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儿科学》

小儿腮腺炎并脑膜脑炎60例临床及脑电图分析

发表时间:2009-06-08  浏览次数:808次

 【关键词】  脑膜脑炎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儿腮腺炎并脑膜脑炎临床及脑电图的早期辅助诊断价值。 方法  分析60例腮腺炎合并脑膜脑炎患儿临床表现、诊断及其脑电图、颅脑CT等辅助资料并与随机选择单纯腮腺肿大患儿30例进行脑电图对照观察。 结果  腮腺炎合并脑膜脑炎是腮腺炎最常见并发症。本组资料占31.25%,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头痛、呕吐、嗜唾及脑膜刺激征。少见惊厥与昏迷,大多预后良好。脑电图在腮腺炎脑膜脑炎患儿早期检查中出现明显异常改变并与患者病情、病程呈平行关系。 结论  脑电图检查对腮腺炎脑膜脑炎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脑膜脑炎 腮腺炎 脑电图        流行性腮腺炎是小儿早期常见呼吸道急性传染病,常常合并脑膜脑炎对儿童健康危害较大。我院儿科2001年1月~2004年1月,3年间收治腮腺炎患儿192例,其中经脑脊液检查证实合并脑膜脑炎者60例,现报告分析如下,并就脑电图对其辅助诊断价值予以探讨。

  1 临床资料       1.1 年龄与性别 60例年龄最小2.6岁,最大14岁,其中3岁以前婴幼儿3例,4~6岁学龄前儿童14例,7~14岁学龄儿童43例,占总数71.67%,以学龄儿童发病居多。男44例,女16例,男性患儿居多数。      1.2 发病季节与地区 春季发病22例(36.67%),夏季13例(21.67%),秋季8例(13.33%),冬季17例(28.33%),四季均有发病但以冬春季节发病居多。24例有腮腺炎密切接触史。48例来自市区,12例来自市郊,发病呈集中流行趋势。      1.3 症状与体征 见表1。       表1 小儿腮腺炎并脑膜脑炎60例症状及体征(略)       60例中93.3%的病儿有发热,其中低热8例,中等热16例,高热32例。全部病儿均有头痛,以前额阵发性隐痛居多,呕吐49例,6例喷射性呕吐,所有病例病程中均出现过腮腺肿大,14例左侧肿大,发病较急,头痛呕吐及脑膜刺激征最早于腮肿后1天,最迟为腮腺大后11天出现,4例脑部症状发生于腮腺肿大之前,4例出现神经症状时腮肿已消退。      1.4 实验室检查 周围血白细胞>10×10 9 /L8例,最高16.7×10 9 /L,<4×10 9 /L4例,最低3.1×10 9 /L,48例在(4~10)×10 9 /L之间,分类值淋巴略高,60例均做过1次以上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验,以首次脑脊液检查结果统计,59例外观清,1例略混浊,蛋白定性36例阳性,15例弱阳性,白细胞(0~0.01)×10 9 /L8例,(0.011~0.1)×10 9 /L24例,(0.101~0.5)×10 9 /L20例,(0.501~1.0)×10 9 /L6例,>1.0×10 9 /L2例,分别为1.04×10 9 /L,1.6×10 9 /L。37例做了白细胞分类,28例以淋巴值为主(75.68%),蛋白定量48例,35例高于正常值,最高0.1/L,糖定量44例,29例稍高于正常值,氯化物定量多在正常范围。血尿淀粉酶检查20例,8例尿淀粉酶增高,6例血淀粉酶增高,心电图22例,房早、室早各1例,2例心动过缓。      脑电图检查34例,24例异常,占70.58%,轻度异常14例,中度异常8例,重度异常2例,表现为慢波增多或中至长程出现的高幅慢波。头颅CT检查25例,23例正常2例异常,1例双侧低密度灶,1例左侧低密度灶。      1.5 治疗 局部肿胀者用青黛或仙人掌外敷,所有病例均给予大剂量VitB、VitC、能量合剂等治疗。除高热给予物理及药物降温,惊厥给予止惊剂外,56例用过1次以上20%甘露醇,按1~2g/kg次计算,时间最短1天,最长7天,平均3.5天。48例静滴地塞米松,剂量0.3~0.5mg/kg?d,最短2天,最长9天,平均4.4天。住院最短6天,最长21天,平均12天,均痊愈出院。

 2 讨论       2.1 诊断与鉴别诊断 腮腺炎合并脑膜脑炎(以下简称腮脑)是腮腺炎最常见合并症。国内统计10%~25%,本组住院腮腺炎患儿192例,腮脑60例,占31.25%,略高于国内资料,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嗜睡及脑膜刺激征,重症则发生惊厥、昏迷。神经系症状于腮腺发生后3~10天出现,也可在腮肿前1~2周腮肿后2~3周出现。其诊断依据:(1)中枢神经系症状或体征;(2)病程中有腮肿和(或)颌下肿胀史;(3)脑脊液常规生化检验阳性。本组病例全部符合上述标准 [1] 。腮脑症状若在腮肿后或腮肿同时出现易被诊断,脑炎症状若在腮肿之前发现特别是少数病例单独出现脑膜脑炎症状而不伴有腮肿时容易误诊。本组有1例发生于春季,发热后出现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被诊断为流脑入院,第5天出现双侧腮腺对称性肿大,详细询问病史,有腮腺炎密切接触史,查血尿淀粉酶均增高,诊断为腮脑,应注意的是个别流脑患儿可伴有双侧腮腺肿大 [1],流脑发生腮肿常呈对称性轻度肿,不伴颌下腺肿大,皮肤有淤点淤斑,周围血白细胞明显增高,中性增高,脑脊液涂片可找到脑膜炎双球菌以资鉴别。乙脑季节也应与腮脑鉴别,应依靠详细询问腮腺炎密切接触史,尿淀粉酶或脑脊液中分离出病毒或恢复期血清中出现特异性抗体得出诊断 [2,3] 。      2.2 临床分型 按临床分为轻、中、重型 [2] 。轻型:频繁呕吐及(或)头痛;中型:频繁呕吐,头痛,嗜睡和(或)脑膜刺激征阳性;重型、头痛,呕吐、嗜睡,脑膜刺激征阳性及(和)出现惊厥,昏迷。本组按上述标准分型,轻型25例(41.7%),中型32例(53.3%),重型3例(5%)。绝大多数为轻中型病例故预后好,不留后遗症,临床分型有利于判断预后。      2.3 脑电图对腮脑的诊断价值 腮脑临床症状比较轻,特别是轻型患儿仅有头痛呕吐症状容易漏诊。国内外文献均报道脑电图(EEG)检查可提高腮脑的诊断率 [2] 。本文共做EEG检查34例,异常24例,占70.58%。通过观察发现EEG检查与病程关系密切。中枢神经症状出现1~6天内查EEG26例,异常20例,异常率76.92%,其中1~3天检查8例全部异常,病程7~10天检查8例异常4例,异常率50%,越是早期检查阳性越高,6例EEG中度异常患儿1周后复查,1例仍中度异常,2例恢复正常,3例为轻度异常。2例EEG重度异常患儿10天后复查EEG1例为中度异常,1例轻~中度异常,EEG随病情而逐渐好转。EEG异常程度也与临床类型有关系。EEG中度异常8例,其中6例为中型病例,1例为轻型病例,1例为重型病例,轻度异常14例,11例为轻型病例,3例为中型病例,重度异常2例,1例为重型病例,1例为中型病例。      随机选择单纯腮腺炎伴发热患儿30例,做EEG与腮脑患儿EEG对照,异常3例,异常率10%,3例异常者2例轻度异常,1例中度异常但既往有癫痫病史,3例腰穿脑脊液检查均正常。经统计学处理t=2.335,P<0.05,差异有显著性,说明单纯腮肿发热脑电图与腮脑脑电图异常率有显著差异。通过腮脑患儿EEG观察,我们认为:腮腺炎合并脑膜脑炎时EEG异常出现时间早,EEG检查为无创伤性、家长易接受,虽无特异性但对疑似腮脑患儿仍不失为较好的辅助诊断方法,阳性则可做为腮脑的诊断依据,EEG对腮脑有一定的早期诊断价值。      2.4 治疗及预后 腮脑急性期应加强支持及对症处理。除退热脱水外可给予补液,神经营养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有抗炎、抗毒、抗过敏作用,可以改善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过程,避免神经组织遭受严重损害,有利于消除症状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3] 。本组48例选用地塞米松治疗对病状改善有较好疗效。地塞米松抗炎作用强,而水、钠潴留作用小。本组病例平均住院12天全部痊愈出院,无明显后遗症发生,可能与轻、中型病例占绝大多数有关。文献报道本病大多预后良好,仅个别患儿发生后遗症,本组病例与报道相一致。 参考文献       1 赵秀琴,耿卫国,邓红真.流行性腮腺炎并脑膜脑炎283例临床分析.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1,3(2):199-201.      2 于毅.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诊治策略探讨.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1,16(9):540-542.      3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56-762.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