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配合口服中药治疗儿童多动症临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0-03-06 浏览次数:528次
作者:李建龙, 陈沛源, 陈霄, 李红刚 作者单位:710024 西安,西安中医脑病医院脑瘫科 【摘要】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口服中药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疗效。方法 将64例儿童多动症患儿按进入研究的时间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针刺十三穴,配合口服静帅康胶囊、聪脑益智胶囊;对照组单纯口服中枢神经兴奋药、三环类抗抑药;两组患儿均进行行为认知训练。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进行“康纳多动评定表”评价,对比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4%(29/31),对照组为91%(30/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儿童多动症临床效果优于单纯口服西药组。
【关键词】 注意力缺陷障碍伴多动; 针刺疗法; 中成药/治疗应用; 行为训练; 儿童
儿童多动症又称脑功能轻微失调、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或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最为普遍的心理障碍之一。目前病因仍不十分清楚,近年来许多学者认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建立在一定生物学基础上的脑神经发育障碍,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的一种心理行为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自控力差、注意力缺损、小动作很多、情绪不稳定等[1]。该病美国和德国学者应用《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诊断标准进行调查显示,其发病率为3%~10%左右,国内发病率也日益增加,严重影响学龄儿童的学习和生活。传统治疗方法以采用三环类抗抑药和行为训练为主,疗效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且长期应用三环类抗抑药会出现明显的阿托品样作用和心血管、精神系统症状,很多患儿因难以忍受而放弃治疗。近几年来,笔者采用自创的针刺十三穴,配合口服本院自制中药静帅康胶囊、聪脑益智胶囊治疗儿童多动症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403/200810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门诊收治儿童多动症患儿,根据患儿进入研究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共入组84例,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后,合格病例64例,观察组31例,对照组33例。观察组中男21例,女10例;年龄最小2岁,最大12岁,平均4.5岁。对照组中男22例,女11例;年龄最小2岁,最大13岁,平均5岁。两组治疗前症状程度积分,观察组(14.87±5.02)分,对照组(14.17±3.30)分。两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符合儿童多动症诊断标准[2]。
1.3 纳入标准 (1)符合儿童多动症诊断标准;(2)符合中医辨证分型[3]:心肾不足型、肾虚肝亢型、心脾不足型;(3)年龄2~15岁,病程1年以内;(4)患儿家长或监护人同意参与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排除标准 (1)其他影响儿童多动的疾患;(2)未按治疗方案执行者;(3)治疗未满3个月者。
1.5 治疗方法
1.5.1 观察组 针刺:取人中、少商、隐白、大陵、申脉、风府、颊车、承浆、劳宫、上星、会阴、曲池、鬼封穴。人中斜向上刺0.5 cm,用雀啄手法刺激流泪;少商、隐白直刺0.1 cm;大陵直刺0.3~0.5 cm;申脉直刺0.5~1 cm,用强刺激手法(可用烧火山手法);风府直刺0.1~0.5 cm;颊车透承浆,留针30 min;劳宫直刺0.3~0.5 cm;上星向上斜刺1 cm,留针30 min;会阴直刺1 cm;曲池直刺1~2 cm,留针30 min;鬼封点刺出血。左右对称穴位每日取一侧。配合口服静帅康胶囊(西安中医脑病医院院内制剂,0.4 g/粒,批准文号:陕药管制[2001]第1189号,主要成分:酸枣仁、白芍、甘草酸、天麻、郁金等)口服,2岁以下每次2粒,2~3岁每次3粒,~7岁每次4粒,7岁以上每次5~6粒,每日3次;聪脑益智胶囊(西安中医脑病医院院内制剂,0.4 g/粒,批准文号:陕药管制[2001]第1186号,主要成分:人参、鹿角胶、干姜、肉桂、远志、石菖蒲等)口服,每次4粒,每日3次,小儿酌减或遵医服,两种药物均服用3个月,并进行行为认知训练。
1.5.2 对照组 口服中枢神经兴奋药:利它林、左旋苯丙胺等;三环类抗抑郁药:去甲丙米嗪、阿米替林等药,进行行为认知训练。
1.6 儿童多动症评分标准 采用“康纳多动评定表”[4]作为测量受试者主观评定标准。
1.7 观察指标 选择多动程度作为观察指标。以治疗前、第1次治疗后及3个月后作为观察时点。第1次治疗前后多动改善情况为即刻镇静效应,3个月后为总体镇静疗效。
1.8 疗效判定标准 总体镇静疗效按治愈、显效、有效、无效4个等级进行统计。评分计算公式:(治疗前分数-治疗后分数)/治疗前分数×100%。(1)治愈:评分等于1分;(2)显效:评分≥2/3分且<1分;(3)有效:评分≥1/3分且<2/3分;(4)无效:评分<1/3分。
1.9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1.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描述,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组内前后差异;计数资料采用频数进行统计描述,两组治疗前后率的变化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总体镇静疗效比较 见表1。表1 两组患儿镇静疗效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χ2=0.494 2,P<0.001。
2.2 两组患儿即刻镇静效果比较 见表2。表2 两组患儿即刻镇静效果比较注:与治疗前比较,at=10.619,8.636,P<0.01;与对照组比较,bt=2.807 3,P<0.05。
由表2可知,两组第1次治疗后多动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两组间镇静积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儿童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行为异常性疾患,表现出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易分散,注意广度缩小,不分场合的过度活动,情绪冲动并伴有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的一组症候群[5]。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脑内多巴胺的密度与儿童发育有关,多巴胺受体密度的特异性变化直到少年期才成熟。神经心理研究也提示多动儿童前脑功能未成熟,而前脑额叶皮质与儿童的冲动和攻击行为有关[6]。多动儿童局部脑血流主要是前脑前叶和尾状核两个部位受累,研究已证明用药可使基底节和中脑的血流增加,而使皮质运动区的血流减少。因此现代医学治疗儿童多动症主要选用可增加脑内多巴胺或肾上腺素的更新[7],低剂量的突触后受体阻断剂可控制轻、中度多动和冲动的行为,有促进认知的完成和注意力集中的作用。儿童多动症患儿脑电图大多表现为兴奋性增强的高波,目前国内主要应用的是中枢神经兴奋药哌醋甲酯(利他林)治疗,有一定效果。
传统医学在治疗疑难杂症方面有一定优势,随着现代医学对传统医学理论深入研究,儿童多动症的治疗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十三穴又称“十三鬼穴”最早见于唐代孙思邈所著《千金要方》卷二十七《针邪鬼病图诀法》,古人对事物变化莫测者谓之神,阴险为害者谓之鬼,癫狂痫病发作无时,对人体为害不浅,取此十三穴具有显著疗效,所以传颂为“十三鬼穴”;“凡百邪之病源起多途,其有种种形相,示表癫邪之端而见其病,或有默然而不声,或复多言而谩语,手乱目急……。”“百邪所病者,针有十三穴。”总结古籍及古人用穴之经验,十三穴主要用于精神及神志异常方面的疾病。现代实验针灸研究认为,针刺对肾上腺皮质功能的调整作用与机体本身的功能状态、针灸时的取穴、手法均有关系,而采用泻法针刺“十三鬼穴”,可见肾上腺髓质内的“肾上腺素细胞”或“去甲肾上腺素细胞”明显增多;使脑血流明显增加;对皮质功能有明显的作用[8],因此针刺十三穴可抑制多动症患儿兴奋脑电波变化。
静帅康方中重用酸枣仁养肝血,安心神,为君药,现代研究证明此药有较好的镇静、安神作用。白芍益阴养血柔肝,且配甘草酸甘化阴,濡筋缓急;天麻平抑肝阳,与上药相伍,滋养阴血、潜镇肝阳,使阴阳相匹配,共为臣药。佐以郁金等。诸药相伍,共奏益阴潜阳、安神定志、熄风镇静之功,使肝阳得潜,心神安宁,多动、注意力涣散、情绪行为异常等症自可消除。
聪脑益智方中人参、鹿角胶温阳健脾,养血填髓,聪脑益智,共为君药。干姜、肉桂温补脾肾之阳,以助恢复脾肾的正常功能,共为臣药。君、臣药相伍阴阳气血并补,脾肾同调。佐以远志、石菖蒲等。诸药合用,共奏温阳健脾,养血活血,开窍醒神,聪脑益智之功。 儿童多动症属于“脏燥”“躁动”范畴,由动静变化有所失制,阴静不足,阴不制阳,而阳动有余,阴阳失调所致。可分为阴虚阳亢、虚阳浮动两方面,小儿形质柔脆,稚阴未长,加之生机蓬勃,对阴精物质所需甚多,先天不足更易引起阴虚阳亢的变化;小儿阳气未充,易因后天失调,或他病所伤而虚,则阳虚不能根于阴,而致虚阳外浮,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而多动。十三穴都有镇静、宁心、安神的作用,结合中药口服治疗儿童多动症在即刻镇静疗效与总体疗效方面均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传统医学针刺配合天然纯中药可避免西药的副反应,为广大患病儿童开辟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有一定推广价值。但因本研究样本量较小,未对中药的药理作用进行深入研究,未对药物的相互影响进行临床观察,尚有一定局限性。
【参考文献】 [1] 高鸿云.儿童青少年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药物治疗进展[J].世界临床药物,2007,28(6):337341.
[2]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50.
[3] 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8.
[4]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出版社,1999:2.
[5] 吴希如,林庆.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基础与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51.
[6] 郝伟.精神病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0.
[7]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71.
[8] 邓春雷,殷克敬.实验针灸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314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