例,男286例,女133例;年龄6个月~7岁,其中6个月~2岁305例,3~7岁114例;病程3天~3个月,平均15天;腹泻次数均>5次/天。419例均行大便常规镜检,其中大便常规阴性290例,大便可见白细胞,隐血试验阳性129例。迁延性和慢性腹泻病患儿55例行大便培养和药敏试验,其中蜡样芽孢杆菌1例,酵母样真菌2例,革蓝氏阳性球菌优势生长2例,志贺氏菌2例(对诺氟沙星、复方新诺明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对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敏感),铜绿假单胞菌1例(对头孢他啶、阿米卡星敏感)。患儿随机分为3组,双歧四联活菌治疗组(A组)146例、双歧三联活菌治疗组(B组)153例和乳酸菌对照组(对照组),A组中伴发热75例,腹痛15例,腹胀39例,呕吐16例,皮疹9例;B组中伴发热73例,腹痛14例,腹胀43例,呕吐14例,皮疹8例;对照组中伴发热59例,腹痛13例,腹胀32例,呕吐12例,皮疹7例。各组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A组给予双歧四联活菌片500mg 口服,tid;B组给予双歧三联活菌片500mg口服,tid;对照组给予乳酸菌素片400mg口服,tid,疗程均为3天。3组均予ORS口服补液或静脉补液、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及调整饮食等对症治疗。观察每日大便次数、颜色、性状、呕吐、腹膨、腹胀、腹痛及不良反应。

  1.3 疗效标准 按照方鹤松等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的标准[1]。显效:治疗72h内粪便次数减至3次/天或以下,形状恢复正常,全身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治疗72h内粪便次数减至4次/天或以下,形状好转,水分明显减少,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治疗72h仍无明显好转,甚至病情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5 结果 419例有效372例(88.78%),无效47例(11.22%);A组146例中有效135例(92.46%),无效11例(7.53%);B组153例中有效140例(91.50%),无效13例(8.50%);对照组120例中有效97例(80.83%),无效23例(19.17%)。3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40,P<0.01);A、B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4,P>0.05);A、B组与乳酸菌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994,P<0.01;χ2=6.688,P<0.05)。3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

  2 讨 论

  小儿腹泻病为儿科常见病,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腹泻病因多样,以感染为主。急性腹泻病中70%由非细菌感染因素引起[2]。腹泻病的治疗原则包括[1]:(1)要继续适宜饮食;(2)大力推广口服补液,控制过多的静脉输液;(3)要合理用药,避免滥用抗生素。

  益生菌通过改变肠内菌群组成,从而改变其代谢活性;可能对肠黏膜屏障功能和免疫应答有积极的作用[3],目前常用的益生菌为乳酸菌和双歧菌[4]。微生态制剂针对的是腹泻病造成的菌群紊乱:小儿腹泻时肠道微生态环境会发生严重紊乱,厌氧菌(主要是双歧杆菌)较正常儿童下降了1000倍。补充有益的活菌制剂对小儿腹泻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尤其需要补充的是双歧杆菌,因为它是肠道微生态环境里的主要菌种(约占95%),乳酸杆菌只占1%[5]。

  益生菌对于婴幼儿腹泻,特别是轮状病毒所致秋季腹泻有治疗作用,同时能改善乳糖不耐受所致的腹泻[6]。发生了菌群紊乱的慢性迁延性腹泻患者极其需要微生态活菌制剂[5]。近年来研制了多联益生菌制剂,如双歧四联活菌片,其成分为婴儿双歧杆菌、嗜乳酸杆菌、粪链球菌和腊样芽孢杆菌,改变了传统益生菌制剂单一成分(乳酸菌)。给药后能补充人体肠道正常生理性细菌,并在肠道内定植、增殖,形成一层有保护作用的生物屏障;肠道微生态菌群发酵糖可产生大量醋酸和乳酸,同时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能产生一些活性抗菌物质(如乳酸杆菌肽、乳酸链球菌肽和双歧杆菌肽等),形成有广泛抗菌作用的化学屏障;双歧杆菌等尚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大量抗体,尤其是SIgA及细胞因子,形成免疫屏障。另外,腊样芽孢杆菌进入肠道后,通过消耗氧气降低肠道内的氧化还原趋势,促进双歧杆菌等厌氧菌的生长,从而恢复体内微生态平衡。本研究采用微生态调节剂进行综合治疗,有效率为88.78%。

  目前微生态调节剂在益生菌合理联用、共生共济的前提下向多联方向发展,本次研究显示3~4联用益生菌制剂较单一益生菌制剂疗效更好,但3联和4联益生菌制剂差别不大。

  【参考文献】

  [1] 方鹤松,魏承毓,段恕诚,等.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6):381-384.

  [2] 李培远. 微生态制品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0,22(3):479-480.

  [3] Lawrence W. Feeding the normal infant, child and adolescen[J]. Medicine,2003,31(4):38-40.

  [4] Tuohy KM, Probert HM, Smejkal C, et al. Using probiotics and rebiotics to improve gut health[J]. Drug Discov Today, 2003, 8(15): 692-700.

  [5] 董宗祈,方鹤松. 04中国腹泻病高峰会暨儿童腹泻国际研讨会会议纪要[J].临床儿科杂志,2004,22(6):414-415.

  [6] Marteau P, Boutron-Ruault MC. Nutritional advantages of probiotics and prebiotics[J]. Brit J Nutr, 2002, 87(suppl 2):153-157.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