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钾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补钾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4-04-09 浏览次数:654次
缺钾多与钾盐代谢障碍有关,临床当中低钾血症较常见。外科患者由于禁食、呕吐、胃肠减压等原因均可造成钾不能摄入或丢失过多,因此能否及时有效补充钾盐对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促进肠功能恢复和预防并发症都有着重要的意义[1]。有很多报道显示,采用静脉高浓度补充钾能快速纠正严重低钾血症,但易引起输液局部的疼痛或放射痛,影响患者的康复情况。本研究旨在探讨应用氯化钾氯化钠注射液(氯化钾0.3 g,氯化钠0.9 g,100 ml/瓶,四川奇力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外周静脉滴注补钾患者的疼痛情况。使用氯化钾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进行对照,对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情况进行对比。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3年1月~2013年3月本科血钾偏低需静脉补钾的患者100例,其中男61例,女39例,年龄最小的8岁,年龄最大的82岁。肠梗阻12例,胆囊炎17例,阑尾炎53例,胃癌5例,胃穿孔11例,消化道穿孔1例,乳腺脓肿1例。以上病例随机分组,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年龄8~80岁,男43例,女27例,补钾前血钾(3.6±0.53)mmol/L;对照组,年龄10~82岁,男18例,女12例,补钾前血钾(3.68±0.51)mmol/L。两组患者在补钾前一般情况、血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两组患者不存在具有影响补钾效果和影响疼痛程度观察的其他因素。
1.2方法:补钾溶液配制:观察组组使用氯化钾氯化钠注射液(100 ml/瓶,氯化钾0.3 g与氯化钠0.9 g)。对照组将10%氯化钾15 ml加入5%葡萄糖液,配置成500 ml溶液。两组均进行静脉滴注,所有患者均为手背静脉滴注,滴速50滴/min。
1.3效果评价:疼痛评定方法采用词语评定量表法[2],根据患者对疼痛的语言描述,将疼痛分为3度。0度:无疼痛反应;Ⅰ度:轻度疼痛可以忍受;Ⅱ度:重度疼痛难以忍受。为避免人为因素干扰,所有病例均为同一人穿刺及评估,在输液全程观察疼痛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方法:采用SAS软件来对统计学情况的进行处理。
2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两组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使用氯化钾氯化钠注射液较使用氯化钾小水针加入5%葡萄糖溶液产生的疼痛程度低。使用过程中根据病情需要和临床实际用药情况适当加入其他药物,配伍过程中无明显配伍禁忌情况的发生,有效降低了液体输注量,同时因使用氯化钾氯化钠注射液静脉补钾具有显著降低疼痛发生率的药物特点,可以有效减少输注时间。见表1。
3讨论
血清K+浓度低于3.5 mmol/L,称为低钾血症。临床上常采用氯化钾用于各科静脉补液,静脉补钾易引起患者输液局部肢体疼痛是临床上的常见问题,甚至会直接导致患者因对疼痛的畏惧而拒绝输液,特别在小儿补钾过程中尤为常见。也就是说静脉补钾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因补钾导致的局部疼痛,这常常令医生和患者很为难。静脉补钾局部疼痛的影响因素很多,如滴注部位、血管直径、补钾浓度、输液速度以及穿刺者技术熟练程度、疼痛耐受性的个体差异等[3]。本文旨在通过对使用氯化钾氯化钠注射液静脉补钾对患者疼痛情况的影响,来评估应用氯化钾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改善患者疼痛情况的临床可行性。本组采用氯化钾氯化钠注射液与氯化钾+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采用同一人进行穿刺,穿刺部位相同,补钾浓度相同,输注速度相同,并且由同一人进行评估,从而来进行疼痛程度的比较。
疼痛程度氯化钾氯化钠注射液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钠离子能够缓解疼痛的原因可能是钠离子使神经细胞超极化,使机体痛阈升高,因而缓解了疼痛[4]。同时据陈明慧等推测,加入钠离子,使疼痛减轻的作用机理是:钾离子是致痛因子,进入组织后作用于神经末梢感受器使其去极化,从而产生疼痛[5]。钠离子进入组织后,使神经细胞超极化,其兴奋性降低,使痛域增高,从而缓解疼痛;也可能是钠离子与钾离子竞争感受器上的膜受体,从而减轻钾离子的致痛作用。综上所述,应用氯化钾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进行补钾,可以改善患者补钾疼痛情况,有效减少输液量的同时使用方便,是一种行之有效值得临床推广的补钾方案。
4参考文献
[1]高怀英.外科患者补钾的管理[J].安庆医学,2000,21(5):268.
[2]Pat rick DW,Ronald ME.赵宝昌,崔秀云译.疼痛学[M].第3版.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284.
[3]孙琳,王丽萍,刘丹.缓解静脉补钾疼痛的研究进展[J].中国保健,2009,3(1):72.
[4]李谧宁,万敏雀.缓解静脉补钾局部疼痛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5,20(24):67.
[5]陈明慧,顾云,李君久,等.静脉补钾局部疼痛缓解方法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