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宝安区健康体检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分析
发表时间:2014-07-21 浏览次数:655次
幽门螺杆菌(Hp)感染以发展中国家为高发区,其Hp感染检出率为30%~80%,不同区域存在很大差异。Hp是生活于人体的螺旋状杆菌,具有传染性,是诱发慢性胃部疾病的重要病因,严重者可导致胃癌发生[1]。为了解我区常住人口Hp感染的流行病学资料,本研究对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间1452例正常体检者进行血清Hp尿素酶抗体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9年1月2010年1月间我院自愿正常体检1在52例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1023例,女性429例;年龄20~72岁,平均年龄(40,3±3.5)岁。
1.2方法
1452例正常体检者均空腹采集静脉血3mL,离心机分离血清,Hp尿素酶抗体诊断试剂盒(胶体金法〉由北京康美天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使用免疫胶体金法检测血清Hp尿素酶抗体。试剂盒的灵敏度98.91%,特异度98。29/,总体符合率98.51%。
1.3诊断标准
参考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Hp学组专家讨论制定的有关Hp感染的共识意见,受检者满足其中1种感染诊断方法阳性即可诊断为Hp阳性,单独的血清学检查可用于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引。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452例正常体检者中,检出Hp感染者594例,占总体检人数的40,90%。男性Hp感染者440例,占总体检男性人数的43.01%;女性Hp感染者154例,占总体检女性人数的35.89%。男性Hp感染率显著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3讨论
澳大利亚学者1983年发现,可以从人冒黏膜中培养出Hp,并注意到Hp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相关。此后有资料表明,Hp感染是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发病的主要原因,并与胃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我国属于Hp感染高发地区,在发达国家健康人群Hp的感染率低于30%,而在发展中国家Hp感染率为30%~80%。有研究报道,我国Hp感染率为40%~70%。本组健康体检者的Hp感染率为40,90%,与文献报道结果相符。有研究发现,Hp可在各个年龄段感染,本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结论,说明在受检人群中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对Hp均是易感的,Hp感染与经济状况、卫生习惯及饮食习惯相关,且有家庭聚集性,感染年龄段以20~59岁最高。
慢性Hp感染可诱发急性冠心病发生,如合并肝硬化,可致患者血氨浓度升高,而诱发肝性脑病。近年来大量资料表明Hp感染与脑动脉粥样硬化(As)具有相关性。Hp感染致As的可能机制为Hp感染可使胃黏膜局部肿瘤坏死因子α(INFα)、白介素(IL)6等生成增加,人血释放后诱发机体产生轻度全身性急性期炎症反应,血循环中C反应蛋白(CRP)、唾液酸等可增高。另有报道,Hp可能激发IgE特异性免疫应答,使肥大细胞合成释放Ⅱ6,调节CRP生成,而CRP又通过炎症反应影响血管其它危险因素并参与As的病理过程。免疫反应在AS的发生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Hp感染可能通过激发自身免疫应答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通过这种机制Hp可启动或参与动脉内膜的局部炎症反应及自身免疫过程,并使AS损伤进一步恶化。Hp感染期间可能通过干扰脂质代谢参与As的发病机制。曾有研究还认为.Hp抗体阳性与甘油三酯呈弱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
本研究结果显示,Hp感染率为40.90%,且随年龄增长而升高,20~59岁为Hp感染高发年龄段,与文献报道结果相符.60岁以上健康体检者感染率较其他年龄段低,可能与该人群的生活习惯及用药情况有关系。本研究结果表明,Hp感染与多种疾病发生有相关性,在健康体检人群中开展Hp检测可早期检测出临床无明显症状的Hp感染患者,对临床治疗和预防Hp感染及其相关疾病有指导性意义。
参考文献
[1]杨万刚,李学锋.幽门螺杆菌的流行病学研究综述[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4):99-102.
[2]Trivers KF,Sabatino SA,Stewart SL.Trends in esophageal cancer incidence by histology,United States,1998-2003[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2008,(06):1422-1428.
[3]Axon AT.Relationship between Helicobacter pylori gastritis,gastric cancer and gastric acid secretion[J].Adv Med Sci,2007.55-60.
[4]王光余,黄晓辉,吴国平.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血清IL-6、IL-8及NO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08):861-863.
[5]张厚德,曾忠铭,杜泽园.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口臭的初步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5,(06):442-443.
[6]张莉,付晓霞.幽门螺杆菌感染研究现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9,(12):1327-1328.
[7]计春燕,王小虎,彭铁立.幽门螺杆菌与食管下段压力及口臭的研究[J].临床消化病杂志,2003,(03):132-133.
[8]周晓晴,陈杰.幽门螺杆菌患者多株感染的临床研究[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0,(04):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