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儿科学》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72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0-07-08  浏览次数:414次

  作者:陈尚明, 黄海英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儿内科,南通226001)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IM )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72例IM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 6岁的儿童发病率较高, 占79.1%; 临床症状多样化, 无特异性, 除富含淋巴组织的肝、脾、浅表淋巴结肿大、咽峡炎外, 其他多器官也可受累, 多数患者多脏器损害。结论: (1)对淋巴结、肝、脾无明原因肿大且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升高者, 需行白细胞分类, 特别是异型淋巴细胞检测, 早诊断, 早治疗是提高临床治愈率的关键;(2)肝功能受累及血液系统改变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应加强监测。

  【关键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儿童;异型淋巴细胞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IM)、主要是由EBV感染引起的单核-巨噬系统急性增多性儿童感染性疾病,多见于学龄期儿童,病变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临床表现多样,其也可由支原体(MP)、巨细胞病毒(CMV)等混合感染[1],为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治疗,现将我院2005年5月~2008年5月收集的72例具有此病特征的病例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诊断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患儿72例,其中男48例,女24例,男∶女为2∶1,年龄2个月~13岁,其中0~1岁8例(11.1%),1~2岁30例(41.7%),3~5岁27例(37.5%),6~12岁5例(6.9%),>12岁1例(1.4%),均符合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征的诊断标准[1]。

  1.2 临床特征 发热67例(93.0%),咽峡炎或扁桃体可见明显膜状渗出物65例(90.3%),颈部一侧或双侧淋巴结肿大50例(69.4%),肝脏肿大22例(30.6%),脾脏肿大28例(38.9%),眼睑水肿23例(31.9%),皮疹14例(19.4%)。

  1.3 并发症 72例中发病率51.3%,患儿出现并发症的可累及各个系统,其中呼吸系统(肺炎,胸膜炎,胸腔积液)29例(40.3%),消化系统(腹泻,肠炎)24例(33.3%),循环系统(心肌炎,心肌损害,心律失常)15例(20.8%),血液系统(贫血,血小板减少)36例(50.0%),神经系统(病毒性脑炎)6例(8.3%),肝功能损害(AST,ALT增高)36例(50.0%)。

  1.4 实验室检查 EBV-IgM(+)的患儿有68例,EBV,MP混合感染的2例,CMV,EBV混合感染的2例。嗜异凝集试验阳性15例(20.8%),<10% 3例(4.2%),10%~20%有40例(55.6%),>20%有29例(40.3%),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最高达75%,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异淋在不同病程的变化见表1,不同年龄组血红蛋白及血小板的变化见表2,患儿间隔1周后复查发现EBV感染后异淋在发病第3天出现渐增多,第2~3周后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持续6周左右。

  1.5 治疗及转归 所有患者经过阿昔洛韦抗病毒治疗,15 mg/(kg·d),疗程2~3周,有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使用更昔洛韦治疗5 mg/(kg·d),有支原体感染的加用红霉素,有脑水肿的脱水降颅压并积极退热注意肝功能保护,出院时68例患者治愈,4例好转,1年后有1例随访转化为噬血细胞综合征,另1例转化为朗格罕氏组织细胞增生症。

  2 讨 论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常见的急性传染病,其症状体征变化多端,好发年龄以学龄期儿童为主,其中男性比例稍高于女性,其临床表现有发热,咽峡炎,浅表淋巴结肿大,外周血淋巴细胞增多并有异形淋巴细胞。典型病例临床诊断并不困难,其发病机制可能为EB病毒主要侵犯B淋巴细胞,引起B淋巴细胞的抗原性发生改变,继而导致T细胞活化形成细胞毒性T细胞,以清除被感染的B淋巴细胞。

  EB病毒侵犯全身淋巴器官和组织,尤以网状内皮系统为主,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包括肝脏,脾脏和淋巴结肿大,但临床体征往往不典型,早期易造成误诊,本组病例中有32.2%的患者出现眼睑浮肿,有时为首发症状,考虑与淋巴回流受阻有关[2],因此在临床工作中需提高眼睑浮肿的诊断参考价值。

  本组患儿有部分患者早期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小于10%,原因可能是病程较短,其次可能是对此病认识不够,未能及时复查,异型淋巴细胞一般在病程的3~4天出现,1周后达到高峰,持续2周,以后逐渐下降,因此不能仅依靠1次异型淋巴细胞<10%就轻易的否定此病的诊断,需要多次复查及依据临床作出正确的诊断,嗜异凝集试验阳性率较低,避免误诊和漏诊。

  本组病例中,发现肝功能的损害有较大,比例,其中表现为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的升高主要以谷丙转氨酶为主,其主要机制是由EBV感染后引起单核巨噬系统增生,造成肝内肝内单核细胞浸润,肝损害好发于病程的1~2周,病原学方面除EB病毒外,发现有其他病原体如MP,CMV,CVB混合感染,其在临床表现方面与EB感染的有相似,但发现其引起的并发症方面及预后有较大差异,如MP感染常有肺炎,CVB感染中均有肝功能损害,且恢复时间较长,预后较差。另血液系统也是较常累及的系统,其主要表现为贫血,血小板减少临床症状常较轻,随着病情的恢复,血液系统改变亦很快好转。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报道称预后较好,本组病例中68例患者均痊愈,4例患者好转,其中主要是肝功能恢复较慢,但通过长期随访发现有1例患者转化为噬血细胞综合征,1例转化为朗格罕氏组织细胞增生症。均由EB病毒感染所致,提示EBV感染与人类许多疾病关系相密切[3]。

  由上面的病例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认识:(1)提高眼睑浮肿对本病的诊断价值,避免误诊;(2)正确认识异型淋巴细胞的诊断意义;(3)加强对病原学方面的检查,因为不同的病原对预后有着较大的差异;(4)加强对肝功能的检测及随访因本病的肝功能损害有较大的可能,显恢复较慢;(5)需加强对本病的长期随访,因为此病具有向恶性肿瘤转化的危险。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 江载芳, 主编. 诸福堂实用儿科学[M]. 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821-822.

  [2] 王晓莉.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征及相关疾病临床特点分析[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6,9(9):696-670.

  [3] 李中跃, 楼金, 陈金. 儿童EB病毒感染首发症状及相关疾病谱分析[J]. 中华儿科杂志, 2004,24(1):20-22.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