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岗位需求调查分析
发表时间:2014-04-28 浏览次数:659次
高等职业教育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用人市场需要,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只有对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结构进行优化和改革,使之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有文化、有技术、有道 德的高素质劳动者,实现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1]。近几年,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本课题组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与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专业课程设置更能满足职业岗位需求,进行了本专业课程设置与岗位需求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评价,为制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优化专业课程设置提供了依据,现报道如下。
1 对专业课程设置与岗位需求的调查本次调查选择了本校129名实习结束后返校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其中包括三年制和五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2008级学生93名和2006级高职检验专业学生36名,其中男生36名,女生91名。采用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和个别访谈等方法。问卷调查采用不记名方式,共发放调查问卷129 份,回收129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召开座谈会2次,参加学生36名,个别访谈13人次。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在校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否能满足实习岗位的需要、在校期间所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是否合理、在校期间课程对实习期间工作岗位的重要性、职业岗位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以及对本校检验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建议。
2 对调查结果的评价
2.1 对设置课程的有用性及课程内容能否满足学习需要的评价 10.2%的学生认为90% 以上的课程内容有用,近半数学生认为开设的课程内容70% ~90% 有用,33.9% 的学生认为50%~70%的课程内容有用,仅6.3%的学生认为50%的课程没用。有78.7%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能满足学习的需要,仍有21.3%的学生认为所学的课程内容不能满足学习的需要。尽管近80% 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能满足临床的需求,但说明教学内容的针对性还有待于加强。
2.2 对专业课教学的安排及教材的评价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专业课的教学安排非常满意和满意的学生分别为59.1% 和34.6%,还有8%的学生感到一般。说明将近有10%的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拓展性有待于开发。对所用专业课教材,其中33.9%的学生认为教材内容新颖,趣味性强,62.2% 的学生认为内容一般,还有3.9% 的学生认为教材陈旧,说明学生对现有教材的需求有所不同,要满足大部分学生的要求应更新教材内容,校本教材的开发势在必行。
2.3 对专业核心课程设置的评价 对目前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40.9%的学生认为很合理,51.2%的学生认为比较合理,只有7.9%的学生认为一般。对于血液分析技术、体液检验技术、血液病检验技术、生物化学及检验技术、免疫检验技术、细菌检验技术、病毒检验技术及寄生虫检验技术8 门专业核心课,只有25.2%的学生认为应全部包括,有39.4%的学生认为不应包括病毒检验技术和寄生虫检验技术这2门课,近四成的学生认为专业课应在5门及以下。说明学生对根据职业岗位设置课程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2.4 大学二年级专业课分方向的必要性评价 74.0%的学生认为,大学二年级专业课有必要分专业方向,23.6% 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极少数的学生认为无所谓。说明大学二年级的专业课分专业方向有其必要,可能更有利于将来的就业。
2.5 对实习期安排的评价 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实习能加深和巩固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为毕业后独立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基础,只有5.5%的学生认为实习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效果一般。对实习应安排在哪学期较合理及最佳时间的看法有一定分歧,36.2%的学生认为在第5学期,31.5% 的学生认为在第6 学期较好,20.5% 的学生认为在第4 学期较好,还有11.8%的学生选择其他学期。认为实习8个月或10个月为最佳时间的学生分别为44.1% 和32.3%,其余14.2% 和9.4%的学生认为6个月或1年可能更好。实习时间选择的差异体现技能操作对就业的影响关系重大,说明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有待于加强。
2.6 学校培养实践技能方面的评价 约90% 的学生对学校在培养实践技能方面很满意或满意,认为能获得基本技能训练,为实习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也有9.4%的学生认为学校实践技能培养方面的设置一般,只有个别学生感到不满意。
2.7 对理论课程教学及老师讲授课程掌握程度的评价 对于课程内容的安排,78.7% 的学生选择能满足学习的需要,而21.3%的学生认为不能满足学习的要求。有22.0% 的学生认为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课上即能完全掌握,课下不需复习,63.8%的学生认为课堂讲授的内容大部分能掌握,课下只进行一些复习,但仍有12.6% 的学生认为课上基本听不懂所讲内容,主要靠课下自学才能掌握。
2.8 对平时考核内容及期未考核方式的评价 有近53% 的学生对平时考核内容及期未考核方式满意,30%左右的学生选择非常满意,而约15%的学生认为一般。
2.9 对目前所学的课程科目及对本专业的涵盖面评价 65.4%的学生认为目前所学的课程科目适量,34.6%的学生认为偏多;其中80%的学生认为所学课程能涵盖整个专业,其余学生认为所学课程涵盖面不广。
3 建 议
对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存在问题的反馈建议大部分学生对专业课程的设置较满意,并提出一些建议:(1)应增加实践操作技能的培训,课程安排最好是理论课联合实验课一起上,使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在实践中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转化;(2)加大专业课的授课力度,在课堂上多引入病例分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专业知识,并加入一些专业职称考试的相关内容;(3)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中多介绍一些临床上的新技术及新仪器,有更多去医院见习的机会,以便能及时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的最新发展趋势;(4)学生还认为应加强临床医学知识的教学,掌握更多的临床相关医学知识,以便今后在工作中能更好地对检验报告单作出综合分析;(5)有少数学生提出应增加检验质量控制知识方面的教学内容,以满足今后工作的需要。
4 讨 论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以岗位需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体现职业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满足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2]。其课程设置应该满足岗位需求,教学效果评价应该实行全方位、开放性。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认为学校设置的课程体系合理,学习的课程科目适量,课程内容几乎涵盖了本专业的知识,能满足学习的需求,多数的课程内容在今后的工作中是非常有用的。按照与医学检验岗位工作任务相关的原则,目前设置的检验专业课程有血液学分析技术、血液病检验技术、体液检验技术、生物化学及检验技术、细菌检验技术、病毒检验技术、免疫检验技术和寄生虫检验技术8门课程[3],课程内容与工作任务相结合,教室与实训室一体化,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毕业后具备上岗的工作能力,同时兼顾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需要[4]。多数学生对专业课的安排满意,认为在校 ·244·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年1月第34卷第2期 IntJLabMed,January2013,Vol.34,No.2期间专业课程的学习为今后的工作及继续学习新的专业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同时提出课程内容缺乏迁移,不同课程间的内容在原理与方法,特别是思维方法方面缺乏联系性、转换性和促进性,在今后的教学改革上应注重整体优化的原则,课程之间合理安排,避免教学内容之间不必要的重复。大部分学生认为专业课教材编排方式一般,其中有的内容比较陈旧,不能满足学生探求新知识、新技术的要求。要达到大部分学生认为合适的内容应适当补充和修改教材内容,应根据职业岗位所需的基本技能选择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还要根据社会需要的变化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不断充实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对教学效果综合评价的分析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了大部分学生对老师的教学方式及方法的肯定,表现在65.4% 的学生在课堂上能接受老师所讲的大部分内容,课下只需进行一些复习就能全面掌握,有22% 的学生在课堂上即能全面掌握老师所讲的内容,但是仍有12.6%的学生基本听不懂老师讲的课,主要是靠自己在课下复习来掌握,表明学生个体间有差异,应注重因材适教的原则。考核采取期中成绩、期末成绩、平时成绩、实验成绩按一定比例综合评定的方法,85% 的学生对考核的内容及考试的方式较满意,15%左右的学生认为目前考核的内容及考试的方式对学生的评价效果一般,未能充分发挥考核的评价、反馈、激励功能。采用多元式考核方式,真正做到既考知识,又考能力和素质,把学生的精力引导到学习运用、培养能力和启迪创新上来[5],将成为今后教学效果评价的主流。关注学生在学习和掌握专业技能和养成职业素养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和途径,关注学生在参与实训、实习等实践活动过程中的经历和体验。比如通过学生认知性实习、顶岗实习、毕业综合实习等不同阶段的体会和感受评价教学效果[6]。实践教学体系评价的分析实践教学是实现高职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做好实践教学评价是实践教学不断完善、创新的重要渠道[7]。实践技能训练是检验专业培养的最重要环节。检验专业的实践教学包括实验教学、实习、见习、校内实训、课堂训练及模拟实训教学等方式,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在校的实验教学使学生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转化,能获得基本技能的训练,并培养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习可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比较全面的学习和掌握专业所需的各种基本技能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得到专业的综合训练,学生的理论知识更加扎实丰富、临床技能更加娴熟规范,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培养[8],为毕业后独立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基础。因此多数学生选择的实习时间以8~10个月为宜,还有约10% 的学生认为时间应为1 年。对于实习安排在第几学期合适,学生们的意见有分歧,这与个人对实习有不同的看法有关。但大多数学生同时提出建议:学校今后应增加实践能力的培养及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在校学习期间能有更多机会到医院去见习,熟悉医院工作的流程,使实践与理论密切结合,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利于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学生毕业实习打下基础;并且加强专业课知识的考核,在课堂中加入专业职称考试的相关内容,增加临床病例分析的讲座,使学生能牢固掌握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顶岗实习是高职人才“工学结合”培养计划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在真实职业环境下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重要载体,也是学生进入职业岗位前知识、能力、素质的一次全面提升[9]。学生所学知识技能能否满足实习工作岗位需要,是检验学校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是否合理的一个重要标志。实习生对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的评价意见以及实习生对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建议,可以为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学生们通过将近1年的实习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提出应增加以下的内容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1)增加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培训;(2)加强论文写作的课程及科研方面的培训;(3)加入统计学课程;(4)添加病理学检验技术课程;(5)增加分子生物学知识的讲授;(6)课堂中加强相关生物安全知识内容及常见医疗纠纷案例的分析及解决方法。总之,课程设置必须密切关注社会和行业对专业人才需要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更新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注重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的有机结合,在理论中深化实践、在实践中提升理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10],以满足毕业生与就业岗位零距离适应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周庆椿,龙仕平.基于就业导向的植物保护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与教育,2011(23):155156.
[2] 刘建超.工学结合高职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804806.
[3] 侯振江,牟兆新.高职医学检验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模式的开发[J].教师教育研究,2010,22(3):35.
[4] 侯振江,李红岩,李吉勇,等.血液病检验技术课程开发与实践[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20):24152417.
[5] 侯振江,李红岩,李吉勇,等.高职高专院校检验医学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9,30(4):415416.
[6] 司宇佳,郭皓.浅谈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下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完善[J].教育管理,2009(12):139.
[7] 曾义,魏巍.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评价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5):184,186.
[8] 潘乙怀,刘传通,麻健丰.口腔临床梯次综合实习模式的构建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9):100101.
[9] 祝登义,张纪生,陈蓓.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4(3):5457.
[10]常媛,周俊峰.理工院校复合型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2(28):100101.
(收稿日期:2012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