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对围产期脑损伤高危儿早期干预的作用
发表时间:2010-06-23 浏览次数:415次
作者:吴美水,苗志红,袁晓琴,姚丽英,张希平 作者单位: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儿科,福建 莆田 351100
【关键词】 健康教育;围产高危儿;脑瘫;早期干预
围产期脑损伤高危儿,是指在围产期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脑损伤的新生儿,其死亡率和伤残发生率大大高于正常婴幼儿。主要后遗症是脑性瘫痪。因此,追踪观察高危儿,及时发现脑瘫早期患儿,早期干预是促进康复的关健[1]。现将2004年1~12月我科对108例围产期脑损伤高危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并随访,结果显示,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能形成医院—家长共同护理的模式,对于脑损伤的早期干预和脑康复治疗,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2]。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08例患儿中男68例,女40例,年龄1~45天,其中早产儿44例(35例为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21例,缺氧缺血性脑病23例,高胆红素血症20例。
1.2 方法
(1)评估患儿情况。足月儿出生1~28天,早产儿纠正胎龄达40周行NBNA检查,每月1次52项检查,同时做Vojta姿势反射检查,体格、营养评价,五官、听力筛查。评估患儿家庭情况,包括经济情况,家长的心理素质,了解其文化程度、职业及家人的关爱程度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针对性的教育方法[3]。(2)教育方式。通过举办高危儿家长培训班,利用口头讲解、电视录象、图片、一对一婴儿抚触,体操和智力训练,脑瘫病房参观等教育方法,对家长进行早期智力开发和家庭观察的培训。
1.3 结果
108例脑损伤高危儿,经早期康复治疗102例(94.4%)智能运动发育达到正常小儿水平,5例(4.6%)临界正常,1例确诊为脑瘫患儿,治疗半年后转上级脑康复医院继续治疗。
2 教育内容
2.1 生活护理
注意保暖,特别是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可根据家庭条件在寒冷的季节采取空调,取暖器或热水袋保温,衣服和包裹不要过紧,以免限制了婴儿四肢的运动发育。
2.2 营养
母乳是首选,喂奶的次数不必硬性规定,饿了就喂,每天次数充足,可使黄疸消退的早,得到营养也多,体重增长就快,合理与充足的营养对促进体格发育,智能发育和防治疾病均有重大意义。
2.3 疾病监测
告知家长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出生后4~6周必须进行眼底病变筛查,随访直至周边视网膜血管化,对有脑损伤高危儿,应定期随访,在出生后1年内每月1次,1~1.5年每2~3月1次,2年以上半年1次进行检查,定期评价,一旦怀疑或诊断脑瘫马上进行早期康复治疗。指导家长观察患儿的重点是手脚活动情况。手脚是否紧张,发硬,有无抽搐及经常抖动,眼睛能否注视或跟随东西看,耳朵是否听到声音有反应,以及抬头,转头等活动是否正常,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诊,配合医生进行各项检查治疗。
2.4 促进大脑发育的措施
告知家长高危儿有脑缺血缺氧和创伤的潜在危险,部分高危儿已有脑损伤,只是尚未表现出异常,因此有必要对大脑的发育进行保护。脑的发育除给神经营养类药物外,还需要充足的营养和良好的刺激,营养由母乳和补充必要的维生素及矿物质来满足,而良好的刺激有赖于家长对婴儿进行训练,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视觉刺激。利用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彩球在距离婴儿眼前20~30cm处左右移动,引起婴儿的注视,并来回追视或转头。(2)听觉刺激。利用响铃在婴儿左右两侧轻轻摇响,吸引婴儿转头寻声,平时多与婴儿面对面说话,或播放录音。(3)婴儿抚触。婴儿仰卧于抚触台上,抚触双手要温暖,可搽一些润滑油,用手掌或指面对婴儿进行从头到脚的全身按摩,顺序是头面部、胸部、腹部、上肢、背部和臀部,婴儿抚触每天做2次。(4)给婴儿做被动体操。被动体操是一种被动运动对发展婴儿运动功能和姿势锻炼,肢体肌肉和关节功能是很有利的,鼓励家长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结合婴儿体操录象,给予婴儿身体早期干预。
2.5 家长心理护理
围产期脑损伤高危儿家长对患儿疾病的最初认识有两种倾向:一种是认为小孩子能吃、能睡,没有病,不需要治疗。另一种会非常的恐惧,焦虑不安,对治疗失去信心。我们在与家长沟通时,应对围产期脑损伤高危儿可能发生的各种预后进行说明,使家长对孩子在治疗期间,可能发生的情况有所了解和准备,对预后良好的患儿,在对家长说明时,采用鼓励的语言,让家长看到治愈的希望。对预后差的应用婉转的语言,安慰家长,给予心理支持,使家长能够正确面对疾病,主动地配合护理和治疗。
3 讨 论
婴儿早期脑组织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生后6个月内,大脑处于迅速生长发育阶段,如此时进行早期干预,给予神经营养因子类药物和促进神经细胞代谢类药物,易使损伤修复和再生,给予足够的运动和感觉刺激后,可促进脑细胞的发育和髓鞘形成,此外,出生后6个月内异常姿势和运动还未固定化,治疗后运动障碍较易恢复,并可预防由于姿势和运动异常,引起的继发性损害,如关节挛缩,肢体变形[4]等,因此6个月以内是进行早期干预和康复的最佳时期,我们耐心向家长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提高家长对疾病的认知水平,以及掌握家庭护理的技能。指导家长定期随访,发现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表现的婴幼儿,应及时给予规范的早期康复治疗,尽可能降低后遗症的发生率和伤残程度。对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经过临床实践对高危儿家长进行早期健康教育,早期干预和脑康复治疗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李小晶,肖华.等围产期高危儿系统管理对脑瘫高危儿早期诊断早期干预的作用[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1):2817-2818.
[2]黄真,席宇诚.脑性瘫痪高危儿肌张力异常情况的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3,18(4):200-203.
[3]倪元红.家庭肠内营养支持病人的健康教育[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8):46-47.
[4]韩玉昆,许植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