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儿科学》

温水浴辅助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0-08-10  浏览次数:446次

  作者:谭杰 刘秀梅 王素莉 李京联 作者单位:包头市第四医院,内蒙古包头 014030

  【摘要】 目的:通过分组护理新生儿硬肿症比较,探讨新生儿硬肿症尽快复温的方法。方法:在常规的保温箱复温的基础上,辅助温水浴补热方式,帮助患儿复温治疗。结果:温水浴辅助保温箱复温与常规保温箱复温比较,新生儿硬肿症患儿的体温恢复时间短,皮肤硬肿消退快。结论:温水浴辅助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疗效显著,简单易行,值得儿科护理推广。

  【关键词】 温水浴;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疗效

  新生儿硬肿症是新生儿皮下脂肪变硬与水肿的一种病理改变,它与寒冷、感染、缺氧有关。缺氧时,细胞处于低氧血症,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循环血量减少[1],使缺血的局部发生硬肿。新生儿硬肿易发生在早产儿,是新生儿期的危重急症,如病情不能尽早控制,可继发肺出血、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DIC及死亡,而复温疗效在新生儿硬肿症治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但常规复温法有时达不到预期理想的效果,为此,我院儿科尝试采用分组比较温水浴辅助保温箱复温和普通保温箱保温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院儿科2001年1月至2006年3月收治的新生儿硬肿症共98例,其中男48例,女50例,年龄6小时~5天,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患儿分成两组:观察组48例,男26例,女22例,年龄(3.3±1.1)d,体重(2.6±0.2)kg;对照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3.1±1.1)d,体重(2.4±0.3)kg。两组患儿复温前平均体温分别为(34.5±0.4)℃、(34.7±0.5)℃,皮肤硬肿面积分别为26%和25.8%,两组治疗前的男女比例、年龄、体重、平均体温及硬肿面积经统计学处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复温方法

  对照组用常规复温法:将患儿用加热棉襁褓宽松包裹,放入预热后的保温箱中,温箱温度从26℃开始每小时提高1℃,4~6h提高至30~32℃,使患儿在12~20h内皮温达到36℃。观察组用新改进的复温方法在常规保温箱复温前辅助温水浴补热,首先准备两具浴盆,将其中一浴盆倒入高于患儿体温3~4℃水5 000mL,将患儿赤裸抱入水中,左手将患儿头部托出水面,右手轻轻按摩患儿四肢及前胸后背,10min后水温有所降低时将患儿放入到新备好温水的另一浴盆,方法同上,两次时间共20~25min,按常规方法将患儿置入保温箱中。

  1.2.2 评价方法

  测量记录硬肿症患儿体温恢复至正常的时间、皮肤硬肿消退的时间。

  1.2.3 统计学方法

  所测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皮肤硬肿消退时间见表1、表2。表1 两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比较(略)表2 两组患儿硬肿消退时间比较(略)

  表1显示,经温水浴辅助治疗的患儿平均体温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2显示,经温水浴辅助治疗的观察组患儿平均硬肿消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引起新生儿硬肿症的至关重要的原因是寒冷损伤,寒冷可以使机体能量代谢发生变化,患儿的体温下降,全身循环障碍,组织缺氧酸中毒,甚至DIC和多脏器功能损害[2]。从低体温的病理生理改变已经表明低体温的程度及持续时间将决定着硬肿症的预后,故尽快复温以减少低体温状态对机体造成的损害,是治疗硬肿症的重要环节之一。一般硬肿症体温都在31~35℃[3],当环境温度在中性温度时,机体产热可以维持产热和散热的平衡,但当机体体温一直降至35℃以下时,机体就难于在体内产热来补充失热,如无外加热和减少失热则很难恢复正常体温,故给予外加热是必要的手段,复温的快慢对硬肿症患儿的治疗至关重要。从以上所得的结果看出用温水浴辅助保温箱复温,体温恢复时间、硬肿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单纯性常规保温箱复温治疗。分析其原因是由于新生儿体表面积大、皮下脂肪少、皮肤嫩薄,易于散热,当然也利于吸收热量。将患儿抱入高于自己体温3~4℃的水中时,除头露于水外,其余完全浸在水中,大量的热水可使患儿皮肤毛孔张开,促进血液循环,于是通过相对大的体表面积最大限度的将热带入了机体。在水中为硬肿症患儿按摩四肢及硬肿局部可增加表皮血流灌注量,有利于皮肤产热和硬肿的吸收,硬肿症患儿进入保温箱后由于其毛孔扩张,因而吸收保温箱热的能力也较未温水浴的硬肿症患儿强。因此,温水浴辅助治疗新生儿硬肿症有利于尽早恢复正常体温及硬肿的消退。

  【参考文献】

  [1]朱颖,赵喜风.新生儿休克32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6, 21 (9):676-677.

  [2]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78-979.

  [3]郭明玉.中国儿科专家经验文集[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4:73-74.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