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清洗的质量管理
发表时间:2014-04-23 浏览次数:672次
随着医疗工作的飞速发展,消毒供应中心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学科,承担着全院消毒灭菌工作,为各科室提供无菌医疗器械、敷料等医疗用品,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安全。笔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就如何加强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管理简要总结报告如下。
1 清洗消毒中常见的问题
1.1 主观因素:操作人员在思想上对器械的清洗重视程度不够,认为最终要进行高压灭菌处理,缺乏对清洗重要性的正确认识,导致洗刷不彻底。特别是临床科室使用过后的医疗器械表面都会沾染一些血迹、分泌物等有机物,如果临床操作人员不做初步清洗处理或清洗不及时,造成污物干燥、凝固后送到消毒供应中心,再次清洗会增加清洗的难度,同时残留的有机物较长时间附着器械上会造成腐蚀,特别是对精密的器械损害更为明显。1.2 客观因素:医院目前执行的各种操作规程以及各种标准都没有涉及到医疗器械清洗洁净度的标准,清洗质量的好坏常常用肉眼观察,同时手工清洗工作量大,物品种类多,清洗工具不配套、清洗剂使用不正确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不能保证每件、每次、每人清洗的一致性。
2 改进措施
2.1 加强培训、提高认识:组织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等卫生行业标准,强化法制意识,提高职业道德和业务技术水平,使充分认识到消毒供应中心日常工作虽然简单、繁琐,但都具有严格的科学性,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是避免和降低医院感染的重要方法。2.2 临床科室预处理:做好与临床科室之间的沟通、协调工作,明确各自的分工,要求临床科室在医疗器械使用后先行预清洗后保湿存放,待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回收,防止血迹、分泌物等污染物因附着时间长而凝固干燥,为后续清洗消毒提供方便。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定时回收污染的医疗器械,在最短的时间内集中清洗消毒。2.3 清洗前的预处理:在进行人工清洗和机械清洗时,清洗前的预处理都是非常关键的环节,清洗前的预处理包括对器械的清洁度进行仔细检查,对特殊污染器械要严格进行消毒处理,对不同类型的器械需要合理进行区分等。如对一般器械常规在15~30℃水温流水冲洗,特殊污染的器械应坚持标准预防的原则先用消毒液浸泡后清洗,同时根据的材质进行分类,正确的分类便于清洗,使清洗得更彻底。2.4 彻底清洗2.4.1 合理选择清洗剂:清洗剂有酸性、碱性、中性清洗剂及多酶清洗剂,正确选择清洗剂也是保证器械清洗质量的关键之一。有针对性地选择酸性清洗剂、碱性清洗剂、中性清洗剂和多酶清洗剂对各种污物进行有效清洗,其中多酶清洗剂因对有机污染物分解效果好,能有效地清除物品表面的附着物如血迹、分泌物等,对无机污染物也有一定的效果,而且基本无腐蚀性,最好采用多酶清洗剂,以加强清洗效果。2.4.2 手工清洗法:人工清洗的器械主要包括精细、精密、尖锐的器械以及结构复杂的器械等。对结构复杂的器械能拆开的部件必须拆开仔细地刷洗,管道、缝隙、粗糙的表面、关节等要用配套的工具清洗。2.4.3 正确使用超声波清洗机:超声波清洗机通过超声波振动在液体中产生的“ 空化效应” ,是物体表面机缝隙中的污物迅速的脱落,达到清洗的效果。但对要清洗的器械必须进行初步清洗以去除大的污物,同时若使用多酶清洗剂效果更好。2.5 除锈和润滑保养:宜将生锈的器械用专用除锈剂进行除锈处理,然后再进行常规清洗、润滑、干燥处理。
3 结果
对清洗消毒中常见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的清洗流程后,医院感染率明显降低。
4 讨论
随着侵入性诊疗方法的不断发展,无菌物品尤其是重复利用的医疗器械、敷料等的清洗消毒与医院感染率密切相关[1]。卫生部于2009年颁布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2],2012年又颁布了《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3],以加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工作。根据相关资料报道[4],医疗机构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监测的合格率不是很高。医院要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注重专业清洗人员的培养,并建立有章可循的工作流程,保证清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5 参考文献
[1] 徐碧华,肖智谦.消毒供应室的医院感染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3):30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第2部分、第3部分;管理规范[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9.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2.[4] 沈 元,网荷生,王 珏.无锡市医疗机构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监测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2):3525.
[收稿日期:2013-05-03 编校: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