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绿假单胞菌111株耐药谱分析
发表时间:2014-08-27 浏览次数:711次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E)是条件致病菌,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引起多种感染,是医院感染的最重要致病菌,目前是国内医院常规分离细菌中分离率很高的细菌。内酰胺类抗生素是NCCLS推荐治疗PAE感染的最主要抗生素,但是,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不合理应用,导致大量多重耐药PAE产生。为了解该菌在我院的耐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对我院分离到的111株PAE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
1材料与方法
1.1菌株来源2012年6~12月我院各临床科室送检的标本(同一患者的多次分离株按第1次进行分析)。
1.2细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美国德灵Microscan Walk Away40系统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质控菌株标准菌株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购自贵州省临床检验中心。药敏纸片购自英国Oxou公司,药敏纸片包括阿米卡星、氨曲南、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噻肟、环丙沙星、头孢吡肟、庆大霉素、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哌拉西林、替卡西林/棒酸、妥布霉素。结果判定依据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⒏)标准。
2结果
2.1一般情况111株PAE来源于104例病人,男71例(64巧),女40例(36%),男女比例为1:1.7759菌株来源年龄分布以老年人所占比例最高,占狃%,其次是中年人,所占比例为23%,见表1。111株铜绿假单胞菌中,85株来源于痰液,分布率达76.58%,其次分别为:尿9株(8.11%),伤口分泌物6株(5.41%),腹水3株(2.7%),胸水、脑脊液各2株(分布率均为1.8%),血、胆汁、导管尖端、右胫骨髓腔内容物各1株(分布率均为0.9%)。
2.2科室分布重症监护病房30例(27,0%),脑外科27例(24.3%),急诊科22例(19.8%),呼吸内科6例(5,4%),介人科4例(3.6%),心血管内科3例(2.7%),肾病风湿科、神经内科、胸外科、肝胆外科、泌尿外科、儿科各2例(各占1.9%),新生儿科、血液科、内分泌科、感染科、耳鼻喉科、消化内科、门诊各1例(各占0.9%)。
2.3药敏情况见表2。
3讨论
铜绿假单胞菌分布广泛,黏附力强,易于定植,且易形成生物被膜而难以清除,引起的感染多为医源性感染囵。老年患者呼吸器官退化,呼吸功能及咳嗽反射减弱,肺组织弹性减弱等导致排痰功能降低,同时免疫力低下[7],更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标本中的分布以痰为主,近年国内报道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革兰阴性菌,其中又以铜绿假单胞菌最为多见,提示呼吸系统对铜绿假单胞菌易感性最强。重症监护病房和神经外科的患者病情危重,疗程长,免疫功能低,抵抗力差,且侵人性操作过频、留置各种引流管和呼吸机等治疗设备的使用,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物,造成菌群失调,导致铜绿假单胞菌继发感染严重。
铜绿假单胞菌具有天然耐药和获得性耐药特点,其多重耐药机制相当复杂,主要有产生阡内酰胺酶、细菌外膜通透性降低、菌体蛋白结构和功能改变、形成生物保护膜等,使药物不易通过,其中泵出系统在铜绿假单胞菌的多重耐药机制中起主导作用[11]。阡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中第三代头孢菌素、氨曲南、哌拉西林、含酶抑制剂的抗菌活性不理想,仅头孢吡肟耐药率低于30%,抗菌活性较好。阡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可诱导菌株产生AmpC酶,所以耐药除与细菌本身的生物学特征相关外,还可能与第三代头孢菌素在临床作为抗感染一线药物广泛应用,导致铜绿假单菌产生高水平染色体介导的AmpC酶有关。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47,75%、46.85%,头孢菌素的大量应用可能诱导铜绿假单胞菌对喹诺酮类耐药,而喹诺酮类可诱导铜绿假单胞菌主动外排蛋白过度表达,以及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使其对多种抗菌药物敏感性降低,诱发多重耐药[12]。尽管亚胺培南是目前抗铜绿假单胞菌最有效的药物之一,但在我院其耐药率已达37.84%,明显高于其他学者的报道。铜绿假单胞菌外膜蛋白0prD2缺失是对亚胺培南耐药的主要机制[14]。亚胺培南比头孢他啶、环丙沙星更易导致耐药性铜绿假单菌的出现。耐亚胺培南菌株的感染使临床抗感染治疗面临很大困难,因此为减少其进一步耐药,治疗应仅限重症使用。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耐药率在32%以下,14种抗菌药物中阿米卡星对铜绿假单胞菌仍有较好抗菌活性,由于阿米卡星对大多数氨基糖钝化酶稳定,所以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均低于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16]。
综上所述,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和耐药情况严峻,临床应严格执行抗菌药物管理制度,提高送检率并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采取恰当的消毒隔离措施,医务人员加强手卫生,掌握正确的无菌操作技术,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有利于减少医院内感染,防止多重耐药菌和泛耐药菌的蔓延和扩散。
参考文献
[1]符健,蔡笃运,贾杰.2009年综合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11,(08):973-975.
[2]张丽,张丽华,张小兵.2009年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1,(05):375-380.
[3]刘彩林,张蓓,欧国平.2010年武汉同济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2,(03):192-198.
[4]陈璐,查筑红,程永素.1417株多重耐药菌在综合医院的检出及科室分布[J].贵州医药,2012,(05):417-419.
[5]王春新,祁国阳,糜祖煌.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耐药相关基因的研究[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2,(07):610-613.
[6]周立新,张秀平,方滨.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患者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与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07):807.
[7]张献.779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01):46-48.
[8]曹剑昆,刘子龙.166株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03):220-223..
[9]叶晓光,王若化,林红燕.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动态变化特征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06):607-609.
[10]林志芳,岑丽莲,李南阳.220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保健,2007,(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