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儿科学》

婴幼儿支原体肺炎108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0-09-07  浏览次数:407次

  作者:张素平 作者单位:高平市人民医院(048400)

  【摘要】 目的:婴幼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确诊为MP感染的婴幼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婴幼儿支原体肺炎以发热、肺部表现为主,其中表现为喘息者38例,有肺外症状者52例。结论:婴幼儿支原体肺炎起病急、变化快,病情重,肺外表现多见,应引起临床重视。

  【关键词】 支原体 婴幼儿 治疗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ue,MP)感染是学龄期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因之一,近年来婴幼儿支原体肺炎感染的病例增多,对我院2006年2月~2007年12月住院的108例婴幼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6年2月~2007年12月住院的下呼吸道感染血清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的患儿108例,均符合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标准[1]。男63例,女45例,男女比例为1.4∶1,年龄4个月至2岁10个月,平均2.1岁。

  1.2 实验室检查

  108例血清特异性MP-IgM抗体均阳性,其中滴度1∶40共20例(19%),1∶80为36例(31%),1∶160为23例(20%),1∶320为12例(11%),1∶640为8例(8%),1∶1 280为7例(7%)。外周血白细胞低于4.0×109/L 25例(23%),4.0×109/L~10.0×109/L 61例(57%),超过10.0×109/L 22例(20%)。血沉升高58例(54%)。

  1.3 胸部X线摄片

  双肺纹理增粗或点状阴影78例(72%),斑片状阴影19例(18%),大片状高密度阴影11例(10%)。

  1.4 临床表现

  87例(81%)急性起病,起病至就诊时间平均3.5 d,发热94例(87%),热型不规则,多为不规则发热或驰张热,发热时间最短持续4 d,平均7.7 d。所有患儿均有阵发性咳嗽,刺激性咳嗽29例(27%)、白色粘痰76例(70%),咳嗽伴喘息及呼吸困难52例(48%)。肺部听诊可闻及中、细水泡音44例(41%),喘鸣音52例(48%),肺部呼吸音粗或有痰鸣音12例(11%)。

  1.5 肺外症状

  发生肺外症状52例(48%),其中累及心血管系统28例,表现为心率增快(除外发热所致),平均166次/min,心音低钝,肝脏短期内增大,于右肋下2.5 cm~3.5 cm处扪及,质软边钝,18例做心肌酶检测示心肌酶肌酸激酶、心肌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和(或)乳酸脱氢酶增高。5例表现为嗜睡、烦躁、精神萎靡、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19例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严重消化道症状。

  1.6 治疗及转归

  根据患儿病情轻重,分别给予吸氧、镇静、降温、解痉、平喘及抗感染等综合治疗,在病原学未确定之前,给予头孢哌酮钠或头孢噻肟钠治疗,病原学确定后一律用阿奇霉素10 mg/(kg·d)静脉滴注,连用3 d,停4 d,待病情控制、临床症状改善后改口服,疗程2周~3周。对肺外系统损害者给予相应的对症、支持治疗,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小于1周35例,1周~2周46例,大于2周17例,除5例在治疗1周后好转出院外,其余均治愈出院,住院时间6 d~18 d,平均12 d。

  2 讨论

  随着呼吸道感染病原学的变迁,资料报道目前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支原体肺炎越来越受重视,其发病率各地报道不一,一般认为发病率为20%,高发时可达30%,且多发生在5岁以上儿童,但近年来婴幼儿的发病率也日益增高,即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好发年龄呈提前趋势,这对于正确诊断和治疗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支原体肺炎一般起病缓慢,以咳嗽为主症,体征少,感染中毒症状、缺氧及呼吸困难均不明显,而婴幼儿支原体肺炎却表现为起病急,病程较长,症状体征较明显,容易发生重症支原体肺炎,即除呼吸系统受累外,其他系统也受累,且全身中毒症状明显[2]。本组有87例(81%)患儿起病急,52例(48%)伴有喘息及呼吸困难,这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婴幼儿支气管壁缺乏弹力组织,软骨柔弱,呼气时易被受压且管腔狭小,分泌物易堵塞造成气体滞留,引起喘息及呼吸困难。此外,曹兰芳等[3]报道支原体肺炎无论是初发或随访均与哮喘患儿一样,其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即支原体肺炎患儿常出现气道高反应性症状,如咳嗽、喘息,而且持续时间长,年龄越小越发生。

  肺炎支原体感染可伴发多系统、多器官损害,肺外表现的机制目前认为系免疫因素起主要作用。由于肺炎支原体抗体与人体心、肺、肝、脑、肾及平滑肌等多种组织存在部分共同抗原,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可产生相应组织的抗体,并形成免疫复合物,引起靶器官病变,从而出现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肺外表现。国内报道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脏器受累可高达50%[4]。本组有52例(48%)出现肺外症状,其中28例出现心肌受损及循环充血表现,5例出现神经系统症状,19例出现严重胃肠道症状。

  治疗上首选红霉素或阿奇霉素,疗程2周~3周,停药过早易复发。与红霉素相比,阿奇霉素具有更强的抑制蛋白质合成和穿透细胞膜的作用,半衰期长达70 h,而且婴幼儿对此耐受性强副作用较少。本文所观察病例均使用阿奇霉素,疗效满意。另外,由于本病治疗周期长,长期使用该类药物副作用大,故学者[5]主张对支原体肺炎施行序贯治疗,即在感染早期多表现为支原体血症而采用静脉给药,待临床表现有所缓解后改为口服同类抗生素,临床实践证明,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肯定。同时应把呼吸道感染和肺外并发症当作一整体疾病来看,除积极治疗肺部感染外,应针对不同并发症采用不同的对症处理方法。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江载芳主编.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04~205.

  [2] 王 慕主编.儿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78.

  [3] 曹兰芳,金燕梁,李 淋,等.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SICAM-I的测定及其意义.临床儿科杂志,1997,17(4):229.

  [4] 张晓波,王立波,张灵恩,等.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脏器受累56例临床分析.临床儿科杂志,2003,21(6):344~346.

  [5] 孙忠实,朱 珠,张志敏.大力提倡微生物药物的转换方法.中国药学杂志,1999,34(10):709.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