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冬氨酸钾镁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发表时间:2014-02-21 浏览次数:759次
随心律失常疾病发作频率及严重性的变化,患者心力衰竭疾病出现加重现象,严重时导致患者出现心脏性猝死现象[1]。基于心律失常疾病的病理特点,笔者为详细了解分析门冬氨酸钾镁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临床价值,特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6例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6 例心律失常患者,男52例,女34例,年龄25~72岁,平均(48.51±1.06)岁。分析患者病因:26例为冠心病,17例为风心病,20例为心肌病,12例为心肌炎,11例为非器质性心脏病。并按患者住院尾号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加镁极化液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即治疗组患者用静脉滴注的方法每天滴注50 ml门冬氨酸钾镁加500 ml葡萄糖,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14 d 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1.3 疗效判定[2]:①显效:患者实施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或者基本消失,心律失常现象消失。②有效:患者实施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心律失常减少高于50%。③无效:患者实施治疗后,临床症状没有改善,心律失常减少低于50%。
1.4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18.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 s x ± )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79.07%(34/43),其中,24例为显效,占55.81%,10例为有效,占23.26%,9例为无效,占20.93%;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58.14%(25/43),其中,7例为显效,占16.28%,18例为有效,占41.86%,18例为无效,占41.86%。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钾及血清镁浓度:治疗组患者治疗前血清钾浓度为(3.66±0.49)mmol/L,血清镁浓度为(0.65±0.12)mmol/L,治疗后血清钾浓度为(4.65± 0.44)mmol/L,血清镁浓度为(0.80±0.10)mmol/L;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血清钾浓度为(3.69±0.51)mmol/L,血清镁浓度为(0.65±0.13)mmol/L,治疗后血清钾浓度为(4.16± 0.45)mmol/L,血清镁浓度为(0.73±0.10)mmol/L。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钾浓度及血清镁浓度,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钾浓度及血清镁浓度显著优于治疗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钾浓度及血清镁浓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基于心律失常疾病出现的原因,在对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应加强患者机体中的钾、镁阳离子。钾离子在患者机体中具有促进心肌细胞消除极化、增强及维持患者心肌收缩扩张能力的作用,进而有效改善患者心肌细胞能量代谢作用。当患者机体中钾离子出现过低现象时,患者腹内负电位出现降低现象,从而增大细胞膜内外电位差,促使膜电位快速达到阈值,进而增高心肌兴奋性以及异位起搏点的自律性;同时钾离子过低,还会使患者心肌传导性降低,减慢兴奋扩张,导致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现象。镁离子为心肌细胞中Na+-K+-ATP酶需要的激活剂,因此,镁离子对钾离子具有补充作用[3]。当患者机体中镁离子过低时,钾钠泵功能受损,进而破坏钾浓度平衡,出现缺钾现象。门冬氨酸钾镁药物不仅具有膜稳定、极化及抗氧化的作用,并且同人体中细胞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可使镁、钾离子结合为牢固的盐,为镁、钾离子进入患者细胞内提供重要条件,进而提高患者细胞中镁、钾离子浓度,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研究结果显示,门冬氨酸钾镁在治疗心律失常疾病临床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如采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的治疗组患者,其治疗总有效率为 79.07%,采用普通加镁极化液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其治疗总有效率为58.14%,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钾浓度及血清镁浓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P<0.05),因此,门冬氨酸钾镁值得在治疗心律失常疾病临床上推广应用。
4 参考文献
[1] 陇文菊.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9):1295.
[2] 谢荣禄.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00,22(1):102.
[3] 江 侠,王玉兰.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心律失常44例疗效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4(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