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其他》

浅谈气候变化对情绪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4-04-29  浏览次数:696次

人是大自然长期孕育的产物,人类生活在大自然中,人的活动无时无刻不在受着自然界的影响,在数万年发展过程中,绝大部分时间是被动地适应居住环境和相应的气候条件。天气与气候是变化最多、最快、最显著的自然现象,既慷慨地赐予人类获得身心健康的有利条件,又可因反常或剧烈的变化诱发多种疾病。我国是最早重视气候与疾病关系的国家,《黄帝内经》指出:“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也。”异常气候变化与四季气候的规律递变均影响着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的系列变化,因此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和探讨在防治疾病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国传统医学对气象因素与人生命活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天人相应”就是人类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的规律,即人的活动要顺应大自然的规律。人和自然有共通的规律性,自然界的发展变化和人体生命活动发展之间在规律上具有一致性。

人体的健康有赖于“阴阳平和”,而气温的剧烈变化可打破这种状态,导致“阴阳失和”,一年中随着四季与节气的转变,人体气血也发生相应变化,作出相应反应。正常人体由于遗传因素及其自身与自然环境斗争取得了某种统一性,所以在二十四节气交替时,很快适应,即便当时有几天稍有不适,但随着季节与节气交替结束,不适感随即消失,这是人体正常的功能调节。而有疾之体,阴阳失调,节气变更时调节适应力相对不足,使病情加重。《素问·金匮真言论》:“故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脏;秋气者,病在肩背;冬季者,病在四肢。”外界困素能影响人体的生物节律,使内环境的生物节律与自然界的时间节律相应,并保持动态平衡。当这种平衡被打破,人体就会产生疾病。除四季更替会影响到人的健康,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多见的是剧烈的天气变化,如风、雨、雪等。《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中云:“夫百病之所始生者,必起于燥湿寒暑风雨。”巢元方指出:“一岁之内,节气不和,寒暑乖候,或有暴风疾雨,雾露不散,则民多疾疫。”「1]说明在气候寒暖失宜以及其他因素突然变化时,人们就容易发生疫病之病。

气候条件及其变化不仅影响人的生理健康,对人的心理方面的影响也非常明显。笔者在跟随导师冯五金学习以来,发现每当天气状况发生比较大的变化,或连日阴雨或天气寒冷,特别是进人秋冬以来,门诊中抑郁症患者明显增加。而其中大部分以躯体症状不适前来就诊。由于患者常出现各种身体不适症状,这些躯体症状自我感觉很突出,以致掩盖了抑郁情绪,临床上把这种现象称为“身区体化”[2]。而据一项调查显示[3]:自觉心理因素所致躯体症状(感觉)按百分比高低排列:胸闷326例(占6.2%),疲倦”7例(占⒆.4%),易激动犭6例(占51.2%),胃部不适212例(占绲.4%),精力下降203例(占硐。6%),常感心慌192例(占38,4%),头疼123例(占⒛.6%),神经紧张119例(占⒛,8%),容易哭泣91例(占18.2%),月经紊乱71例(占女性的33.3%)。抑郁症是以心情显著而持久的低落为突出症状的一种常见心理疾病,伴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异常的一种精神障碍。在门诊患者中如详细追问病史,大部分患者会有“心烦意乱”“胡思乱想”“高兴不起来”的临床表现。精神卫生专家认为目前世界每年约有11.3%的成年人患抑郁性障碍,13%~⒛%的人一生中曾有过抑郁的体验[4]。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加大和工作节奏的加快,会有更多的人感到心情低落,紧张不安,特别是处在竞争较为激烈的工作环境当中的人,抑郁症的发病率正逐渐升高,人们对抑郁症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人们发现抑郁的发生除了人体自身的原因外,外在条件对人体情绪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有利的气象条件,可使人πl情绪高涨、心情舒畅、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提高;而不利的气象条件,则使人情绪低落、心胸憋闷、懒惰无力,甚至会导致精神障碍和行为异常。目前认为当气温在H~⒛℃时,最易使人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的状态。当气候条件出现较大变化或是超出人体适应能力时,便会直接影响人的机体、行为与心理。同时,可诱发某种疾病或使某种疾病恶化。

一、四季变化对情绪的影响据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为期2年的调查显示[5]:抑郁症发作高峰在每年春分、秋分前后,并且在整个秋冬季抑郁发作较春夏为多。疾病发作的季节性归根到底是自然环境变化的季节性。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分别是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上,对我国来说春分、秋分是昼夜均分,夏至、冬至分别是光照时间最长、最短的时间。春秋分时节,阴阳之气交相胜负之时,自春分始,自然界由阴气占主导地位转为阳气占主导地位,自秋分始,自然界由阳气占主导地位转为阴气占主导地位,气温变化较夏至、冬至更为明显,对人体的影响也更为强烈。所以我们在春、秋分前后可以看到有些人由于无法适应天气变化,而产生一些心理上的影响[6]。在《内经》中就提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自然界影响人体的因素虽然很多,但最重要的是四时的变化。五脏调控系统主持着人的生命活动,人体通过五脏系统调节、控制使杉1体功能活动与四时阴阳消长相应。五脏功能因时休旺,极易引起情志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脏腑气机在春夏升发、长旺,功能活跃,生机勃发,精神情志也趋于兴奋,思维敏捷,活动增加。1因肝与春相应,若由于种种原因使肝系统功能减退,当春季少阳之气升发之时,不能应时而旺,肝气当升不升,更易致气机郁结,故抑郁春季多发。春季气温回升,代谢进人旺盛期,人体机能随之调整,皮肤和肌肉微血管处于弛缓舒张状态,血液流速缓慢,人体表血液供应量增加,相对大脑的血液减少,使大脑缺氧,出现了昏沉欲睡的状况[7],故民间也有“春困”之说。在这样的季节里更易使人易产生忧郁情绪。2.进人夏季,“热”成为人们的主要感受,伴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人体的体表温度也在逐渐升高,血管舒张、皮肤表层血液增加、脉搏加速、饮食量有所减少,出汗增多,体内的电解质代谢出现障碍或异常,这就影响到了大脑神经的活动,使人的情绪变得敏感而不稳,容易冲动,使人烦躁不安、易发脾气、心神不宁。3.抑郁症在中医中属于悲忧情志,人体之阳气可增强人体的新陈代谢,对人体起到温煦、推动和生化的作用。秋天阴长阳消,阳气的温煦、生发、推动作用减少。秋冬主收敛、闭藏、人体功能低下,生机内藏,精神情志也趋于抑制,思维迟缓,活动减少。4.进人冬季以后人的情绪更趋于消极、被动,抑郁症在这个季节更加多发[:]。早在上世纪初,德国一位精神病学者就发现了一种与寒冬有关的精神障碍,命名为冬季抑郁症[9∶。现代科学分析认为,这是一种与光照时间相关联的季节性的情绪波动,也叫季节性情绪失调。季节性情绪失调是因天气变化而产生的一种情感障碍或情绪失调,多在秋冬季阴冷天气出现,隆冬时节表现得更为突出。

二、天气变化对情绪的影响外界气候非周期性的变化,如风、雨、雪、雷、电、云等大气活动,都会对人体的情绪产生一定的影响[10]。特别是当机体长时间处于不良心境,或激情、或情绪低落时,更易遭至气象因素的影响。《内经》中将气象变化分为风、寒、暑、湿、燥、火,亦称为“六淫”。《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其中风是说明气候空气的流动。寒和热(包括暑火)是指空气温度的高低,湿和燥是空气湿度的浓厚和稀薄。当机体在气象因素作用下,与气象间的平衡失调,导致脏腑的功能活动紊乱,就会导致情志发生异常。而在诸多气象因素中,大风与降雨天气对人的情绪影响最为显著。

1,风是指空气在大气中流动,在暑热天气风带给人π]凉爽,使人体感到舒适。同时它的放荡不羁,变化无常也给人们带来负面情绪。《圣济总录》云:“论曰内经谓以春甲乙日中风为肝风,肝风之状,多汗恶风,善悲,色微苍,噎干善怒,时憎女子,诊在目下,其色青。”木运太过,气象表现为大风,甚或暴风,心理上则有心烦、抑郁、易怒的表现。风对人体的热平衡有直接影响,流动的空气作用于人体皮肤,有利于人体与空气的热量交换,增加对流和汗液蒸发,所以冷天时风则会加剧不舒适感。大风使空气中尘埃颗粒增加,空气质量和能见度随之下降,影响人的呼吸、视觉和精神,大风发出的低频噪音和与物体摩擦时发出的声音,对人的神经系统形成不良刺激,进而出现头痛、心烦、忧虑等感觉。当风进一步影响人体周围的磁场,使人体植物神经系统失去平衡,造成内分泌紊乱而引起反应迟钝,情绪沮丧[11]。

2.良好的情绪状态对湿度的要求,因季节变化而有不同的要求,冬季湿度为⒇%,春秋季湿度为75%~85%,夏季湿度为65%~70%为最佳[12]。降雨天气会使空气中的湿度发生剧烈变化。有古谚云:“天昏昏兮人郁郁。”意思是在阴雨绵绵的季节,人们的精神较懒散,心情也闷闷不乐。《素问》说:“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如果阴雨绵绵、天气寒冷,就易令人感受寒湿之邪而神倦沮丧,产生抑郁情绪。目前关于气候变化对人的情绪影响内在机制的研究结果主要认为气候变化引起人的生理变化,进而影响到人的情绪变化。阴雨天气之所以影响人的心理健康,主要是因为阴雨天气下光线较弱,人体分泌的松果激素较多,这样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的分泌浓度就相对降低,人体神经细胞也就因此偷懒,不活跃,人就会变的无精打采[13]。伴随的气象条件变化时,冷与暖、干与湿等气象因素刺激,通过人的皮肤反映给下丘脑,下丘脑又支配脑垂体去调节内分泌系统,以保持气象条件变化前后的体内平衡,这个过程无疑需要一定时间。当人们所需的适应时间不足时,就会导致不舒适或生病。当一部分本身就有情感障碍的人无法适应这些变化时,就会反映在特定气候条件下疾病的加重。

健康意味着环境与人处在协调和谐关系之中。当人与生态系统和各要素处于平衡时,人的健康状态才能保持,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健康会受到影响,疾病即会发生。因此,自然和环境的状况与天气变化对人的健康水平和疾病发生起着极重要的作用。针对于此,我们要积极衡量气候变化对人们的影响。从生理上与心理上积极的应对它。在对人情绪的影响方面,抵抗季节性情绪失调的侵袭,主要有自我调理和药物调治两种方式。自我调理主要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平衡营养、增加光照时间等[14]。如自我调理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就需借助药物治疗,以调整生理机能、调治神经衰弱、改善情绪及纠正紊乱的精神状态,而且能加强新陈代谢、促进肾上腺素分泌,使人情绪开朗、精神愉快[l5]。保持愉快乐观情绪的措施:加强体育锻炼、保持营养平衡、延长光照时间、学会放松精神、不沉溺于忧郁9积极的面对生活。

[1]李文. 黄帝内经[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9.6.

[2]何茜. 胃病可能是抑郁惹的祸[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

[3]张爱华,薄雪荣. 中年人心理压力致躯体症状的调查[J].中国临床康复杂志,2005,(12):191.

[4]汤世明. 感受心理压力,感受抑郁[J].中国社区医师,2005,(08):42.

[5]金光亮,郭霞珍,苏晶. 从抑郁症看情志活动的季节性[J].中医杂志,1997,(07):440-441.

[6]尉平平. 抑郁症季节性发作的中医探讨[J].中医药学刊,2006,(09):1715.

[7]王立国,刘晓东. 天气气候对精神类疾病的影响[J].吉林气象,2003,(03):9-12.

[8]许庆明,顾世芬,朱定真. 精神疾病与气象要素相关性研究[J].山东精神医学,2003,(02):65-67.

[9]Rosenthal NE,Sack DA,Gillin JC.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A Description of the Syndrome and Prelimina-ryFindings With Light Therapy[J].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1984,(01):72-80.

[10]于慧斌. 气侯因素与人体健康关系研究[J].科技资讯,2010,(33):134-136.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