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授课与带教相结合教学量化管理探索——学生课间实习质量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应用
发表时间:2010-02-27 浏览次数:543次
作者:郑军, 朱丽娜 作者单位:100010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药临床学院儿科教研室 【摘要】 中医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应用科学,医学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学以致用。中医教学临床课间实习作为中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知识运用和创新能力、中医临床思维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此笔者对中医儿科教学授课与学生课间实习的有机结合进行了探索,尝试了学生课间实习质量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应用,摸索教学客观评价与监督机制的结合,以更好的保障中医儿科教学实习质量。
【关键词】 中医儿科; 教学实习; 量化管理
中医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医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医学教学需要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学以致用。同时中医专业学生临床实践能力水平的高低,是评价中医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中医教学临床课间实习作为中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知识运用和创新能力、中医临床思维能力、适应社会能力[1],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临床医学院是后期临床教学的主体,要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临床医学院的临床教学、实习是关键。因此,北京中医医院作为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临床医学院和附属医院承担着中医专业本科学生的临床教学工作和实习工作。在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日益增强、医学教育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建立和完善中医本科学生毕业实习质量监控指标体系至关重要。本院儿科教研室在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临床医学院教育处的领导下[2],于2007年申报了首都医科大学校长研究基金课题——中医儿科授课与带教相结合教学量化管理新模式,对中医儿科教学授课与学生课间实习的有机结合进行了探索,尝试了学生课间实习质量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应用,摸索出了教学客观评价与监督机制的结合,以更好的保障教学实习质量。
通过调研以往的教学实习模式,结合目前中医医院的现状,对往届的课间实习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笔者认为中医的教学、实习长期沿袭着西医的教学模式[3],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沿用这种教学模式造成教学与实习缺乏连接,学生课间实习时由于时间短、与授课内容不连贯、老师不固定等,使学生在实习中缺乏主动思维过程,由于学生没有亲自参与诊查患儿的机会,导致缺乏学习兴趣。所以笔者认为学习中医,从院校中培养出高质量的中医人才,必须从提高实习质量入手,提高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通过加强临床实践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对中医事业的热爱,锻炼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和临床动手能力。为了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知识运用和创新能力,以及加强中医临床教学基地建设,制定了中医本科学生课间实习质量控制指标,应用于首都医科大学2003级、2004级、2005级中医专业本科学生在本院儿科课间实习过程中的质量考核。
1 制定课间实习计划和进程表
根据教学内容及见习、实习的安排,每位带教老师制定出个人所承担的教学内容的讲课和带教计划。教研室组织统一备课,将各位带教老师编写出的教学带教计划汇总,大家集体讨论后做为儿科教研室临床带教大纲实施。每位带教老师在带教过程中都要按大纲进行统一带教内容,这与以往的带教有“质”的区别。
2 讲课教师与带教老师互动
在教学集体备课会上共同商议讲课与课间实习的内容及时间上的协调统一同步。在带教课间实习中,注意与课堂教学同步,及时提问讲课的内容来加深学生对课堂理论的认识、理解;另一方面,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来提问,鼓励学生多动脑、多问、多思维,从而起到启发学生主动思维,提高他们自觉动脑、动手的能力。利用课间实习变被动观摩为主动思维,进一步加深对课堂内容的认识和理解,逐步培养学习中医辨证施治的思维方法。在课间实习中着力向学生灌输中医儿科临床实用的知识,比如儿科用药特点、煎服法及饮食宜忌等。在课间实习期间检查批改学生书写的门诊病历。
3 学生老师建立相互评价机制
在课间实习中着力于培养学生中医思维能力,以此做为沟通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桥梁,确立正确的中医辨证思路。课间实习结束时,带教老师对学生形成评价表,在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打分时做为参考。学生对带教老师同样也有评价表,采用带教老师与课间实习学生互动的形式,提高带教实习的质量,便于教学带教监管。
通过目前这种新的课间实习模式,能够更大程度地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学习中医临床辨证思维方法,能够把课堂所学知识及时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去,使学生觉得课堂所学内容不再空洞或不易理解。通过这种新模式,能够很好地将课本内容与临床实践相呼应,巩固了所学内容,培养他们如何在临床利用四诊合参进行中医辨证。可以跟随老师的思路,理解老师立法用意、处方用药的辨证基础,学生反映收获较大。
通过近两年这种新模式的临床带教实践,一方面提高了老师的带教责任感,规范了课间实习的内容,使课间实习成为书本知识的延续和补充;另一方面,学生觉得这种新模式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能够通过与带教老师的互动交流,提高个人的辨证思维能力。使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变得生动、具体、形象,达到了预期研究的目的。
目前只是对中医儿科教学授课与学生课件实习的有机结合进行了初步探索,建立了学生课间实习质量指标体系的雏形,还存在许多问题,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地摸索和修正。如在实施中存在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早期安排每批学生人数较多,造成推行新模式困难;实践时间较短,考核方法有些繁琐;对带教教师的评价标准还不够一致等问题。今后将在这方面做进一步工作,教学管理部门加强对课间实习全过程的监督考核,修订课间实习记录和考核手册,完善中医本科学生实习质量监控指标体系的内容,加强实习带教教师的岗前培训,使其评价标准更趋于一致。从而达到提高中医专业本科学生毕业实习水平的目标,为中医事业培养出更多临床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 赵历军.加强中医儿科教学与临床应用密切联系的探讨与思考[J].中医药学刊,2006,24(3):520.
[2] 樊惠兰,金玫,王新颖,等.中医本科学生毕业实习质量监控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应用[J].北京中医药,2009,28(2):155156.
[3] 胡淑萍.病案分析法在中医儿科教学中的运用[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5,24(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