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儿科学》

480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临床病因分析

发表时间:2010-05-13  浏览次数:535次

  作者:王晓芳 李珊 包玲 作者单位:310015 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关键字:480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临床病因分析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可由多种不同病因引起,以黄疸为主诉者占本院新生儿科住院数的首位。现对48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及临床特点作一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本科收治且资料完整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480例,均符合《实用新生儿学》(第三版)病理性黄疸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278例,女202例(男女比1.38∶1);足月儿417例(86.9%),早产儿63例(13.1%);出现黄疸日龄<7d 430例(89.5%)。入院后行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及网织红细胞计数、血总胆红素、血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ALT、AST、AKP、HBSAG等检查。特殊检查根据病种及病情选择,摄胸片、血培养、C-反应蛋白检测,疑有宫内感染查血TORCH,疑免疫性溶血查母婴血型、抗人球蛋白试验、抗体释放试验、游离抗体试验,疑有胆道闭锁的行肝胆B超等相关检查。

  1.2 黄疸病因

  主要有围产因素、感染因素、母乳性黄疸等,详见表1。表1 480例新生儿黄疸病因(略)

  1.3 治疗

  入院后根据新生儿黄疸的评估及干预方案,进行光疗、输注白蛋白(或丙种球蛋白),部分患儿给予换血以及相关原发病的治疗。治疗后黄疸均降至正常范围,未发现高胆红素血症所致的脑损害情况。

  2 讨论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症状,当未结合胆红素异常增高时,轻者可引起听力损害,重者可引起核黄疸,导致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死亡[2,3]。新生儿黄疸由多种病因所致,但占前四位的大多为感染因素、围产因素、母乳性黄疸和溶血因素,本资料中以围产因素为主,其次为母乳性黄疸、感染因素、溶血性因素。

  随着对黄疸诊断技术的提高,且感染性疾病被逐渐控制,围产因素逐渐突出且成为高胆红素血症的首要因素,围产期窒息导致的缺氧、酸中毒、低血糖、低体温及血流的再灌注均可抑制肝酶的活性,影响肝脏对胆红素的摄取和结合功能、窒息和产伤并发的颅内出血,头颅血肿使胆红素生成过多,窒息时的消化道功能紊乱、腹胀、便秘导致的肠肝循环增加都可导致黄疸程度的加重[4]。为了降低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应对围产期高危因素,如窒息、低体重、母亲妊高症等高危儿进行重点监护,以便早诊治、早干预。

  随着母乳喂养的普及和监测水平的提高,母乳性黄疸的发病率也有逐年增加趋势。母乳性黄疸分为早发型和迟发型,早发型患儿提倡早吸吮、勤吸吮,以促进肠蠕动,促使胎粪尽早排出,减少肠肝循环,减少对胆红素的重吸收;迟发型轻症者可作进一步观察,而对中重度患儿停母乳喂养3~5d,必要时予以光疗,或加用思密达、妈咪爱口服[5]。

  新生儿黄疸早期即出现者,其病因以围产因素和溶血因素为主,常在出生后3d内出现,而感染因素导致的黄疸常在出生3d后才出现,由于免疫功能的不完善,与外界环境的相接触,呼吸道感染、脐带及皮肤感染引起的肺炎、脐炎、脓疱疹、败血症等发病率增加,细菌及毒素的作用,对红细胞的直接破坏,对肝酶活性的抑制,均可导致胆红素水平的增高。加强新生儿管理,严格消毒隔离,指导家属护理,预防感染,对减少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非常重要。

  新生儿溶血病虽是新生儿早期高胆红素血症的重要病因,但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实验室水平的进展,只要加强出生前有关溶血的检查及处理,能够减少ABO血型不合和Rh 血型不合溶血的发生率,以及降低发生溶血时红细胞水平的破坏率。本资料以ABO溶血为主,未常规做G-6-P-D酶缺陷的常规检查,因为考虑地域性因素有关。

  本组中有35例其血清胆红素值超过342mmol/L,但入院后积极予光疗,治疗原发病,纠正缺氧和酸中毒,维持水电质平衡,输注白蛋白等治疗,密切监测患儿神经系统的变化,无一例发生核黄疸。

  总之,引起黄疸的病因较多,有时病因重叠,为了预防和减少新生儿黄疸的发病率,首先要正确区分生理性黄疸还是病理性黄疸,重视围产期保健,提高围产医学水平,预防感染,对于可能或已经出现黄疸的新生儿进行经皮测胆红素水平的动态监测,早期诊断、早期综合治疗,以避免和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6]。

  【参考文献】

  1 金汉珍,黄德珉,宫希如,编. 实用新生儿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19~221.

  2 卢芹芳.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分析. 浙江临床医学,2005,7(11):1156.

  3 黄德珉.如何降低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病死率和致残率.中华儿科杂志,1996,34(3):219~220.

  4 柳锡文.窒息缺氧与新生儿黄疸的关系.中国综合临床,2002,2(2):189.

  5 岳玉国.母乳喂养性黄疸及相关参数研究.中华儿科杂志,1999,37(6):349.

  6 刘义.新生儿黄疸评估及干预.中华儿科杂志,2001,39(6):321.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