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儿科学》

新生儿剥脱性皮炎22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0-06-12  浏览次数:1184次

  作者:陈茂琼, 陈素昀 作者单位:(贵阳医学院附院 新生儿科, 贵州 贵阳 550004)

  【摘要】 目的: 了解新生儿剥脱性皮炎(Ritter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过程,为有效治疗Ritter病提供依据。方法: 对22例Ritter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2例Ritter病患儿经抗感染、支持治疗及局部皮肤治疗,平均治疗7.5 d,痊愈出院。结论: 敏感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全身支持疗法及皮肤局部治疗,是Ritter病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皮炎,剥脱性; 婴儿,新生; 治疗结果

  新生儿剥脱性皮炎(Dermatitis Exfoliativa Neonatorum,简称Ritter病),是新生儿常见皮肤感染性疾病,起病急,病情发展快,因其疱液含致病菌,易引起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流行感染,常合并蜂窝组织炎、肺炎和败血症[1],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病因之一。现将2006年9月~2009年3月22例Ritter病总结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2例均为住院病人,男8例,女14例;发病年龄6~28 d,平均17 d;胎龄36+1~42周,<37周4例,≥37周18例;22例母亲产前一周内无感染病史;分娩方式:剖宫产12例,阴道分娩10例;出生体重2 200~4 200 g,平均2 950 g,均为适于胎龄儿;喂养方式:纯母乳18例,混合喂养2例,配方奶2例;发病季节:春季5例,夏季4例,秋季6例,冬季7例;生活环境:16例来自农村,3例来自县级城市,3例来自市级以上城市;22例起病前无用药史,4例有挑“马牙”史,8例患上呼吸道感染,3例患脐炎。

  1.2 临床表现 22例均有首起于面、颈或皮肤皱褶处的红色斑丘疹,瘙痒、疼痛(患儿烦躁、哭闹),继之松弛性大疱,壁薄,起初疱液清亮,随病情发展可呈脓性,疱壁破溃、剥脱,露出大面积的猩红糜烂面,状似烧伤(图1),尼氏征阳性,疱液形成黄色痂壳附着于皮损处,于口周、眼周形成放射状皲裂,皮损逐渐由躯干延至四肢;体温改变19例(发热16例,体温不升3例),占86%;消化道症状5例(纳差、腹胀、腹泻、呕吐),占23%;并发症:结膜炎17例(77%),口腔炎16例(73%),脐炎11例(50%),肺炎6例(27%),败血症5例(23%),多器官功能损害4例(18%),蜂窝组织炎2例(9%)。

  1.3 实验室检查 22例皮疹涂片均见G+双球菌,皮疹疱液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下称金葡菌)生长8例,血培养金葡菌2例,表葡菌1例;WBC大于15×109/L 8例,小于3.5×109/L 6例,核左移6例,杆状核与分叶核之比>0.6者12例;反应蛋白>8 mg/L 18例;血液生化结果显示多器官功能受损4例,所有病例RPR、HIV、TORCH均阴性,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正常。

  2 结果

  22例经严格消毒隔离(因疱液含大量致病菌),在治疗危重症同时抗感染治疗,药敏结果前,用苯唑西林钠100 mg/(kg·d),2次/d,加第三代头孢100 mg/(kg·d),2次/d,两种抗生素静注,药敏结果后单用敏感抗生素静注,同时加强支持治疗静脉用人免疫球蛋白(IVIG)1 g/(kg·d),用药48 h后体温正常,皮肤潮红消退,糜烂面3~6 d结痂、脱屑;严重病例5~7 d各器官功能恢复;CRP 3~7 d正常,平均4.5 d;WBC 4~6 d恢复,平均4.8 d。所有病例均治愈出院,皮肤未留疤痕,未引起流行感染。疗程5~15 d,平均7.5 d。

  3 讨论

  Ritter病,又称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 SSSS)、金葡菌型中毒性表皮松解症(Staphylococal 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是以全身泛发性红斑、松弛性大疱及表皮剥脱为特征的急性皮肤病。好发于1~5周的婴儿,本组病例平均发病年龄17 d。Ritter病致病菌为凝固酶阳性的第II型噬菌体组金葡菌(尤其是71型),它产生的表皮剥脱毒素(Exfoliative Toxin, ET)经血液循环至全身,使表皮颗粒层产生裂隙而引起皮肤损害。研究表明,ET包括ETA和ETB,两者均可分离桥粒芯糖蛋白1(Dsg),且有浓度依赖性[2,3]。2002年Hanakawa等[4]进一步证明了ET的作用部位是 Dsg1的膜外蛋白的丝氨酸,由此推测该病的发病机理是金葡菌感染皮肤后产生大量ET,其作用于Dsg1膜外蛋白的丝氨酸,使桥粒分离,表皮颗粒层产生裂隙,临床表现为表皮松弛性大疱,壁破后易剥脱,尼氏征阳性,疱液可为浆液性或脓性,培养常见金葡菌、链球菌或溶血性链球菌[5]。本组病例中有15例病前有感染病史,16例来自农村,生活环境较差,有感染可能。22例疱液均查出G+球菌,疱液培养金葡菌阳性8例,均提示发病与感染有关。新生儿由于特异性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低下,易合并结膜炎、口腔炎、肺炎、脐炎、败血症及蜂窝组织炎等导致多器官功能损伤。本组病例发病分散在一年四季,与刘小红等[6]报道全年均有发病相符。本病发病因素除感染外,可能与母乳喂养有关,林维嘉[7]报道11例SSSS患儿有10例母乳喂养,本组18例纯母乳喂养,2例母乳加配方奶喂养,是否与母乳中含有某种能促进ET生成的成分有关,需进一步做相关研究。

  贵阳医学院学报 35卷 2期陈茂琼等 新生儿剥脱性皮炎22例临床分析  该病诊断明确后,抗生素治疗效果较佳,但在新生儿需与以下疾病鉴别。先天性梅毒:多在新生儿期发病,皮疹多形性,母亲及患儿梅毒血清学检查阳性;落屑性红皮症:皮损为弥漫性潮红,表面附有大量糠状鳞屑、无脓疱及糜烂,头皮、眉、肢体屈侧有脂溢性皮炎改变,病程慢性、使用足量抗生素治疗无效;新生儿脓疱病:某些临床表现与本病类似,常于出生半月内发病,以脓疱为主,无表皮松解,不形成全身红皮症,尼氏征阴性;非金葡菌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多由药物过敏所致,主要见于成人,皮损多形性,尼氏征仅皮损处阳性,病原菌检查阴性。

  22例患儿经严格隔离,纠正休克、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保证热卡及体液量供给,皮损局部予0.1%依沙丫啶涂搽或湿敷,药敏前予苯唑西林加头孢噻肟钠静滴抗感染,药敏后单用敏感抗生素。感染中毒症状重者使用IVIG或血浆,所有病例治愈出院,皮肤未留下疤痕。在治疗中是否应用激素有争议,本组病例未使用,因新生儿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致诸多不良反应[8],故认为尽量不使用。

  【参考文献】

  [1]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6):953.

  [2]Amagai M, Matsuyoshi N, Wang ZH,et al.Toxin in bullous impetigo and staphyl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 targets desmoglein1[J].Nature Med,2000(6):1275-1277.

  [3]Amagai M, Yamaguchi T, Hanakawa Y ,et al. Staphylococcal exfoliative toxin B specifically cleaves desmoglein 1[J].J Invest Dermatol, 2002(5):845-850.

  [4]Hanakawa Y, Schechter NM, Lin C, et al.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blister formation in bullous impegito and staphyloco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J].J Clin Invest,2002(110): 53-60.

  [5]樊平申,廖文俊,高天文.桥粒与水疱病[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5(4):244-245.

  [6]刘小红,刘小平,毛轶群.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23例临床分析[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3):151-152-320.

  [7]林维嘉,柯小苹.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11例临床分析[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2(5):319-320.

  [8]袁琳,陈超.新生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及使用规范[J]. 世界临床药学,2005(6):348-351.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