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窒息278例及相关因素分析
发表时间:2010-02-24 浏览次数:562次
新生儿窒息278例及相关因素分析作者:李长艳 刘艳泽 作者单位:110300 辽宁,新民市妇婴医院(李长艳 刘艳泽) 【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发生的相关高危因素,提高干预措施。 方法 对我院自2002年1月~2005年12月发生新生儿窒息的278例患者的高危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新生儿窒息为综合因素所致,分娩时高危因素94.24%,胎儿高危因素92.81%,母体高危因素63.31%。 结论 提高产前检查,对高危孕妇进行产时、产后的监测,综合分析可能发生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适时选择正确分娩方式终止妊娠,加强产、儿科合作,提高新生儿复苏技术,是降低新生儿窒息和病死率的关键。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分娩方式 新生儿窒息是指婴儿出生后无自主呼吸或呼吸抑制而导致的低氧血症和混合性酸中毒。国内发病率为5%~10%[1] ,是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将我院278例新生儿窒息及相关因素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2年1月~2005年12月产科共分娩新生儿9223例,发生新生儿窒息男婴149例、女婴129例,共278例,其中轻度窒息248例,占89.21%;重度窒息30例占10.79%,新生儿死亡者8例,占2.88%。足月儿237例,早产儿31例,过期产儿10例。2 结果 新生儿窒息发生的相关高危因素 新生儿窒息因素可由多种因素综合引起。本文分别对胎儿高危因素、分娩时高危因素、母体高危因素3个方面加以分析。 2.1 分娩时胎儿相关高危因素 因胎儿因素发生新生儿窒息258例,占本组病例的92.81%(见表1)。 表1 278例窒息儿的胎儿相关高危因素 略 2.2 分娩时高危因素 因分娩因素发生新生儿窒息262例,占本组病例的94.24%(见表2)。 表2 278例窒息儿分娩时相关高危因素 略 2.3 孕母相关高危因素 因孕母高危因素发生新生儿窒 息176例,占本组病例的63.31%(见表3)。 表3 孕母相关高危因素 略3 讨论 新生儿窒息根据其临床表现分为轻度窒息及重度窒息,我院应用Apgar评分法制定新生儿窒息程度,0~3分为重度窒息,4~7分为轻度窒息。新生儿窒息的严重程度按胎儿生后1min Apgar评分来判断,5min及10min Apgar评分多与预后有关,也可判断复苏效果。本组资料分析,许多产前及产时的相关高危因素都可导致新生儿窒息的可能,而且多数是多种因素同时存在。 3.1 导致新生儿窒息的胎儿因素主要有脐带异常,胎心率及羊水性状的改变。由于脐带受压,可使胎儿脐带血受阻,胎儿血氧降低,二氧化碳蓄积及代谢性、呼吸性酸中毒的出现,随着缺氧的延续,使胎儿在宫内呼吸运动加强及肛门括约肌的松弛,导致胎粪排出,混有胎粪的羊水被胎儿吸入,致使新生儿出生后出现窒息及吸入性肺炎。妊娠期慢性缺氧,使胎儿生长受限。分娩时急性缺血最终可能导致缺血缺氧性脑病及脑瘫等终身残疾[2] 。须引起我们重视的新生儿窒息常是胎窘的延续,胎儿在宫内乏氧越严重,新生儿窒息也越严重[3] 。如出现羊水Ⅲ度污染;或胎心监护显示频发重度变异或晚期减速,应尽快终止妊娠。 3.2 分娩时高危因素可使母胎间血氧运输与交换发生严重受阻,必然影响到胎儿氧的供应,导致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另外产程长,孕妇长期精神紧张,疲乏,脱水等情况也可造成过度换氧,造成酸碱平衡失调,也可使胎儿pH值下降,可采集胎儿头皮血进行血气分析。总之,分娩过程中要掌握好剖宫产指征,如手术指征明确,应及时手术终止妊娠。但近几年来因多种社会因素造成剖宫产术后发生新生儿湿肺窒息的也不在少数,不容忽视。 3.3 与孕母有关的高危因素中,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占23.86%,由于胎盘浅着床及血管痉挛导致胎盘供血不足,以及胎盘功能下降等可导致胎儿生长受限,胎窘以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胎膜早破可使早产率、宫内感染率升高,使围产儿病死率增加。胎盘早剥、前置胎盘是妊娠中晚期出血最常见原因,可使母体缺血;胎盘气体交换障碍可导致胎窘,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另外过期妊娠可使胎盘功能下降,妊娠合并心脏病、急性感染可使胎儿供氧不足等均可导致胎窘,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增加。 3.4 预防措施 新生儿窒息的各种相关高危因素均可通过病史、体检、实验室检查、超声、胎心监护等手段进行分析,应不断加强产前、产时对胎儿、孕母的监护,及时发现处理高危因素,防止产程延长,及时发现纠正胎窘,适时选择正确分娩方式及终止妊娠,在最大程度上尽量避免或减少新生儿窒息,从而降低新生儿病死率及残伤儿的发生率。【参考文献】 [1] 杨锡强,等主编.新生儿窒息·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18. [2] 乐杰主编.胎儿宫内窘迫.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6:143. [3] 韩立桂.新生儿窒息产科原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0,15(3):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