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例早产儿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0-07-09 浏览次数:420次
作者:龙娜, 姚丽艳, 刘新萍 作者单位: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妇产医院产二科; 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 乌鲁木齐市建工医院内一科, 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关键词】 早产 妊娠
早产是指妊娠28周至不满37足周(196~258 d)间分娩者。在国内,早产占分娩总数的5%~15%[1],约有75%以上围生儿死亡与早产有关。在西方发达国家早产儿死亡率为 5.0/ 1000~9.0/ 1000[2] ,而发展中国家则更高,国内报道为 12.7 %~20.8 %[1]。导致早产的原因很多,目前,有关早产病因和预防的研究已取得了新的进展,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06年8月收治的100例早产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早产分娩产妇100例作为早产组,年龄19~40岁,平均(27.88±4.65)岁,其中初产妇56例,经产妇44例,双胎5例,单胎95例。随机选取同期足月产妇100例作为对照组,年龄19~40岁,平均(27.63±4.46)岁,其中初产妇64例,经产妇36例,双胎3例,单胎97例。2组的年龄,单、双胎及经、初产妇等一般资料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胎儿畸形妊娠分娩者不列入早产统计学分析范围。
1.2方法对2组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2组早产因素的发生率、流产次数及围生儿一般情况进行比较。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2组产妇早产因素的发生率及流产次数的比较早产组、对照组胎膜早破、产前出血发生率分别为48%、10%,17%、5%,早产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余早产因素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早产组流产0次、1~2次、3次以上分别为39例(39%)、48例(48%)、13例(13%),对照组分别为49例(49%)、49例(49%)、2例(2%),早产组流产3次以上者明显高于对照组(χ2=7.21,P<0.05)。
表12组产妇早产因素发生率的比较(略)
2.22组围生儿一般情况比较早产组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分别为49例(49%)、45例(45%)、19例(1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5%、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4.56、20.28、17.54, P<0.05)。
3讨论
3.1早产发生的危险因素早产的病因尚未明确,目前认为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本组资料显示,早产组胎膜早破、产前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占90%,在对照组中只占41%。因此,提高对早产危险因素的认识,对预测早产的发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3.1.1胎膜早破胎膜早破被认为是早产的主要原因,胡平成等[3]研究认为,在早产高危孕妇中,有40%由于胎膜早破而引发,其OR值为8.01,本组资料显示,早产组胎膜早破占4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当胎膜破裂后宫腔内压力降低,体积缩小,导致早产,其早产的发生率较未破膜者高2~5倍[4]。因此,预防胎膜早破可防止早产发生。众多学者认为胎膜早破与生殖道上行性感染有关,对孕前期及分娩前生殖道感染的筛查和及时治疗可降低早产的发生率,另外,子宫容量增加、子宫颈关闭不全以及缺乏维生素等因素也与之有关,本组资料中,早产组胎膜早破合并双胎5例,合并臀位9例,这些因素导致子宫腔压力增加、前羊膜囊受力不均,诱发了胎膜早破,从而引发早产,故加强对双胎、臀位等高危妊娠的管理,强调提前住院、卧床休息、酌情用药是防止早产的重要措施。
3.1.2产前出血包括前置胎盘和胎盘早剥,是人工早产主要的原因之一,需要干预性地终止妊娠,本组资料显示早产组产前出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于合并前置胎盘的孕妇,尤其是完全性或部分性前置胎盘,孕妇因反复多量出血致贫血甚至休克者,无论胎儿成熟与否,为了母亲的安全应终止妊娠,故而导致早产;而胎盘早剥危及母儿生命,其预后与处理的及时性密切相关,胎儿娩出前胎盘剥离可能继续加重,难以控制出血,时间越长,病情越重,及时终止妊娠是挽救母儿的关键,故使得早产不可避免。因此,应加强对此高危妊娠的管理和监护,推广避孕,防止多产,避免多次刮宫、引产或宫内感染,应加强产前检查,对于妊娠期间的出血,无论量多少,都应做到及时就医,早诊断、早治疗,降低早产的发生。
3.1.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本组资料显示,在早产组和对照组之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妊娠高血压疾病可能与早产之间无肯定的关系,并不增加早产的发生率,但因治疗的需要可能造成干预性早产的发生。因此对于合并有妊娠高血压病的孕妇,应保证孕妇有足够的营养与休息,补充维生素、蛋白质、铁、钙等食物,是预防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前提。积极做好孕期保健工作,通过对妊娠高血压疾病的认识和对母儿的危害,做到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异常,积极治疗和纠正,从而减少该病的发生并阻止其发展。
3.1.4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是诱发早产的原因之一,其依据:一方面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本身因胆汁酸淤积,刺激子宫及蜕膜释放前列腺素,从而诱发宫缩,导致自然早产;另一方面,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是一种在妊娠28周前后出现的特发性疾病,其对母亲的预后虽无影响,但可引起胎儿窘迫、胎死宫内[5],有些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经治疗后症状无缓解或进行性加重,即使妊娠未足月,为避免胎儿窘迫甚至胎死宫内的发生,必须提早终止妊娠因而造成医源性早产。本组资料表明2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需考虑到,早产的发生常常为多种高危因素同时并存引起,其中胎膜早破合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8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5例,产前出血合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4例,由于多种高危因素的并存,削弱了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本身引起早产的作用,因而不能片面的认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与早产无关。
3.1.5原因不明的早产是指无明确原因出现过早、过强宫缩引起的早产。本组资料显示早产组原因不明者占9%,其发生可能与宫颈功能不全或既往自然流产、早产、宫颈宫腔手术史有关。对于有习惯性流产、早产或B超诊断宫颈机能不全的孕妇可在妊娠14~16周左右行宫颈内口环扎术,并注意适当休息和适当用药可减少早产的发生。
3.2早产与流产史的关系Buchmayer等[6]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601 883名妇女中有流产史的患者早产风险进行评估,认为自然流产史、稽留流产史与早产风险的升高相关,且该风险随早产严重程度的升高而增加,但流产史与早产的其他原因无关。本组资料显示,2组流产0次或1~2次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早产组流产3次以上者明显高于对照组,进一步说明早产的发生与孕妇既往的多次流产史有关。
3.3早产对围生儿的影响早产对围生儿的危险已得到公认。由于早产儿的各个系统及器官发育均不健全,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大于足月儿,本组资料显示早产组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认为孕期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做好孕期保健知识的宣教工作,对早产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导致的结果有充分的认识,可有效地减少并预防早产的发生。早产发生后,应积极治疗,尽量延长孕周,使用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促胎儿肺成熟,改善早产儿的生存质量,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及早产儿的发病率。
【参考文献】
[1]乐杰. 妇产科学[M].第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93.
[2]Drazancic A. Antenatal car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what should be done[J]. J Perinat Med, 2001,29(3):188 .
[3]胡平成,刘秀仁. 早产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00,25(5):448.
[4]边秀珍. 201例早产因素的临床分析[J]. 浙江医学, 2003,25(4): 238.
[5]Rioseco AJ, Ivankovic MB, Manzur A, et al. Intre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 a retrospective case control study of prenatal outcome[J]. Am J Obstet Gynecol, 2003, 170:890895.
[6]Buchmayer SM, Sparen P, Cnattingius S. Previous pregnancy loss: risks related to severity of preterm delivery [J]. Am J Obstet Gynecol, 2004, 191(4): 1225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