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发表时间:2010-08-10 浏览次数:408次
作者:宁立华 作者单位:内蒙古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儿科,内蒙古包头 014010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FC)的复发因素。方法:对108例热性惊厥患儿进行资料统计。结果:108例热性惊厥患儿中有57例为复发患儿,复发率为52.8%。初发年龄<1.5岁者复发率为74.2%,初发体温<38.5℃者复发率为77.4%,有FC阳性家族史者复发率为68.9%,CFC者复发率为65.5%。结论:小儿热惊厥复发与初发年龄、体温、分型及家族史密切相关,对高危患儿应采取积极措施防止复发。
【关键词】 惊厥;发热;复发;因素
热性惊厥(FC)是小儿惊厥中最常见的一种,多数国家报道儿童期发病率为2%~5%。我国调查为3.9%。我科于2004-2005年对门诊和病房诊治的确诊热性惊厥患儿108例进行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FC诊断标准
FC分为单纯性(SFC)和复杂性(CFC)2种,SFC诊断参照1983年全国小儿神经学术会议专题讨论会关于高热惊厥诊断和治疗的建议[1]。CFC诊断标准至少具有下述一项表现者:起病年龄<6个月或>6岁;惊厥发作持续15 分钟以上;局限性发作;体温<38.5℃ 时出现惊厥;一次热病过程中惊厥发作1次以上[2]。
1.2一般资料
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我科住院及门诊诊治的FC患儿108例。其中男72例,女36例;发病年龄6个月~1.5岁42例、1.5~3岁69例、>3岁17例。初发年龄最小6个月、最大12岁;发作时体温<38.5℃者39例、≥38.5℃者69例。按FC分型标准:单纯型(SFC)53例,复杂型(CFC)55例。有FC阳性家族史者45例,无家族史者63例。
1.3对于复发患儿询问
其初发时的年龄、体温、分型及家族史[2]。
1.4统计学处理采用四格表χ2检验。
2结果
复发情况分析:108例热惊厥患儿中有57例为复发患儿,复发率为52.8%。由表1中FC复发的危险因素可知,初发年龄<1.5岁组的复发率较≥1.5岁组高(P<0.01);初发体温<38.5℃组的复发率较≥38.5℃组高(P<0.01);初发分型为复杂型组较单纯型组复发率高(P<0.01);有阳性家族史组较无家族史组的复发率高(P<0.01);而对男孩及女孩的复发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FC复发的危险因素(略)
3讨论
研究证明,多数FC患儿远期预后良好,但易复发。在FC患儿中约有30%~70%可能有复发,本组热惊厥患儿复发率为52.8%。Knudsen[3]、Fukuyarna等[4]研究表明FC的复发与发病年龄、体温、FC类型及惊厥家族史密切相关。据本文结果分析复发与以下因素有关:(1)初发年龄越小,神经系统的发育越不完善,缺氧造成脑损伤的程度越重,复发率越高;但低于6月的新生儿和小婴儿未见有FC。有实验证明,新生动物脑的抑制性活动更占优势,因而对惊厥的敏感性不如幼年动物高,说明FC 在脑发育极不成熟的新生儿和6个月幼婴很少发生[5] ;此外,这种年龄特征还可能与6个月后婴儿来自母体的免疫抗体逐渐消失,而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易患感染性疾病,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有关,故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对预防FC很重要[6]。本组初发年龄6个月~1.5岁患儿的复发率为74.2%,高于初发年龄≥1.5岁组。(2)初发体温越低者越易复发。本组初发体温低于38.5℃者复发率为77.4%,高于体温≥38.5℃组的42.9%。(3)初发分型为复杂型者复发率高于单纯型者,本组初发分型为复杂型组复发率为65.5%高于初发分型为单纯型组的39.6%。(4)热惊厥家族史阳性的复发率高于无家族史者,本组有家族史者复发率为68.9%高于无家族史组的41.3%,考虑这一现象与遗传基因有关,应进一步研究随访。以上分析结果与前述两位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李瑞林等[5]认为影响再发的危险因素有:(1) 首发年龄小于12个月;(2)首次发作为复杂型FC;(3) 有家族性癫痫史和FC病史。在本文中,复发与性别无关。因此我们认为,对于初发年龄<1.5岁、体温<38.5℃、复杂型热性惊厥且有FC阳性家族史的患儿为复发的高危患儿。在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健康教育,使家长对FC有正确的认识,保护儿童、增强体质,尽量避免反复呼吸道感染;一旦发热即采取积极降温措施,学会简单的急救止惊处理,必要时间隙短程应用抗惊厥药物,避免多次复发造成脑损伤。
【参考文献】
[1] 中华儿科杂志编委会.关于高热惊厥诊断和治疗的建议[J].中华儿科杂志,1984,22(2):101-102.
[2] 刘智胜,林庆.热性惊厥患儿预后的远期随访观察[J].中华儿科杂志,1993,31(4):210-211.
[3] Knudsen FU.Febrile seizures-treatment and outcome[J].Brain Dev,1996,18(6):438-449.
[4] Fukuyama Y,Seki T,Ohtsuka C.Practical guidelines for physicians in themanagementoffebrileseizures[J].Brain Dev,1996,18(6):479-484.
[5] 李瑞林,郭亚东,周戬平.热性惊厥的新进展[J].临床儿科杂志,2002,20(4):245-246.
[6] 张丽娟.小儿热性惊厥60例临床分析[J].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5, 8(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