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连性肠梗阻的手术防治
发表时间:2014-01-24 浏览次数:750次
临床上粘连性肠梗阻较为多见,发生率占各类肠梗阻的 20%~40% [1]。粘连性肠梗阻绝大多数为小肠梗阻,大多为获得性。常见原因为腹腔炎症、损伤、出血、腹腔异物,多见于腹腔手术或腹腔炎症以后,其中腹部后的粘连是目前肠梗阻的首位病因,只有当肠管粘着点形成锐角使肠内容物的通过发生障碍,粘连束带两端固定将肠袢束缚,或者是一组肠袢粘连成团,肠壁有瘢痕狭窄才会造成粘连性肠梗阻[2]。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适用于绝大多数非手术治疗无效以及反复发作的粘连性肠梗阻。笔者谈论的是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 5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其中阑尾切除术后20例,小肠切除术后 10例,腹腔感染史5例,单纯性肠梗阻15例。另选择普外科肠手术后还未发生肠梗阻的患者50例,其中阑尾切除术25例,小肠切除术15例,单纯性肠梗阻10例。
1.2 手术治疗:本组前50例已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手术指征有3条:已经发生绞窄或有绞窄趋势已经经过非手术治疗无效患者[3]。肠粘连现象开始后,2周左右加重,3个月最为显著,3个月后,粘连开始松解,因此手术治疗的时机非常重要,最好在肠粘连发生2周以内或者3个月以上,手术治疗的方式有肠内排列术和肠外排列术等,在国内外肠外排列子很罕见[4]。本组都采用肠内排列术,为避免肠内排列术带来的不足,行局部排列,即仅排列管壁粗糙的部分肠管。
1.3 预防:粘连性肠梗阻重在预防,本组中对50例尚未发生粘连性梗阻的患者给予了多种预防措施,生理盐水进行腹腔冲洗,消除游离在腹腔内的坏死,破碎组织。在进行缝合时,尽量使用可吸收缝线完成结扎、缝合,避免使用大量丝线,术中操作时,轻柔的对待组织,不反复揉搓挤压,避免长时间的阻断血管。治疗期间要严密的观察病人的症状和体征变化,若治疗期间症状加重,应进行手术探查,术中严密的止血防止血肿的形成。
2 结果
本组5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疗效满意,痊愈47例,死亡3 例,1例为多功能脏器衰竭,2例为术后感染性休克死亡,原因是入院时中毒症状已经严重。另外,对本组另50例患者进行积极预防后,粘连性梗阻的发生率降低。
3 讨论
粘连性肠梗阻是腹部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以往常认为肠梗阻不宜进行手术认为术后仍有粘连,仍有可能发生肠梗阻,甚至程度会更加严重。大多主张先进行保守治疗,通过药物治疗等非手术治疗方法治疗一段时间后,若仍没有改善,再采取手术治疗,但通常等到手术治疗后,会发现肠管已经严重的水肿甚至是缺血坏死,腹腔内炎症较为严重,全身中毒现象较为明显,术后易发生感染,治疗效果往往不好。随着医学的发展,对粘连性肠梗阻的认识提高,预防措施的提升,许多之前要采取保守治疗的人现在都主张先手术治疗,对于反复发作,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的粘连性肠梗阻,必定是存在器质性病变的,应该采取手术治疗,但不是所有的粘连性肠梗阻都一定要采取手术治疗的,手术治疗的指征仍然要严格执行,有绞窄或者绞窄趋势的患者要积极手术,单纯性肠梗阻保守治疗12~24 h仍未好转甚至症状加重者要转为手术治疗等。手术治疗过程中要严格的遵守无菌操作,动作要轻柔,原发病灶和坏死组织要彻底的清除,关闭腹腔前要用大量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尽量使用可吸收线进行缝合,要避免长时间的阻断肠壁血管等等尽可能消除会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因素,术后在病情稳定,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早的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帮助恢复[5]。粘连性的肠梗阻运用手术治疗是能够解除粘连的,积极正确的预防是可以降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的。
4 参考文献
[1] 吴在德.外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520.
[2] 吴阶平,裘法祖.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3.
[3] 施维锦,王志曾.粘连性肠梗阻的手术指征[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3:469.
[4] 朱维铭.肠梗阻的手术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8,29(4):692.
[5] 黄志强.腹部外科手术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398.
[收稿日期:2013-08-13 编校:苏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