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麻疹127例临床特点分析
发表时间:2010-02-09 浏览次数:478次
婴儿麻疹127例临床特点分析作者:韩永辉, 佟桂莲, 韩小芳, 张丽瑶 作者单位:110006 辽宁 沈阳,沈阳市传染病院 【摘要】 目的 分析婴儿麻疹的临床特征。方法 沈阳市传染病院于2006-01~2006-12,对收治的127例婴儿麻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全年散发,3~5月份为发病高峰(82例),占全年发病的64.6 %。②小月龄患儿发病率上升,主要为5~10月龄(106例),占83.5 %,其中5~8月龄(75例)占59.1 %。③外来流动人口(主要为农村到城市务工者)子女发病率高,占64.6 %。④临床症状典型,皮疹典型为充血性斑丘疹,口腔麻疹黏膜斑(Koplik's spots科氏斑)明显。并发症:肺炎、喉炎、肝脏损伤、心肌损伤为主。结论 为减少婴儿麻疹发病,应提高基础免疫覆盖率、及时率,以及接种质量;适当提前婴儿的初免年龄至6月龄;对育龄妇女可适时进行麻疹疫苗复种。 【关键词】 麻疹; 婴儿; 临床特征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是小儿常见的传染病之一。我国自1965年广泛推行麻疹疫苗接种以来,麻疹的发病得到有效控制。但是近年来婴儿麻疹的发病率有所增加[1]。现对收治的127例婴儿麻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06-01~2006-12收治127例婴儿麻疹,男86例,女41例,男∶女为2.1∶1;外来流动人口(主要为农村到城市务工者子女)82例、本市长驻居民子女45例,比例为1.8∶1。全部病例符合《传染病学》的诊断标准[2]。年龄最小为52 d,1月龄0例,2月龄1例,3月龄3例,4月龄4例,5月龄10例,6月龄14例,7月龄19例,8月龄32例,9月龄20例,10月龄11例,11月龄5例,12月龄8例。患儿主要为5~10月龄(106例),占83.5 %,其中5~8月龄(75例)占59.1 %,9~10月龄(31例)占24.4 %。 1.2 发病月份 1月份5例,2月份9例,3月份23例,4月份34例,5月份25例,6月份15例,7月份13例,8月份1例,9月份1例,10和11月份无,12月份1例。集中在3~7月份,共110例,占全年发病的86.6 %。以3~5月份最多为82例,占全年发病的64.6 %。 1.3 麻疹疫苗接种史 有明确麻疹疫苗接种史者31例,未接种者79例,接种史不详者17例。发病半个月内接种麻疹疫苗者25例。 1.4 麻疹接触史 29例有明确麻疹接触史,其中10例母亲分别在婴儿发病前10~20 d患过麻疹;19例诉周围环境中有麻疹患者,但无接触史;79例否认接触史。 1.5 母亲麻疹疫苗接种史 127例母亲中年龄最大34岁,最小20岁。41例接种过麻疹疫苗,48例未接种过麻疹疫苗,38例免疫史不详(其中16例母亲幼时患过麻疹)。 1.6 临床表现 127例患儿均有发热,大多数为稽留热,至出疹期体温达到最高,体温多在38~40.5 ℃。热程3~10 d,随着皮疹消退,体温很快下降。同时伴有哭闹、流泪、流涕、畏光、双眼球结膜充血、拒食、呕吐、腹胀、腹泻。127例患儿均出现皮疹,在病程的1~7 d开始出疹。有16例以皮疹为首发症状,出疹1~2 d后方出现发热。皮疹持续4~10 d。68例皮疹先于耳后、发际,渐及额面部、颈、胸、背、腹及四肢,最后达手掌及足底;19例自颜面部开始;有23例以躯干部皮疹为首发部位;17例自手、上肢、下肢出疹。72例为暗红色充血性斑丘疹,部分融合成片;21例呈现出血性皮疹,皮疹消退后留有明显浅褐色色素斑,并伴有糠麸样脱屑。71例患儿颊黏膜见口腔麻疹黏膜斑(Koplik's spots科氏斑)为白色小点,19例两侧颊黏膜见多个科氏斑,互相融合。24例有明确麻疹疫苗接种史患儿,热程短而中毒症状轻微,未见科氏斑,皮疹稀疏不典型,以躯干部或四肢首见皮疹且很快消退,预后良好。 1.7 并发症 127例中并发肺炎59例,出现肺部啰音,胸部摄片见模糊斑片影;喉炎61例,出现明显声音嘶哑,呛咳;心肌损伤73例,既往均无心脏病史,心肌酶谱有不同程度升高,以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异常为主,其中心电图可出现ST-T改变,心律不齐,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肝脏损伤67例,肝功酶谱不同程度升高,以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异常为主;高热惊厥者5例。无合并脑炎病例。 1.8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WBC>10.0×109/L 39例;<4.0×109/L 41例,介于2者之间35例,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12例未检查血常规。麻疹病毒抗体检测IgM抗体为阳性102例,占80.3 %;余25例麻疹病毒IgM抗体为阴性。 1.9 治疗及转归 全部患儿均给予卧床休息、抗病毒、对症支持综合治疗;对有合并症者,给予相应对症治疗。本组患儿均好转或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2 讨论 麻疹是一种传染性强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自然患病后有持久性免疫力,成人多因在儿童时患过麻疹获得免疫力而很少发病。6月龄内婴儿由于在出生时从母体获得了特异性抗体,很少患麻疹。但是近年来婴儿麻疹的发病率明显上升。本组127例婴儿麻疹发病以5~10月龄为主,占83.5 %,其中5~8月龄占59.1 %。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我国自1965年广泛推行麻疹疫苗接种以来,麻疹的发病率明显下降。目前的婴儿母亲大多没有自然感染过麻疹,虽经预防接种,但是麻疹的人工免疫产生的抗体弱,保护期限较短,一般认为麻疹疫苗接种后5~6年免疫力消失,最长不超过12~15年[3],又没有及时加强免疫。或未接种过疫苗,使其母体内抗体水平较低,因而通过胎盘的抗体,不能很好地保护婴儿,增加了所生婴儿麻疹的患病风险[4]。②婴儿体内麻疹抗体水平下降较快。林峰等[5]报道对350例8月龄内婴儿的麻疹抗体进行动态检测,阳性率从小于1月龄的100 %逐渐下降至8月龄的15.6 %,已达不到保护作用。易感婴儿主要集中在4~8月龄。因此8月龄内的婴儿易成为麻疹的易感者。③我国现行计划免疫规定麻疹疫苗初免年龄为8月龄,由于部分婴儿未到初免月龄,未能及时获得免疫而发病。有关资料表明,麻疹疫苗免疫后的母体胎传抗体水平在婴儿5~8月龄时很低[6],难以保护初免前婴儿,使其成为麻疹易感者。本文5~8个月婴儿发病就占59.1 %。④流动人口尤其是农村地区家长卫生意识淡漠,未及时给适龄婴儿进行麻疹疫苗接种,出现免疫空白,增加了暴露机会。加上流动人口多为农民工,从农村到城市务工,因生活环境卫生条件差、集体居住,故易感染和传播。本组病例中外来流动人口(主要为农村到城市务工者)子女发病占64.6 %。⑤麻疹野病毒株的基因和抗原发生变异[7]。长期以来一直认为,麻疹病毒相对稳定,但国际上近年发现麻疹病毒的基因和抗原已发生了变异,H基因和N基因是变异最大的基因。根据H或N蛋白的基因序列同源性的差异,WHO将麻疹病毒划分为8个基因组,共23个基因型[8]。在我国流行的主要是H基因组的H1基因型,人群对其缺少足够的免疫力,一旦暴露于其中,就成为易感者,很容易患病。⑥由于婴儿免疫功能发育不完善,细胞免疫功能差,病毒毒力较强而致发病。小婴儿患麻疹后CD4+、CD8+比值明显降低,机体处于免疫抑制及失调状态[9]。亦有人认为可能与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受感染有关。 本组麻疹的临床特点:①全年散发,3~5月份为发病高峰,占全年发病的64.6 %。②外来流动人口(主要为农村到城市务工者)子女发病占64.6 %。③小月龄患儿发病数上升,患儿主要为5~10月龄,占83.5 %,其中5~8月龄占59.1 %。④起病急,大多临床表现较典型,多有不同程度上呼吸道症状,高热者多见,皮疹发生率高,多为典型皮疹,疹退后留有色素沉着,科氏斑多见。消化道症状明显,腹泻者多见。⑤并发症以肺炎、喉炎、肝脏损伤、心肌损伤多见,治疗后好转较快,预后良好,无死亡病例。 目前接种麻疹疫苗仍是控制麻疹的最有效预防措施。应做好流动人口的计划免疫工作,提高基础免疫覆盖率、及时率,以及接种质量。减少漏种和无效接种,消除免疫空白人群。建议适当提前婴儿的初免年龄至6月龄[10],并对育龄妇女可适时进行麻疹疫苗复种,以提高胎传抗体水平,减少初免年龄内婴儿的发病率[11]。在麻疹流行季节要加强健康宣教,应尽量避免带婴儿到人群聚集的场所,室内注意通风、消毒等,并避免8月龄内婴儿与麻疹病人接触,若已有接触应立即注射丙种球蛋白,以提高被动免疫力[12]。【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 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28-732. [2]彭文伟. 传染病学[M]. 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5-88. [3]宁博,李宽智,张清明. 麻疹105例临床分析[J]. 陕西医学杂志,2002,31(3):202-203. [4]熊菀,刘作义,裴伦. 儿童麻疹372例临床特点分析[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3,18(3):171-172. [5]林峰,白松涛,刘渠,等. 麻疹胎传抗体水平动态监测[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5,21(1):87-89. [6]周军芳,陶志华. 控制小月龄婴儿麻疹发病的对策[J]. 职业与健康,2006,22(11):845-846. [7]许文波,朱贞,张珍英,等. 麻疹野病毒H1基因型在中国流行的分析[J]. 中国计划免疫,2003,9(1):1-8. [8]Smit SB,Hardie D,Tiemessen CT. Measles virus genotype B2 is not inactive:evidence of continued circulation in Africa [J]. J Med Virol,2005,77(4):550-557. [9]韩国强,张桂连. 麻疹患儿免疫状态的探讨[J]. 温州医学院学报,2002,32(4):237-238. [10]邓慧玲,常荣芬,张素梅,等. 西安地区8月龄内母婴配对174例麻疹抗体测定结果分析[J]. 陕西医学杂志,2005,34(1):123-125. [11]魏兴武,苏黎,叶永青,等. 婚前育龄妇女接种麻疹疫苗免疫效果观察[J]. 中国公共卫生,2005,21(8):924-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