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其他》

自制量角器提高床头抬高执行率

发表时间:2014-07-04  浏览次数:761次

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是一种常见的医院获得性感染,患者[1-2]一旦发生VAP,则易造成脱机困难,从而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美国胸 科协会推荐床头抬高30°~45°,可减少胃内容物反流导致的误吸,是预防VAP有效措施之一。有研究[2]证实护理人员对床头抬高30°~45°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实际床头抬高角度≥30°的完成率,依从性差[13]。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自制量角器是否提高床头抬高≥30°完成率以及护理人员的接受程 度。图1 自制量角器示意图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3年8月入住ICU治疗的患者(排除标准:①休克患者;②俯卧体位;③颅低压\颈胸腰椎骨折患者;④硬膜外麻醉后6~8h)10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使用自制量角器)和对照组,每组52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疾病种类、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lI)评分,入住ICU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目测法评估患者床头抬高角度。试验组采用自制量角器评估床头抬高角度,自制量角器(见图1)放置:人工绘制的半圆形量角器基线与床面处于同一水平线,其圆心与床头支架连接点重合。当床头抬高后,床头支架与自制量角器的基线夹角即为床头抬高角度。

13 观察指标:①两组患者床头抬高角度,床头抬高≥30° 完成率,患者下滑率,为避免测量误差上述指标由专人应用量角器负责观察测量。②护士对于两种方法的接受程度。

14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比描述,应用SPSS130软件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共完成床头抬高782次,对照组共完成床头抬高738次。试验组床头抬高角度,床头抬高≥30°完成率以及护士的接受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机械通气重症患者的体位管理是危重症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患者处于平卧位胃内容物的反流引起误吸是机械通气患者VAP的重要原因 [4],Keeley研究证实[5],床头抬高保持30°~45°可明显降低胃内容物反流引起VAP的风险。抬高床头已经成为机械通气患者“预防VAP集 束化治疗策略”的核心内容之一,广泛地应用到临床[6-7]。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推荐床头抬高30°~45°可有效预防VAP,特别是患者在进行 肠内营养的时候,可减少胃内容物的反流导致误吸,是一种廉价、容易实施的降低VAP的干预措施。然而,国内外临床研究发现护士床头抬高的依从性较差,床头 抬高角度不足。刘京涛[8]等通过多中心、前瞻性抽样调查发现床头抬高≥30°完成率仅为2779%,LyerlaF[9]调查发现在未干预前患者床头 抬高角度仅为277°,与我们的观察结果相似(对照组抬高角度(24±6)°、床头抬高≥30°完成率29%。  床头抬高角度不足原因复杂,国内外研究[6,8,10]发现医护人员对床头抬高意义认识不足,患者不愿意床头过高,护理人力资源不足,增加护理工作量等因素有关。而护理人员对床头抬高 30°~45°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根据临床经验采用目测法判断实际床头抬高角度存在差异,是导致护士床头抬高依从性低的主要原因[3,11,12]。我们 的ICU也存在相同问题,对照组床头抬高角度及床头抬高≥30°完成率偏低。  如何提高护士抬高床头依从性,国内外方法不同。Bloos等通过对其团队 的培训提高护士对于床头抬高角度的认知[13],四个月后床头依从性及床头抬高角度均有所提高(抬高角度267°、床头抬高≥30°完成率 496%)。SasabuchiY等通过床头悬挂标语牌进行抬高床头依从性干预,取得较好的效果[14],床头抬高≥30°完成率提高至45%。上述方法虽然简单,易操作,然而护士对于床头抬高角度仍然依靠主观判断,缺乏客观依据。国内王莉莉[15]等设计并制作齿轮式床头角度测量器,便于护士精准掌控床头抬高的角度,然而制作较复杂,成本较高,不利于临床护理工作。我们设计的量角器制作简便,费用低廉,抬高角度提高至(33±4)°、床头抬高≥30° 完成率提高至78%,保证了床头角度的准确性,护士的接受程度为83%,提高了护士抬高床头的依从性。  总之,自制量角器能明显提高床头抬高角度及护士 的依从性,但是,我们并没观察患者的误吸情况以及对VAP的影响,这是我们在以后的观察中需要注意的方面。

4 参考文献

[1] 曲叶芳,丁金艳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高危因素及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1,32(15):3159

[2]  WarrenDK,ShuklaSJ,OlsenMA,etalOutcomeandattributablecostofventilator- associatedpneumoniaamongintensivecareunitpatientsinasuburbanmedicalcenter[J]CritCareMed,2003,31(5):1312[3]  陈 芳,武海珍,黄丽敏ICU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实施的执行[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55

[4]  NseirS,ZerimechF,FournierC,etalContinuouscontroloftrachealcuffpressureandmicroaspirationofgastriccontentsincriticallyillpatients[J]AmJRespirCritCareMed,2011,184(9):1041

[5] KeeleyLReducingtheriskofventilator- acquiredpneumoniathronglheadofbeddevationBritishassociationofcriticalcare[J]NursinginCriticalCare,2007,12(6):287

[6] 宋海晶,刘京涛,高素芹呼吸机集束化治疗依从性及有效性的临床研究[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2009,21(11):660

[7] 李 继体位策略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进展[J]吉林医学,2013,34(22):4621

[8] 刘京涛,王 宇,马朋林影响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角度不足的因素(中国ICU多中心调查)[J]中国急救医学,2011,3(2):114

[9]  LyerlaF,LeRougeC,CookeDAAnursingclinicaldecisionsupportsystemandpotentialpredictorsofhead- of- bedpositionforpatientsreceivingmechanicalventilation[J]AmJCritCare,2010,19(1):39

[10]  McMullinJP,CookDJ,MeadeMO,etal:Clinicalestimationoftrunkpositionamongmechanicallyventilatedpatients[J]IntensiveCareMed,2002,28(3):304

[11] 王兰芳,童小华,卢 谨抬高机械通气患者床头医嘱执行情况的调查[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4B):585

[12] 李金芳,孙春霞,王正梅自制监护床量角器在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5):582

[13]  BloosF,MüllerS,HarzA,etalEffectsofstafftrainingonthecareofmechanicallyventilatedpatients:aprospectivecohortstudy[J]BrJAnaesth,2009,103(2):232

[14]  SasabuchiY,SanuiM,OnumaTAbedsideplacardsignifycantlyincreasescompliancewithheadofthebedelevationintheintensivecareunit:apilotstudy[J]AnaesthIntensiveCare,2012,40(4):731

[15] 王莉莉,王 蓓齿轮式床头角度测量器的设计与应用[J]护理学报,2012,19(7A):74

[收稿日期:2013-10-09 编校:李兵/郑英善]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