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年来中医儿科四大学派的形成和发展(一)
发表时间:2009-06-22 浏览次数:710次
作者:刘昌明
【摘要】 介绍了近百年来中医儿科界四大学派——寒凉学派、温阳学派、运脾学派、调肺学派的形成发展,总结他们的学术思想和临证心得,为现代中医儿科学的发扬和创新提供借鉴。
【关键词】 寒凉学派;温阳学派;运脾学派;调肺学派
中图分类号:R27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297(2006)05-008-0320世纪前叶在中医儿科领域中以寒凉派著称的奚晓岚、温阳派著称的徐小圃,他们各自学术观点不同,门派不同,相互争鸣,相互纠偏,一直活跃在上海医疗界中,家喻户晓,达半个世纪之久,促进了中医儿科学术的发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基本方针,极大地促进了学术繁荣和科学发展。在中医儿科领域中,也顺应时势出现了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育仁创立的运脾学派,北京中医药大学刘弼臣创立的调肺学派,以“南江北刘”而著称于世,展现了各自的学术风格和流派特色,影响深远。
1 奚晓岚——学宗“体禀纯阳”,创立寒凉学派
奚晓岚(1870 ~ 1947年),上海人,原籍江苏武进,出身中医世家,名噪乡里,颇得病家信任。嗣后迁居上海,悬壶沪市,声望日隆,病者慕名而来,每日就诊者百名以上,夏秋尤多。远者来自浙江长兴、安徽广德,近者来自溧阳、宜兴、常州、无锡一带,遐迩驰名。抗战期间,曾在时逸人主办的上海复兴中医学校任职,教授儿科,与徐小圃齐名沪上,风靡一时。
1.1 学宗“体禀纯阳”
他认为学儿科者,学习温病学要重于伤寒。盖小儿属纯阳之体,适用于辛凉者多,辛温者少。对《伤寒论》的见解,认为仲景于六气之中,重视寒之一气,其余五气,论述较简。《伤寒论》中间有述及风或温者,但此所谓风乃寒中之风,其所谓温乃寒中之温也。后世刘河间重视热病,认为“六气皆从火化”,创辛凉解表、降火益水诸法,越出从前诸家范畴。至清叶天士著《温热论》阐发病机,以卫气营血辨证,清热保津为要。而吴鞠通又本叶氏之学,以其平生心得,穷其渊源,将温病学说条分缕析,首创三焦论治,与叶氏卫气营血辨证,实有相辅相成之妙,持论平正,立法精细,对外邪侵袭途径,阐述尤为明确。大凡伤寒之邪,由毛窍而入,自表入里,始于足太阳膀胱经。膀胱属水,寒邪乃水中之气也,故始病于此。温病之邪,由口鼻而入,自上而下,鼻窍通于肺,故始于手太阴肺经。是以寒温之邪必须分辨,不可混淆。且人体之阴阳偏胜,必须分辨,偏于火者病温病热,偏于水者病清病寒。其为寒水之病,则温之热之;火热之病,则凉之寒之。各救其偏,以抵于平,但对儿科来说,温病学说所用的理法方药更符合儿科之机体。
1.2 创立寒凉学派
奚氏学宗“体禀纯阳”,并受仲阳、河间、丹溪、天士、鞠通诸家学说的影响,受仲阳变仲景八味肾气为六味地黄的启发以及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深合小儿纯阳之体生理特点的提示,悟出治疗小儿疾患,只要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故其立法重在清热养阴,用药多偏寒凉滋润。如治时行疾患、发热、咳嗽、胸闷、痰憋等症多用连翘、栀子、石斛、杏仁、生薏苡仁、天花粉、川贝母、鲜芦根、枳壳、郁金、生石膏、川黄连等药。当年江南地区,麻疹甚为流行,对治宜透表的原则各家确是一致,但对辛凉透表和辛温透表各有不同用法。奚氏一生总是遵循《幼科准绳》所云“虽寒勿用桂枝,虽虚勿用参、术,虽呕吐勿用半夏南星”等辛燥温补之品,而用连翘、淡竹叶、蝉蜕、牛蒡子、桔梗、川贝母、石斛、赤芍、牡丹皮、白茅根等辛凉透表之药。曾听说在江苏、常州、无锡一带,民间对麻疹常不就医,一般以白茅根去心煎服,由于白茅根性味甘寒无毒,能清肺胃之热,且味甜可口,易于下咽,成为奚氏在麻疹发疹期间必用的引药。对于急惊风证奚氏认为是心火与肝胆为病。因惊则伤胆,恐则伤肾,凡可畏之事,猝然而至者谓之惊,以渐而至者谓之恐。所以惊急而恐缓也,惊之所伤由心及于胆,由胆涉及于肝,遂致心君之火,兼肝胆中相火,风木相并致病。盖小儿形志未坚、胆气未充,每遇稍异之声即陡然而惊。故以“惊”为名,因内风煽动,遂加一“风”字,因病来迅速又加一“急”字,遂有急惊风之称。在治疗方面不外镇惊定怯、安神养心,佐以熄风化痰之品如青礞石、天竺黄、胆南星、钩藤、陈皮、半夏、僵蚕、紫丹参、牡蛎等。热盛者加苦寒清热、稍佐芳香开窍之品,如黄连、黄芩、生石膏、栀子、石菖蒲、郁金等;如肠有宿垢、腹膨便秘、胸痞太息者,可加导滞通腑之药,如枳实、制大黄、瓜蒌、风化硝等。反对以表散之剂治惊风,因表散往往耗伤阴分。并常用自制辰金丸或宝金丸以助汤药之功。
附:辰金丸——牛黄6 g、雄精20 g、巴豆霜3 g(去净油)、制胆南星60 g、天竺黄30 g、麝香3 g、全蝎尾30个、川贝母30 g。共研细末,每个蜜丸重
0.6 g,朱砂拌金箔为衣。2岁以内日服1次,2岁以上日服2次,每次1粒。服后多见便下胶冻样物质,热退烦除,其身自安。功用:开窍宁心、化痰退热(本方为三物白散去桔梗加至宝丹参合制成)。主治:风痰壅盛,发热烦躁等症。
宝金丸——即辰金丸加羚角粉30 g、犀角粉30 g、玳瑁30 g。主治:高热风动,神痉肢掣,角弓反张,双目直视,痰声漉漉等症。制、服法同上,疗效显著。
至于慢惊风证,奚氏认为伤阴亦能导致,不能专责中土已虚、风木内动所致。因吐泻频作多伤津液,日久胃阴消灼,脾阴受损,津液消亡,不能濡养肝木,筋脉必燥急。故常用西洋参、石斛、麦冬、白芍、山药、白扁豆、炙甘草、茯神等清热保津药治之,果多应手。20世纪30 ~ 40年代,奚氏儿科家喻户晓,被尊称为寒凉派的大师。
2 徐小圃——学宗“稚阳稚阴”,创立温阳学派
徐小圃(1987 ~ 1961年),名放,上海人,幼承庭训,家学渊源,弱冠时悬壶问世,广用伤寒方以治少小疾患,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和独具创见的学术思想,尤其擅长用温热药如三拗汤、小青龙汤等加减,常以麻黄宣肺为主治疗肺系疾患,疗效卓著。因而有“徐麻黄”之称而名噪上海。
徐氏为人谦虚谨慎,虚怀若谷,凡同道有所长,辄竭诚请教,对祝味菊先生善用温阳药治疗内科疑难病证尤为服膺。并积极从事社会学术活动,曾任国医分会监察委员、中国医学院董事长、神州医学总会会长等职。解放前曾在上海复兴中医学校任教,对儿科学术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2.1 学宗“稚阳稚阴”
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为清代吴鞠通所提出,很有创见。小圃先生从小儿机体“肉脆,血少,气弱”的特点出发,也认为小儿“阳为稚阳,阴为稚阴”,属于“稚阳、稚阴”之体。他对《素问·生气通天论》所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以及张景岳《类经》所云“阳化气,阴成形”、“热为阳,寒为阴……热能生物,寒无生意……水为阴,火为阳也……水之所以生,水之所以行……孰非阳气所主……得阳则生,失阳则死”的论述有很深体会,所以,特别强调阳气对小儿的重要性。一旦护理失宜,寒暖失调,则外易为六淫所侵,内易为饮食所伤。外感病证在儿科最属常见,尤其一些时行疾病,多在幼时罹患。外感病的过程,也是正邪抗争的过程,治病原则在于帮助恢复正气,祛除邪气。小儿脏腑娇嫩,如肆用寒凉妄加消导,每易伤及正气,往往容易出现种种阳气不足,阳虚湿胜或阳气式微等阳气受损之证,正如万密斋所谓“邪气未除正气伤,可怜嫩草不耐霜”。而且邪凑之实,必乘正气之虚,若不顾正气之虚,惟逐邪气之实,其有不败者几希?竭力主张治疗小儿疾患,唯以维护正气为第一要务。正气者即阳气也,可使营卫和平而常行,则客邪不攻而自散,使正气自行祛除贼邪,则邪气退而正气安然,犹如浮云一过,天日昭明。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强调阳气在人体中的重要性,认为体为阴、阳为用,阳气在生理状态下是全身动力,在病理状态下又是抗病主力,而在儿科尤为重要。
2.2 创立温阳学派
他在继承《伤寒论》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法则的基础上,熟谙北宋以来儿科学家钱乙、陈文中、陈复正、夏禹铸、吴鞠通等典籍,尤对吴鞠通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的论述更为重视,他还虚心吸收近代各家之长,如祝味菊先生擅长用温阳药的经验,然后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治疗方法,并有鲜明的独创性。
2.2.1 解表擅用辛温
大凡风寒郁于肌表,痰湿内阻肺络,出现身虽壮热,但无汗泄,鼻翼煽动,咳不畅利,苔白脉紧而浮者,病在初起,正气尚盛,多用麻黄、桂枝以开肺气,使邪从外撤,祛其邪实,亦即保其正气。
麻黄辛苦温,入肺、膀胱经,功能发汗、平喘利水。临床应用以肺经见证为主,并认为麻黄发汗解表,实赖桂枝行血和营之力,故凡咳嗽属实者麻黄在所必用,虽无表证亦不例外。无汗者用生,微汗则用水炙,咳喘则均用蜜炙。
桂枝辛甘温,入膀胱、心、肺经,功能发汗解肌,温通经脉,通阳化气。临床应用解肌透表每伍生姜,表虚有汗则伍芍药,表实无汗而咳喘者则伍麻黄,项强伍葛根,太少合病合柴胡,表实里热心火上炎、苔白舌红者佐黄连,胃火燔热者佐石膏,清肠热可合黄芩,里实腹痛可合大黄,阳虚则与附子同用以温阳,气虚者可与参芪同用以助气,伍甘草红枣以扶心阳,配饴糖以建中气,与苍术同伍以泻水,与五味子同用以纳气,与龙骨、牡蛎同用以镇惊,与当归、桃仁同伍,则行血有卓效。此外他还独创以桂枝配银柴胡、青蒿以治湿温后期正虚邪恋、汗出舌润、身热缠绵者。
2.2.2 重视扶正祛邪
麻疹初透、透而即隐、壮热有汗、咳嗽不畅、涕泪俱无、面呈青灰、精神萎靡、泛恶作呕、肢凉不温、小便不黄、苔白不黄、脉数而濡,这是正气不支、邪陷肺闭之象,与毒热内陷者显属不同,常以温阳扶正与宣透并用,也常在透疹剂中加用附子以温阳,发中有补,确能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2.2.3 及时温培脾肾
久泻婴儿,屡经治疗仍泄泻不止,粪色淡黄、夹有黏液乳瓣、小便清长、吮乳作恶、神情疲软、目凹眶陷、面色萎黄、四肢欠温、睡则露睛,舌净少苔、脉濡细、呼吸浅促,此为久泻伤脾,脾伤及肾,气阳不足之征毕露,当温培脾肾、助火生土,否则,必将导致土败木乘、虚风暗动、危及生命。必用肉桂、附子。肉桂:辛甘大热,入肝、肾、脾经,功能暖丹田、壮元阳、引火归原、散寒止痛,临床运用于下焦虚寒,脾肾阳虚泄泻。因能助膀胱气化,温通血脉,对膀胱气化不利的水肿、湿温以及血瘀络脉之肠痈等亦每取用之。附子:辛甘大热,功能去表里沉寒、逐水气、遏制浮阳虚热。临床运用与参、芪同伍,可追复亡失之元阳;与当归、熟地黄同伍,可滋补不足之真阴;与发散药同伍,能逐在表之风寒;与温里药同伍,能祛在里之寒湿。凡见神疲面色苍白、肢清脉软、舌润、小便清长、大便溏泄不化,有1~2症者便可放手应用,宁可曲突徙薪,勿要焦头烂额,因阳虚证端倪即露,变幻最速,若疑惧附子辛热,而举棋不定,待少阴证悉具而用,往往悔之莫及。
2.2.4 潜阳兼顾育阴
幼儿在夏秋之交,发热缠绵不愈,热来起伏、身有微汗、口渴喜饮、尿多色清,伴以烦躁不宁、彻夜不寐、咬啮手指、时有惊惕、面色有时潮红、两足清冷、舌光无苔、脉来细数,属于温病后期,气阴两虚坏证,多以扶正益气,佐以潜阳育阴治之。附子与龙骨、牡蛎、磁石同伍。龙骨(龙齿)、牡蛎、磁石均有平肝潜阳、重镇安神之功,一般以龙齿与磁石配伍较多,治疗虚阳上越或肝风内动诸证。有气阳下陷者,则合附子同用。但数药用法同中有异,龙骨收敛固涩较强,适用久泻多汗等症;牡蛎能够补阴敛汗,适用自汗盗汗;磁石有纳气作用,久嗽气喘多参用之。
阴和阳虽为两个不同属性,但互有联系,互为制约,阴平则阳秘,偏胜则病,所谓“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君火之下,阴精承之”。阳不独立,必得阴而后成;阴不自专,必得阳而后行。此水火阴阳制约的生化规律。故潜其阳,必充其阴。在儿科领域中很多疾病由于邪热消烁真阴,产生水火、阴阳制化失常,导致肾水亏损,心火亢盛鸱张,出现阴虚阳越,必须育阴潜阳并举,以免孤阳不生,独阴不长。小圃先生遵景岳“有形之火不可纵,无形之火不可残”之旨,选用附子遏制浮阳,龙骨、牡蛎、磁石潜镇。化裁出入,泻其有余,补其不足,随机应变,深得要旨。他的学术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实堪称为近代儿科界中温阳学派的一代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