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儿科学》

喘息型肺炎患儿诱导痰涂片细胞分类计数改变特征

发表时间:2010-08-03  浏览次数:338次

  作者:刘振奎 贾文翠 魏阿平 魏建和 石蔚 张振明 张斌 作者单位: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儿科,河北 张家口 075000

  【摘要】 目的:探讨喘息型肺炎患儿诱导痰中细胞分类计数变化特点。方法:对56例喘息型肺炎患儿应用4%高渗盐水超声雾化吸入,诱导痰液,对痰液进行细胞学分类计数,取正常健康儿童诱导痰液标本为正常对照。结果:56例病例诊断为细菌所致者27例,病毒所致者29例;细菌性病例痰液细胞总数(86±23)×106/L,其中中性粒细胞(73±25)×106/L,淋巴细胞(083±024)×106/L;病毒性病例细胞总数(55±21)×106/L,其中中性粒细胞(21±04)×106/L,淋巴细胞(34±035)×106/L,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而组间嗜酸细胞计数差异无显著性;细菌感染组痰液细胞以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病毒感染组以淋巴细胞升高为主(P<001)。结论:诱导痰检查有助于临床对喘息型肺炎病原的判断。

  【关键词】 喘息型肺炎;诱导痰;儿童

  痰液诱导检查是20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展起来的一项检查方法[1,2],其在检查中的安全性和可重复性已在较多的气道过敏性炎症性疾病中所证实。近几年其在下呼吸道炎症诊治中的应用也日益受到重视。我们对喘息型肺炎患儿进行痰液诱导,检测痰液中炎性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情况,以评价痰液诱导方法在喘息型肺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510~20072月本科收治的喘息型肺炎患儿56例,男30例,女26例;年龄4~10岁,平均(55±24)岁;均有发热、咳嗽、明显喘息、气急症状;根据血常规、C反应蛋白、痰培养、衣原体和支原体抗体检测诊断细菌所致者27例、病毒所致者29例。另选正常健康儿童30例为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5~11(67±28)岁。

  12 方法

  121 痰液诱导 受试者事前均先以生理盐水漱口,面罩式超声雾化器间歇吸入4%盐水3min和5min,每次间隔5min,吸入后鼓励受试者吐痰于无菌容器内。

  122 总细胞计数、分类 吸管吸取痰液500μL,加10%二硫苏糖醇(DDT)3mL溶解痰液,震荡器上震荡10min,随后加等量15%冰醋酸,混匀后于血细胞计数板上作总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以每低倍镜视野白细胞>50、上皮细胞<25为合格标本,计数200个细胞中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上皮细胞、嗜酸细胞个数。

  2 结果

  表1 喘息型肺炎患儿与健康对照组诱导痰液细胞计数与分类比较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3 讨论

  高渗盐水雾化吸入诱导痰液的方法是Bickerman于1958年最早提出的,诱导痰脱落细胞病理检查的应用提高了肺部肿瘤的诊断率,之后人们又发现诱导痰细菌涂片或培养可以提高肺结核的诊断率[3]。1986年该方法成功地应用于艾滋病患者肺炎的诊断[4],1992年Pin等[5]首次将诱导痰方法用于哮喘研究,并率先引入痰涂片细胞分类计数方法,扩大了痰涂片分析应用范围。近十余年来,诱导痰处理液中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白介素、前列腺素、组胺等测定技术已应用于哮喘的科学研究。诱导痰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推测可能的机制有:①渗透盐效应增加水分进入气道;②使黏液变稀,黏液层容易被纤毛带走,从而增加黏液清除率[6];③促使黏液腺体分泌而促进气道表面黏液的排出;④引起反射性咳嗽。文献中用于诱导痰的盐水浓度从051mmol/L(3%)开始,在诱导过程中逐渐增加至068mmol/L(4%)或085mmol/L(5%)。本研究中我们用4%的高渗盐水进行诱导痰液,结果显示:与正常健康儿童相比,细菌感染所致喘息型肺炎患儿痰液细胞总数明显升高,且以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此结果与国内孙标龙等[7]研究结果相一致;而病毒感染所致患儿痰液细胞总数也升高,但以淋巴细胞升高为主,且细胞总数升高幅度不如细菌性病例明显。二组病例上皮细胞也升高,可能与炎症致呼吸系统上皮损伤有关。喘息型肺炎病例与对照组相比,嗜酸细胞计数虽有不同程度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诱导痰涂片中细胞总数、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对于判定下呼吸道感染病原有重要参考意义,且诱导痰涂片方法具有操作简易、无创、安全、经济、结果客观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叶丽红,尚晓云.诱导痰分析在小儿哮喘的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2002,29(2):111封四

  2 刘羽华,董竞成.诱导痰技术及其在评价气道炎症中的应用[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4,27(5):336339

  3 Conde MB,SoaresSL,Mello FC,et al.Comparison of sputum induction with fiberoptic bronchoscopy in the diagnosis of tuberculosis:experience at an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reference center in Riode Janeiro,Brazil[J].Am Respir Crit Care Med,2000,162(6):22382240

  4 Pitchnik AE,Ganjei P,Torres A,et al.Sputum examination for the diagnosis of 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 in the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J].Am Rev Respir Dis,1986,133(2):226229

  5 Pin I,Gibson PG,Kolendowicz R,et al.Use of induced sputum cell counts to investigate airway inflammation in asthma[J].Thorax,1992,47(1):2529

  6 姚欣,殷铁生.吸入4%高渗盐水诱导痰液在哮喘中的应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9,19(3):198199

  7 孙标龙,邵洁.痰液诱导在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研究中的应用和临床意义[J].临床儿科杂志,2003,21(11):710712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