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市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型肝炎发病率分析
发表时间:2014-01-16 浏览次数:994次
近年来艾滋病、乙型肝炎、梅毒成为三种严重危害群众身心健康的传染性疾病,尤其是孕产妇,患病还有可能传播给下一代。据报道婴幼儿和儿童HIV的感染者中有90%是由母婴传播引起的[1],乙型肝炎病毒感染1/3以上为母婴传播所致[2]。而妊娠期梅毒会造成流产、死胎、早产或分娩先天梅毒儿[3]。因此阻断母婴传播的感染途径,功在现代,利在千秋!三种疾病的感染现状是一个很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按照《广东省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型肝炎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笔者对2012年1月~2013年2月潮州市的58 542例孕产妇进行了三种疾病的初筛检测、追踪、随访和干预工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2013年2月在潮州市各医院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孕产妇58 542人,年龄20~41岁,孕周4~42周。空腹采集静脉血,使用真空管采集3 ml,凝固后离心取血清,在-20 ℃下冷冻存放待检。
1.2试剂与方法:HIV抗体筛查使用珠海丽珠酶联免疫法试剂盒ELISA进行初筛,北京万泰ELISA复检,初筛和复检阳性者送潮州市疾控中心确认实验室确认;梅毒抗体检测,使用上海科华TRUST试剂盒筛查,阳性者送潮州市慢病防治所TPPA试剂盒确认;乙型肝炎两对半检测,使用北京万泰酶联免疫法试剂盒。仪器为罗氏e41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以上试验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操作,判断结果。如确证试验阳性者被视为感染个案。以上试验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操作,判断结果。对产妇和新生儿进行追踪、随访,建立重点跟踪档案。
2结果
全市58 542例孕产妇,产妇HIV抗体确证2例阳性,梅毒螺旋体抗体确诊试验阳性12例,其中孕妇3例,产妇9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5 525例。感染率分别3.42/10万、20.50/10万、9 437.67/10万。对检测结果阳性的孕妇及时上报,临床医师按母婴阻断方案为孕妇提供规范治疗和预防母婴传播。
3讨论
艾滋病、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均可通过胎盘传播给胎儿,引起新生儿艾滋病、先天性梅毒和新生儿乙型肝炎[1]。对孕产妇进行艾滋病、乙型肝炎、梅毒的筛查检测,阳性病例进行确诊追踪,及时采取积极的干预和治疗措施,目的在于阻断和降低上述传染病的母婴传播,确保母婴安全健康,同时为预防医院感染,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防范观念,减少疾患者群间的性传播和血液传播。
从我市三病发病情况来看,感染率分别3.42/10万、20.50/10万、9 437.67/10万,和有关报道资料接近。总筛查率约为70.11%,检测率不高,这与群众对三种疾病防控的知识和政策了解不足,对三种疾病惠民政策了解不够关系密切。提高检测率是工作的首要任务,这需要大力加强社会宣教,营造全社会参与的防控氛围,增强群众对三种疾病母婴阻断意义的了解,调动群众的主动参与能动性,从而扩大检测率。
孕早期检测率低,约为34.48%,阳性病例艾滋病2例(100%)、梅毒9例(75%),都为产时发现病例。因此,提高早发现比例,为扩大干预提供基础条件,才能够减少新发儿童病例。
完善三级卫生网络建设,健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立覆盖市县乡的三级妇幼卫生信息网络平台,建立信息互通渠道,在不断的调整完善更新中逐步建立起一套符合地方需要的软件系统。通过信息管理同步加强对县区及基层卫生院工作实施的落实。使公共卫生的项目工作更便于开展,包括艾滋病梅毒和乙型肝炎的检测等等。
建立快速反应的行政干预办法。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可直接快速地反映区域内妇幼卫生工作的变化,行政部门可应用信息化系统第一时间掌握长期或短期变化情况,做出反应,及时制定干预策略,执行各项干预措施加强管理,从而提高本地区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更进一步的提高本地区的妇幼卫生服务工作水平[4]。
建立稳定的人才队伍,增强医务人员责任心。包括技术熟练的医疗专业队伍和业务熟悉的行政管理队伍,认真实行相关的工作制度,严格按照工作流程。开展不同级别层面上的业务培训,广泛、深入地对各医疗机构相关医护人员进行业务知识的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在项目实施中尤其强调的是首诊医生负责制,切实做好初筛阳性孕妇、产妇及其所生新生儿的追踪及干预,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阳性病例走漏,达到阻断母婴传播的目的。
4参考文献
[1]王临红,王爱珍,方利文,等.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流行状况与预防[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3):350.
[2]陈红,任群.乙肝病毒携带孕妇检出病毒阳性年龄及疫苗接种调[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8):2808.
[3]杨森,李卉,王红艳.妊娠梅毒感染的相关因素及诊治进展[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9,23(9):595.
[4]王国强,王长青.妇幼卫生信息化系统在孕产妇系统管理方面的应用初探[J].中国卫生产业,2011,8(2):85.