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儿科学》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体质与免疫功能关系的探讨

发表时间:2010-02-23  浏览次数:514次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体质与免疫功能关系的探讨 作者:李丽华,陈小风,杨铭昊,吴淑莲,田慧    作者单位:528200 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南海妇产儿童医院儿科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体质类型的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等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取符合本研究诊断、纳入、排除标准的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患儿,对其进行中医体质分型,并进行外周血T淋巴细胞 (CD3+,CD4+,CD8+,CD4+/CD8+)、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的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所得数据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结果 (1)复感儿均为偏颇质,以气虚体质型为多(58%);(2)气虚体质组与其他体质组的IgA,IgG,CD4+,CD4+/CD8+均较正常对照组降低,CD8+较正常组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或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但气虚体质组与其他体质组的IgA,IgG,CD4+/CD8+,CD8+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气虚体质组较其他体质组CD4+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从复感儿的体质类型分布来看,复感儿均为偏颇质,气虚体质型是复感儿的主要体质型;(2)气虚体质型、其他体质型复感儿的T淋巴细胞 (CD4+,CD8+,CD4+/ CD8+)、免疫球蛋白(IgA,IgG)与正常组比较均有一定程度的紊乱;(3)T淋巴细胞(CD3+,CD8+)、免疫球蛋白(IgA,IgG)作为复感儿体质分型的客观指标依据不足,但CD4+的表达有助于区分气虚体质型与其他体质型两种体质类型,为RRTI气虚体质型提供一个可参考的指标,但CD4+的表达最终能否作为规范RRTI体质类型的客观化指标,尚需要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反复呼吸道感染;体质;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儿童    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RRTI)是儿科最常见的疾病,现代医学多认为该病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免疫功能异常及营养物质缺乏。而中医则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分属于“体虚感冒”、“久嗽”、“肺炎喘嗽”、“自汗”等疾病范畴,均为体虚易感邪所致[2]。本文旨在对100例RRTI患儿(简称复感儿)的体质类型及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的免疫功能进行检测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805~200901南海妇幼保健院儿科住院的符合RRTI诊断标准的患儿100例,对其进行中医体质辨质分型,并取保健门诊部年龄在2~5岁的健康儿童属中医体质平和型者30例作为对照组。  1.2  复感儿的诊断及体质分型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20071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组及《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修订的反复呼吸道感染判断条件[3]。  1.2.2  中医体质诊断标准   参照温振英对小儿的体质分型标准:(1)阴阳气血平衡和谐型(平和型):面色黄白有光泽,无盗汗自汗,大便每日1次,成形不干躁,饮食,食欲适度,舌色淡红,舌苔薄白或白,舌体正常,脉滑或和缓。(2)滞热型:面色红润,大便干燥,食欲好,嗜肉脂甜食,舌色红,苔黄厚或腻,脉滑数。(3)脾胃气虚型(气虚型):面色恍白或萎黄,自汗乏力,大便溏软,每日2~3次,舌色淡,舌体胖有齿痕,苔薄白,脉细。 (4)脾胃阴虚型(阴虚型):面色黄白无华,大便干,喜食冷饮,盗汗,舌色或淡或红,舌体必瘦、必嫩,苔少或无,若有苔无论厚薄必有裂纹或剥脱,脉细。(5)脾胃气阴两虚型(气阴两虚型):自汗盗汗,或有气虚型、阴虚型主征,或有气虚型面诊并有阴虚型的舌象[4]。  1.3  纳入标准   (1)符合RRTI诊断标准及上述体质分型者;(2)病程为0.5~1.5年;(3)男女性别不限,年龄在2~5岁;(4)知情同意,其父母同意参与该项研究,并如实回答研究者问题者。  1.4  排除标准   (1)非诊断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2)拒绝行免疫功能检测的患儿;(3)年龄在2岁以下、5岁以上的患儿;(4)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患儿;(5)合并有心、肝、肾和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6)前1个月用过免疫抑制剂及免疫增强剂者;(7)胃食管反流者;(8)合并先天性肺发育不良或肺结核者。  1.5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1)血清IgG,IgM,IgA测定受检者抽取静脉血3 mL,置于加盖试管内,离心分离血清,离心速度为3 000转/min,采用日本日立公司7180全自动生化机,应用浙江伊利康公司生产的免疫生化试剂。(由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南海妇女儿童医院检验科提供)。(2)血清CD3+,CD4+,CD8+测定受检者抽取静脉血2 mL,置于加盖试管内,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南海妇产儿童医院检验科分离血清后,标本送至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进行检验,采用的是美国BD公司生产的临床型流式细胞仪FACSCalibur,应用双激光四色采集和分析系统,同时对光散信号以及四种荧光信号共六个参数进行分析。  1.6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分类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两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三组以上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所得的计量资料均进行方差齐性检验,方差不齐时采用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2  结果  2.1  体质类型的构成比   表1可见复感儿均为偏颇体质,且分布不均,其中气虚型是复感儿的主要体质类型。表1  复感儿各体质类型分布比较(略)  2.2  各组性别构成、年龄、病程比较   除气虚体质型外,其他体质类型病例数较少,故将其统归于其他体质型范畴进行统计分析,对气虚型、其他体质型及对照组之间年龄、性别、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年龄、病程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性别构成采用卡方检验,均P>0.05),见表2。表2  RRTI不同体制类型患儿及正常对照组儿童性别构成、年龄、病程比较(略)  2.3  各组检测指标水平的比较   三组儿童免疫球蛋白检测结果比较经单因素方差分析,Bonferroni法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气虚体质组与其他体质组的IgA,IgG质量浓度较正常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但气虚体质组与其他体质组的IgA,IgG质量浓度比较,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组IgM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表3  RRTI不同体制类型患儿及正常对照组儿童免疫球蛋白检测结果比较(略)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bP<0.05。  2.4  三组儿童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比较   经单因素方差分析,Bonferroni法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气虚体质组与其他体质组的CD4+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气虚体质组与其他体质组CD4+水平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气虚体质组下降为著;气虚体质组与其他体质组的CD8+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气虚体质组与其他体质组的CD8+水平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气虚体质组与其他体质组的CD4+/CD8+比值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有所下降,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但气虚体质组与其他体质组的CD4+/CD8+水平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4。表4  RRTI不同体制类型患儿及正常对照组儿童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比较(略)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P<0.05;与其他体质组比较,bP<0.05。3  讨论  3.1  复感儿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点   中医体质学说认为,个体体质的特异性可以导致个体对某些致病因子有着易感性或对某些疾病有着易罹性、倾向性。祖国医学文献中无“复感儿”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分属于“体虚感冒”、“久嗽”、“肺炎喘嗽”、“自汗”等疾病范畴,均为体虚易感邪所致[2]。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选用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建立的《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O为资料来源,以1989~200402研究小儿RRTI证型的文献为研究对象,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证型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小儿RRTI病性属虚证者占病例总数的78.22%[5]。  江育仁[6]应用中医学理论,并根据患儿的表现特点,进行临床观察分析,揭示了本病的发病机制关键是“不在邪多,而在正虚”,正如中医所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结合现代免疫学观点“中医正气的作用与免疫功能相类似”,认为本病由于正气不足,影响免疫功能,抗邪能力下降而致[7]。由此可知,正气不足是复感儿发病的关键,而正气的强弱、正气内在的倾向性是个体体质所决定的,说明了复感儿的发病与正气不足、正气虚弱的体质有关。本临床研究共收集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病例100例,其中气虚体质型患儿占58%,为复感儿主要的体质类型,佐证了既往对RRTI病因病机的研究:“本病关键不在邪多,而在正虚”。  3.2  复感儿与T淋巴细胞及免疫球蛋白的分析   本研究如表3所示,气虚体质组与其他体质组的CD4+,CD4+/CD8+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降低,CD8+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文献资料研究结论一致 [8,9]。T淋巴细胞介导机体的细胞免疫,可用来判断某些免疫缺陷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其数值的升高或降低均显示其机体的免疫系统的异常[10]。CD4+是T辅助/诱导细胞(Th/Ti)的表面标志,CD4+T细胞具有辅助T细胞转变成效应细胞、B细胞转化成浆细胞以及活化巨噬细胞等功能,起辅助、诱导细胞及体液免疫的作用。CD4+T淋巴细胞减少,辅助细胞毒作用减低,T淋巴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2和γ干扰素也减少,自然杀伤细胞活性下降。CD8+是T抑制/杀伤细胞(Ts/Tc)的表面标志,CD8+T细胞具有细胞毒效应,它能抑制T细胞活化、抑制B细胞产生抗体,起抑制细胞及体液免疫的作用。Th细胞是机体免疫应答的中心细胞,CD4+/CD8+T(Th/Tc)比例变化反应机体的免疫功能状况,比例升高表明免疫功能亢进,比例降低表明免疫功能低下。T淋巴细胞亚群之间保持正常的比例是形成正常免疫应答的基础,其比值降低,表明机体处于免疫抑制状态,抗感染能力降低[11]。本研究结果表明复感儿的CD4+,CD4+/CD8+水平明显下降,CD8+升高,提示CD4+,CD8+之间的平衡失调,这可能是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原因,同时也可能是病原体反复感染机体反应的结果。    免疫球蛋白作为体液免疫中重要效应分子,通过特异性结合抗原、激活补体、调理吞噬及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等方式,发挥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卓安山[12]测定了16例复感儿外周血B细胞及其体外产生免疫球蛋白的能力,结果表明复感儿外周血IgG+B细胞和1gA+B细胞数量减少,其B细胞体外产生IgG和IgA能力下降,与正常儿童比较,差异显著,IgM+B细胞数量和体外产生IgM能力与正常儿童比较无明显变化。本研究结果表明,复感儿的气虚体质组与其他体质组的IgA,IgG均较正常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这与文献资料的研究理论[12]相一致,提示本病存在一定程度的体液免疫功能紊乱。  人体免疫系统分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体液免疫是由抗体介导的。抗体的产生不但需要产生Ig(immunoglobulin,免疫球蛋白)的B细胞,也需要T细胞的辅助。越来越多的研究资料表明[13,14],几乎所有T细胞免疫缺陷者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B细胞功能障碍。因为B细胞表达和分泌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受T细胞调节,当CD4+细胞减少或功能低下时,其产生淋巴因子协助B细胞产生抗体的能力也相对地减弱,从而导致体液中IgG,IgA含量下降。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导致体液免疫功能改变,血清免疫球蛋白消耗增多,最终引发反复呼吸道感染。因此认为细胞免疫功能失调在RRTI的发病机制中占主导地位。  3.3  复感儿中医体质类型与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的关系探讨   孔庆芳[15]认为中医学肺系防御外邪的功能与现代医学的细胞免疫类似。推测现代医学的免疫功能低下或紊乱与中医的“正气不足”在一定范围内类似。  现代医学防治反复呼吸道感染,已进展到直接针对内在病因,改善免疫指标,取得了明显的疗效。但临床发现仍有不少复感儿停药后病情反复,疗效不甚满意。这可能和中医体质类型有关。故了解复感儿不同中医体质类型的免疫功能特点,对复感儿的临床防治具有重大意义。    本研究结果如表2、表3所示,气虚体质型与其他体质型复感儿的IgA,IgG,CD4+,CD4+/CD8+均较正常对照组降低,CD8+较正常对照组均升高,但气虚体质型与其他体质型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水平并不完全一致,这提示了中医体质类型与某些免疫功能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检索近年文献,关于复感儿体质类型与免疫功能关系的研究,潘瑛[16]发现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IgG发生改变的多见于中医分型肺虚患儿,IgA出现异常多见于临床中医分型脾虚型患儿中,钟柏松等[17]对87例易感儿(其中肺脾质24例,脾肾质63例)进行免疫球蛋白检查,并与均衡质49例对照,结果显示易感儿肺脾质和脾肾质均存在免疫功能不同程度的低下,均佐证了复感儿某些免疫功能低下与中医体质类型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本研究结果显示,气虚体质型及其他体质型复感儿IgA,CD4+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降低,且以气虚体质型患儿下降为著,提示气虚体质型复感儿免疫功能的紊乱程度可能比其他体质型复感儿明显。但因本研究收集病例数有限,体质类型分析不够全面,具体结论尚需进一步研究与证实。3.4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CD4+表达下降的临床意义  气虚体质型和其他体质型复感儿的CD4+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气虚体质型及其他体质型复感儿的CD4+水平明显降低,且气虚体质型复感儿CD4+水平与其他体质型复感儿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体质型复感儿CD4+水平明显降低,这不仅将RRTI与正常儿童区分开来,也把复感儿的气虚体质型与其他体质型这两种体质类型区分开来,提示CD4+的水平可能可以作为区分RRTI气虚体质型与其他体质型两个体质类型的客观化指标之一,为RRTI气虚体质型提供一个可参考的指标,但因本研究对体质类型分析不够全面,CD4+的表达最终能否作为规范RRTI体质类型的客观化指标,尚需要进一步研究。【参考文献】   [1]胡仪吉.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纪要[J].中华儿科杂志.1998,26(1):4041.  [2]张桂菊,曹宏.浅谈祖国医学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机理的认识[J].甘肃中医,2004,17(5):19.  [3]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概念和处理原则[J].中华儿科杂志,2008,46(2):108110.  [4]郑军,温振英,樊惠兰.健康儿童中医体质类型调查研究初探[J].中国医药学报,2000,15(2):4142.  [5]游金勇,王力宁.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证型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广西中医药,2005,28(1):5154.  [6]郁晓维.不在邪多而在正虚——江育仁教授防治呼吸道复感儿的经验[J].现代中医药,2004,25(4):79.  [7]周健铖.中药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100例临床观察[J].新中医,2004,36(5):3536.  [8]常洪霞,倪金平.108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J].中华儿童保健杂志,1996,4(4):221222.  [9]曾伟斌.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细胞免疫功能探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11(10):1415.  [10]左连富.流式细胞术与生物医学[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23.   [11]Haqqqvist B,Huhman P.Efects of deviating the TH2response inmurine mercuryinduced autoimmunity towards a TH1respons[J].Clin Exp Immuno,2003,134(2):202209.  [12]卓安山,李凤山,黄强,等.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B细胞及其体外产生19能力测定[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9,14(4):234235.  [13]薛幸,戚世芳.反复呼吸道感染120例[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2,17(3):216.  [14]杨善浦,吴叶健,吴月超,等.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免疫功能状态变化的临床意义[J].现代实用医学,2007,19(2):128129.  [15]孔庆芳.试谈“复感儿”的正气与免疫[J].江西中医药,1999,30(4):59.  [16]潘瑛.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免疫球蛋白改变的临床分析[J].镇江医学院学报,2001,11(6):780781.  [17]钟柏松,苏树蓉,石锦萍,等.易感儿体质与体液免疫变化的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9,11(3):3839.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